浅谈大学班级文化建设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1984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在班级建设和管理实践中所共同创造并为其接受的班级目标、价值观念、制度规范、班级外部形象以及由班级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的总和。它表现为一个班级独特的精神风貌,而这种精神风貌有效地激发着集体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班级文化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那么如何创新班级文化呢?
  一、“90后”大学生的特征
  班级文化的开展离不开班级成员的共同协作,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首先要了解组成班级成员的特征。伴随着时代的进步,“80后”已渐渐离开了大学校园,取而代之的是“90后”,他们身上带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正是这些不同形成了他们独有的特色,同时也形成了他们之间无形的障碍。通过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全国少工委办公室曾联合开展的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分析,“90后”身上有如下特征:
  (一)充满自信但较为脆弱
  “90后”一代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更加自信,对自我有较高的接纳度,认可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对自我发展充满期望。但仍有一部分少年儿童情感脆弱,整日被焦虑、抑郁、烦躁、痛苦的情绪控制,难以轻松快乐地生活。
  (二)富有理想但不甘平凡
  “90后”的价值取向和对人生幸福的理解均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充满自信的少年儿童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很好的规划,科学家、教师、医生仍然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社会角色和职业。
  (三)重视维权但时常受限
  尽管部分孩子希望通过日记的方式与老师、父母沟通,但半数以上的孩子并不认为这是了解他们的好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90后”保护自身权利的意识越来越强,认为这是“侵犯我的权利,不能这样做”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认为“很高兴他们有机会了解我”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四)喜欢学习但负担较重
  多数孩子喜欢到学校上学,课堂兴趣不断增加,但有半数多孩子对学历期待较高。虽然减负呼声一直较高,但“90后”一代的学习压力依然较大。他们写作业时间严重超标,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90后”比“80后”更加孤独,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从小含着金汤匙长大,家长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当他们从小家庭进入学校大家庭时也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但从小成长的环境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又不希望受外界过多的干预,所以“90后”学生被很多家长喻为“矛盾体”,我认为,以“90后”为主体的班级文化的核心是“凝聚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的凝聚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
  二、班級文化活动的开展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是一个集体能否和谐的重要因素,而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恰恰给集体凝聚力的形成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班级文化建设切不可一切都由班主任包办代替,班主任要把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变成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过程,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过程。班级文化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一是精心设计教室文化;二是制定公平合理的班级制度;三是开展主题鲜明的班会活动;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
  (一)精心设计教室文化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布置教室所采取的内容和形式也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可以用“我做设计师”为题发动学生设计教室文化建设方案,班主任可先组织班干部对提交的方案进行汇总,然后在全班进行讨论,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次审美教育。如“图书角”供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丰富知识,开拓视野,这些图书是学生自己的,这样他们可以从中学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东西,在分享中获得知识;“荣誉角”摆放着集体在各种竞赛中获得的奖状,锦旗,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的思想感情。
  (二)制定公平合理的班级制度
  班级制度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内涵是“实施、监督和公平”,班级制度的文化建设要具有科学性。
  (1)“民主化”的制度。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应满足学生的民主要求,让学生时时处处享受民主。当一个新的班级组建时,我们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班级制度的建设。试着让学生把自己认为的班级制度应有的内容写出来,作为提案,由班主任汇总,然后把学生的意见让全体同学表决,如果哪条措施得到大家的认可,我们就把它作为班级制度确定下来。
  (2)“人文化”的实施。班级制度的好坏、合理与否,是班级文化程度高低的标志,同时也反映了班主任的文化素质与班级管理水平。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时,不能仅满足于几条文字性公约和强硬性规定的实施,而必须更新方法,要善于把班级公约、规定转化为学生的一种观念的形态存在,无形制度替代有形制度,将“硬制度”与“软文化”熔于一炉,使班级规章制度既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和规范作用。
  (三)开展主题鲜明的班会活动
  大学与高中的不同之处在于:高中是老师对学生方方面面的管理,而大学是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的自我管理。大学的主题班会是老师和学生共同选题、共同商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主题班会的策划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会参与其中,从搜集材料到整理材料,学生由不知变为知晓的过程,都是他们共同成长的印迹。经过两三次主题班会的开展,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打破了小班与小班之间的隔阂,让大班的凝聚力更加凸显,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
  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会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协作的快乐,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依恋情感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活动中,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出谋划策,为荣誉而欢呼,为挫折而流泪,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大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构建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 。从增强集体凝聚力角度考虑,安排学生喜爱的活动:球类运动、联欢活动;具有奖励性的活动:宿舍卫生评比;共同创作的活动:班规、班训、教室布置。在团体协作中,培养了他们协调与合作的精神;使他们学会了尊重与理解,学会了规则与创新,也体验了集体劳动的乐趣,分享了喜悦的成果。通过鼓励学生策划并参与形式多样的班级文化活动,不仅培养了他们多样的兴趣,丰富了课余生活,帮助那些孤独、内向的学生调解了自己的心理,也创设了德育环境,促进学生心理与情感健康发展,塑造学生人格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勇.《浅谈校园文化活动,在中职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职业技术》,2010年第115期,第84页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街舞运动的现状分析,拟找出高校街舞运动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以期扩大街舞运动的影响力,加深人们对街舞运动的认识,更希望对高校街舞运动健康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一、高校街舞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街舞师资,指导老师配备不足  师资是办学之本。很多高校因为没有专业师资,导致不能开设街舞课程,无论是体育专业还是舞蹈专业。有的高校的专选健美操课上偶尔的几次街舞
“能”和“会”是使用频率极高的两个能愿动词,关于它们的句法、语义、语用的比较研究成果丰富。本文在前人和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就“能”和“会”的其中一项共同语义——能力义
摘 要:中国已成为世界旅游界最热门的目的地国家之一,中国需要大量具有较高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旅游专门人才,以满足国际旅游市场对中国旅游人才的要求,因此在旅游专业开设ESP课程很有必要。本文从外语需求视角出发,依据ESP教学理念,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思考了ESP教学的问题,希望对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所启示。  关键词:外语需求理论;旅游;ESP教学
摘 要: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和逐渐渗透,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高校作为知识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更要将信息科技成果与教学相结合,这在为教学提供更多可能的同时也为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个人经验,从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法学教学改革的挑战、契机及方向展开研究,为法学教学改革在新时代顺利开展作出努力。  关键词:信息化社会;法学;教学改革  信息化社会即社会
一、提出背景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要求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在2010年11月27日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坚持育人为本,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以提升服务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各项能力为根本要求,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全面
摘 要:《多媒体通信系统组建与维护》是支撑我院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融合了项目化的课程建设的思路。本文主要就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具体方案进行阐述。  关键词: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专业能力  一、课程概要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支撑我院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我院通信技术专业定位是:培养适应我国通信行业建设发展需要的,主要面向重庆及西南地区,从事多媒体通信系统
自1999年我国的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招生人数连年攀升,由此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目前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效果
摘 要:电力机车运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所以电力机车运用课程对“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采取具体措施时首先需要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还需要教师熟练掌握这种模式,在学生方面要使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逐步适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些措施的采取就会使得这种模式在电力机车运用课程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
摘 要:职业技能大赛是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全国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的特点,针对比赛中存在的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技能与企业要求差距大、学生创新能力差等问题,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有针对的教学法、建立贴合企业实际的实训制度等对策。  關键词:职业技能大赛;汽车营销;教学改革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展示职业教育发展成
如果让我们用一个字来形容自己和周围熟识人的生活特点,那我们多数可能会首选“忙”这个字.的确,与以往的岁月相比,我们今天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节奏,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