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饼加工技术

来源 :创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chao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柿果除部分鲜食外大多加工成柿饼。其加工的柿饼味甜醇厚营养丰富,含糖量高达60%,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现将其加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选择果实
  加工柿饼的果实一般选择果皮色泽黄红、光泽好、果肉丰满、呈淡橙色比较扁的水柿。
  2、适时采收
  用于加工的柿果要充分成熟,其萼片转黄,果色变黄或淡红,果肉还坚硬时采收为宜。适时采收的鲜柿加工柿饼率高,易脱涩,软化,水分散发快,味甜,霜厚,肉红亮,品质好。
  3、分级
  为了便于加工制作,将采收的柿果先剔除烂果、软果、病虫果,再按大小分级,一般以单果重量分为125g以上、100-200g、80-95g等三级。
  4、去皮
  在去皮前齐果蒂剪去果柄,留下萼盘,趁鲜去平,用铁刮子刨削果皮至净。这样既不伤果实,又不易晒裂,还可防止柿饼出糖霉坏。
  5、摆放或吊放
  将去好皮的柿果萼盘朝下摆放在柿筛上,摆放时要一个紧靠一个同心排列,或将去好皮的柿果用绳串吊起来。
  6、干制
  选择空旷、阳光充足的晒场或空地,直接把放有柿果的竹筛,摆放在搭起的柿架上在阳光下摊晒,用绳串的直接挂在拉平的铁丝上晒。在阳光充足的晴天,一般晒8天左右,个大的果实10天左右。夜间露天,注意天气变化,下雨时及时收回。
  晒4天左右后,待外层果肉稍软,结成“薄皮时”,开始进行第一次整形捏果,继续晒3天左右后,进行第二次整形,以后每天上午整形一次,使柿果饼坯扁圆。捏果要捏得均匀,不应留有硬块,捏时用食指和中指按果顶,拇指按果蒂,旋转果实稍加压力,果形便逐渐捏成扁圆形。每次捏的时间最好在晴天,有微风的早晨,午后和夜间不宜捏果。因白天晒后果皮干燥,捏之易破,经过夜间露水滋润和果实水分外溢,果面返潮有韧性,因此早晨捏果不易破。每次捏果后都要把果实上下面轮换,使果实受光均匀,干湿一致。一般捏果整形4—6次即成。
  柿果饼坯至松心时可进行熏硫,提高品质。这样加工出来的柿饼,透明,光亮、黄爽、味甜不腻。一级品率可达90%以上。
  7、堆捂
  将捏果晒干后的柿饼放人笼或竹箩中堆捂,每1—2天翻动一次,以防柿饼粘在一起。翻动时结合检查柿饼是否全部干燥以及理正果形,不够干的要补晒,果形不正的要理正。理正方法是将柿饼放在木板上用长约30cm,宽约10cm的木板在柿蒂上面旋转压平,蒂歪的要移正,然后将柿饼翻转压平,使之端正美观,呈饼状。这些经整形的柿饼,放于竹筛内晒一天。然后全部柿饼装入竹箩中起霜。
  8、取霜
  柿饼起霜的多少与堆焐时的干湿度有关。柿饼过干不易回软、出霜薄而少。柿饼过湿亦不易起霜,即使起霜也易受感染。干湿度适中的柿饼,起霜快而多。取霜方法是将柿饼放入特制的竹笼中上下抖动。使柿霜粉脱落,每50kg饼可取霜0.5-1kg,一般可取霜三次。取霜后将柿饼和几次取的霜粉在阳光下晒1—2小时,然后一起装缸待售。
  以上是制造柿饼的自然手工干制方法。手工干制有占地多、用时长等缺点。为了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也可采取人工烘烤干制法。
  现将有关工艺操作要点介绍如下:
  工艺流程:原料→清洗→脱涩处理→刮皮→熏硫→干燥→捏饼→整形→出霜→分级→包装→销售。
  1、原料清洗
  将已软化、有病虫害、机械损伤及破烂严重的柿子剔去,将待加工的柿子按品种分开。每个品种按果实大小分为三级。
  用尖嘴钳拔去果柄,用手指去掉萼片,然后用清水将柿子冲洗干净,沥干水滴,在室温下晾干。
  2、脱涩处理
  在清洁的大陶缸或者白瓷砖建造的水泥池中,用乙烯利配制成浓度为400mg/kg~500mg/kg的水溶液,另加0.2%洗衣粉作展布剂。在室温19℃~23℃条件下,将晾干的柿子在配制的乙烯利水溶液中浸泡10分钟,捞取后堆放在塑料薄膜上(禁用钢铁质容器),脱涩48小时~60小时。室温高时脱涩时间短,温度低时则长。经过脱涩处理的柿子用水清洗后转入下道工序。
  3、刮皮
  可采用手工刮皮,也可用旋床刮开削去柿皮。刮皮要薄,不漏刮,蒂盘周围的皮留得越少越好。然后将刮了皮的柿子置于清洁的烘烤筛上。果顶向上,果与果之间的间隙,以柿子不相连为原则。
  4、熏硫
  柿子熏硫有漂白、防腐作用,熏硫应适度,熏硫不足达不到效果,熏硫过量,不仅制成的产品风味不足,而且还有残毒,对人体有害。正确的操作是将柿子连同烘烤筛一同置于熏硫室,逐层架好后,点燃硫磺并置于底层.关好门和排气孔。熏蒸时间为10分钟~15分钟。
  硫磺用量随柿子品种和大小不同而异,通常250公斤鲜柿用硫磺10克~20克。
  5、干制过程
  烘烤房中温度通常保持在50℃左右,最高不得高于55℃,操作人员应根据柿子干燥程度随时将装有柿子的烘烤筛调换位置。在柿子进入烘房干燥10小时~16小时后,柿子失去应失水分的50%~60%以后,表面开始结皮,颜色由橙黄变得发白,果肉由硬变得微微发软,可进行第一次捏饼。捏饼可加速干燥过程,并能提高柿饼的质量。其方法是:两手交错握柿,轻轻地横向捏,边捏边转,将柿子内部的果肉组织捏破成碎块状。捏饼时千万不要用力过猛,以避免柿子表皮破损,影响柿饼外观及耐贮性。第一次捏饼后,柿子返回烘房继续干燥,干燥19小时~25小时后,柿子表皮出现皱纹,可进行第二次捏饼,将内部硬块全部挤碎,使其成为一包浆质。有核时将核推倒,将柿子上下捏成圆饼形。
  此次捏饼对提高柿饼质量至关重要,否则产品干燥不均匀,脱涩不完全,透明度不好,品质不佳。第二次捏饼后,柿子再次置于烘房中进一步干燥。总干燥时间达30小时-36小时后,柿子表面出现粗大皱纹,进行第三次捏饼,将柿饼进一步捏成圆形。第三次捏饼后,将柿饼返回烘房再烘烤10小时左右。
  当含水量为36%~38%时,柿饼里外软硬一至、富有弹性,即可出烘房,整形、泠却后转入堆捂。
  6、出“霜”
  柿霜是柿饼中的糖随水分渗出果面,糖凝结成的白色结晶。其主要成分是甘露糖醇、葡萄糖和果糖。柿饼出烘房时含水量适中,柿霜出得快而厚;出房时含水量过低,柿饼不易回软,出霜慢而薄,呈粉末状,甚至不出霜;含水量过高,水分大量外渗,也不容易出霜,即使出霜也呈污黄色,影响柿饼质量。因此,严格控制柿饼出烘房时的含永量是提高柿饼质量的重要措施。出霜是烘干后的柿饼反复多次堆捂和晾摊而形成的。首先,将出烘房的柿饼冷却后放入陶缸、箱或者堆放在乎板上,高度约30厘米40厘米,用清洁的塑料布盖好,经2天~厘米5天堆捂,柿饼回软,糖分随水分渗透到柿饼表面。然后,将表面渗出糖和水分的柿饼摊在阴凉通风的干燥环境中,有条件可用风机对摊开的柿饼吹风。经过多次反复堆捂、晾摊的出霜过程后,当柿饼的含水量低于27%时,可进行分级包装。
  7、包装
  柿饼包装的主要目的是防潮和防虫蛀。一般用既能防虫蛀又对水分有较好隔绝性能的透明复合膜包装,亦可选用能充气或真空、易装的高性能复合膜包装。
  (山东省枣庄市山事区水泉乡果业站张雯)
其他文献
漆画是中国绘画的主源,历史悠久。漆画是穿越科学技术、工艺之后的艺术。本文从漆画色彩的探索与研究、漆画形成的偶然性与唯一性及漆画的特点等方面再现了中华魂漆千古之美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土木工程的建筑结构的设计关系到土木工程项目实施能否顺利进行,对工程的进度和工程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通常要考虑到土木工程的结构的安全性能、耐久性和经济
针对大空间建设空调设计的节能途径,结合工程实例,在阐述大空间建筑特性的基础上,从外部能源、水力平衡、选择高效节能产品和设备、运行及控制方式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大空间建
摘 要:风雹作为一种较为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一旦发生就会对工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其带来的损失巨大,在近些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由于冰雹这种天气状况本身具有发展速度和移动速度较快、发生时间较短、同时受到各种天气情况影响严重的特点,在到来之前进行预测较为困难。本文将对近些年早春发生的一次冷风风雹天气进行分析。  关键词:早春冷锋;风暴天气;过程分析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早春时期的气温依旧
声呐图像对比度低、噪声大对其目标分割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针对声呐图像的特点,找到合适方法进行分割,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研究了基于Otsu法的声呐图像分割,包括传统Otsu法和改进Otsu法。结合声呐图像的特点对Otsu法进行多阈值扩展,提出了一种自动选取最优阈值的分割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畜禽养殖业既是个古老的、传统的事业,但也是个新兴的、朝阳事业.因为民以食为天,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有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然而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而又变幻多端的今天,要把畜
近年来,伴随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土建施工管理工作的实施已经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实践表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属于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该系统工程存在着较多的工种,同时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必须要加强对于变配电自动化在10kv供电系统的应用.变配电自动化供电系统由多个业务系统共同组成,为了体现出系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