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态修辞结构理论的老年产品广告修辞策略分析:形象构建与心理诉求

来源 :当代修辞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老年群体消费能力逐步提高,其消费行为表现出独特的群体特征.面向老年群体的消费品是该群体重点关注的产品类别,相关广告作为典型的多模态语篇,通过构建老龄身份形象,对接老年群体普遍心理诉求,从而实现广告修辞.本研究基于修辞结构理论,对目前我国市场上15例代表性较强的老年产品广告语篇进行多模态分析,基于语篇内在修辞关系及语篇结构,考察广告语篇呈现的老年身份构建规律,揭示老年产品广告修辞中“情感诱发-理解加深-产品购买-身份建构”的修辞路径.
其他文献
汉语中负面立场表达与引述的关联性远不限于以往已经讨论的现象.引述表达形式与负面立场表达之间存在着规约化程度的差异,表现为:有些表达形式含有言说动词,另有一些不舍有言说动词.引述表达负面解读具有高度的语境依赖,作为应答语出现,有诠释性回声话语和重述性回声话语两类.其引述内容可见于言内语境,即对他人话语的应答性引述,以及言外语境,即对彼此共享知识的引述.语境中,只有他引才会诱发负面立场解读.作为应答语,以问答问是解读为反问句的重要会话条件.
本文运用语篇分析和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研究近代汉语强断言标记“正是”的语篇表达结构、语义特征、语用功能及其产生的认知动因.本文认为“正是”结合所引导的韵文语句,对先行语句进行总结、评判和描摹,具有语篇组织和人际关系调控等功能.这些功能的产生与变化可从“正是”的语义虚化和句法位置变化等语法化条件、语篇交际的语用因素、人类认知的心理因素等方面得到解释.断言标记“正是”的形成经历了从判断动词到强调标记再到强断言标记的过程.作为强断言标记的“正是”已退出现代汉语系统,但强调标记用法得以传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