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英语学习活动 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作单是指包含语言材料或图片等信息,有任务要求的,用于教学的一页或几页纸。教师在工作单上可设计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工作单运用于阅读教学,能够防止阅读教学出现教师过度干预或放任不管两个极端,并通过提供课堂书面指令语、提供记录想法的空间等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工作单;学习活动设计
  自主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并主动构建文本意义,形成阅读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度引导学生但不过分干预学生的阅读。工作单(worksheet)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帮助教师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34-35。
  工作单是指包含语言材料或图片等信息,有任务要求的,用于教学的一页或几页纸[1]34。有学者将其称为“学习单”[2]“学习任务单”[3]“工作纸”[4]“活动单”[5],本文统一称之为“工作单”。工作单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以学生为中心;第二,以学习活动为基础。这正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倡导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相吻合。李海林对工作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张纸”包含了教师的教学意图、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设计、要用到的资源等,回答了学什么、用什么学、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等4个关键问题[6]。目前,对工作单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语文教学,笔者尝试将其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
  一、工作单中的学习活动设计
  工作单以学习活动为基础,帮助学生自主、有效阅读。《课标》指出,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对于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在工作单中设计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文章意义,促进他们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能力转换为素养。下面分别阐述这三类活动的设计。
  (一)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
  这类活动主要是帮助学生概括、梳理、整合文本信息。教师可以利用图形组织器(graphic organizer),用结构化图形的方式帮助学习者关注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及它们之间的关系[7]。设计这一部分活动时,教师应首先仔细研读文本,对语篇的意义、结构做深入探究,并根据文本特点、教学目标等设计适合学生的图形组织器。
  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③)第二单元课文“Come and Eat Here (1)”为例,该篇为故事类文本,主要讲述餐厅老板王鹏看到自己的店没有人光临十分伤心,正好看到老顾客老李去了另一个餐厅,于是跟着老李来到了雍慧的餐厅。虽然这篇文章是记叙类文本,但是单元主题是“健康饮食”,所以这篇课文的学习须对比王鹏的餐厅和雍慧的餐厅在食物上的特点。据此,笔者在工作单中设计了旨在帮助学生找出两家餐厅不同之处的活动。
  【活动设计1】
  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table (表1).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特点) of Wang Peng’s and Yong Hui’s restaurants? Categorize(分类) their difference.
  学生首先可通过自主阅读独立完成工作单上的活动,之后交流分享。在交流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梳理、理解文章的内容。
  (二)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
  这类活动主要帮助学习者描述、阐释、分析、判断、内化和运用文本相关内容。比如针对课文“Come and Eat Here (1)”,在梳理完文本信息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Which restaurant would you go to? Why?”这一问题,并把自己的答案写在工作单上。要回答该问题,学生首先要对王鹏和雍慧的餐厅的食物有较深入的了解,并要结合自身的喜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内化所学的语言知识与相关信息。
  【活動设计2】
  Which restaurant would you go to? Why?
  (三)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
  这类活动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类是针对文本的思考。比如针对课文“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文中是否有你不认同的地方?文中是否有让你感到困惑的地方?第一个问题相当于评价。虽然这是一篇说明文,但是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文中的有些知识现在可能已经过时了,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了解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对文中的一些“事实”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二个问题帮助学生发问。很多时候提问比回答问题更加重要。问题可以是关于文章内容或文章语言的。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解答自己的问题,思考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两类问题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思维品质。
  【活动设计3】
  Fill the table(表2).
  另一类是与文本相关的写作。在梳理了文本信息、深入理解语篇之后,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赏析语篇的文体特征与修辞手法,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
  以课文“Come and Eat Here (1)”为例,课文分别呈现了王鹏和雍慧餐厅的广告语,两则广告都体现了口语化等特点。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这种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应用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这两则广告语的内容和语言特点,并尝试写作。笔者设计了如下活动:
  【活动设计4】
  Design a sign
  Suppose you are a boss of another restaurant, you want to win many customers. Please design a sign for your restaurant. First,consider   ● Target costumers(目标顾客)
  ● Food and drink(cooking skills)
  ● Strength of your diet
  ● Cost
  Your sign
  First draft:                   revised:
  学生第一次写作时,教师可不给任何指导。第二次写作时,教师可让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广告,并总结广告语的特点,再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工作单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对比自己两次写作的差异。
  二、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工作单的课例
  以下笔者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黑布林英语阅读》系列丛书中的小说“The Boy Who Could Fly”的导读课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工作单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
  “The Boy Who Could Fly”讲述的是,男孩Michael因为长着一双翅膀,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最后他和养父母搬到了一处遥远的小岛上生活。其间Michael被一团伙利用,最后被救。小说采用的是倒叙的形式,第一章为Michael现在的生活,第二章开始讲述Michael被领养、上学、在医院的经历、在小岛上的生活等故事。教师选取的内容是小说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讲述了Michael被领养,后来背上长翅膀,被送到医院的故事。小说借“会飞的男孩”告诉读者:与别人不同是可以接受的。小说的语言较为简单,可以作为高一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基于书中的图片和目录预测故事内容。
  (2)通过分享有趣的细节来理解故事内容和语言。
  (3)对剩余的章节产生阅读兴趣。
  基于教学目标和英语学习活动的类型,教师设计了如表3所示的工作单。
  教学过程如下:
  (一)观察小说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让学生关注小说封面,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    What do you see?
  2.   If you met a boy with wings, what would you think? What would you feel? What would you do?
  该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阅读兴趣也是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在思考的过程可以随时将自己的想法记录在工作单的Talking部分,以便他们在课堂分享想法时有所参考。对于英语水平相对较弱的学生,这种方式也可以降低他们在进行口语输出时的焦虑。
  (二)基于小说目录,预测故事内容
  这一环节,教师呈现第二到第五章的4幅插图以及目录,要求学生根据章节题目预测可能发生的故事。教师首先让学生描述图片,然后让学生思考可能发生什么。这一活动可以训练学生的预测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工作单的使用则可以帮助学生记录自己的思考,梳理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养成读前预测和记录思考的习惯。
  (三)分组拼图阅读,分享所读所感
  这一环节为拼图式阅读。它是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也是这一课的重点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达成教学目标(2)。在这一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4个不同章节中的1章,并概括出章节内容,写出自己感兴趣的点和有疑惑的地方。阅读完之后,学生需和与自己阅读同一章的同学讨论分享,并选出下一个环节的展示者。教师给出一些语言素材,帮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在展示环节,由于每个小组阅读的章节不同,教師要求学生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展示,并做好笔记。如果阅读章节相同,学生可以思考可以补充什么细节;如果阅读章节不同,学生可以向展示者提出问题。通过展示和讨论,学生可以了解4个章节的故事内容。在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请学生概括4个章节的内容。
  这一环节,教师将阅读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并通过图形组织器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大意、有趣的细节和自己感到疑惑的地方。学生阅读的时候可以利用工作单在自己分配的相应章节记录自己的想法。在展示的环节,学生可以记录同学所讲,了解其他章节内容,从而对4个章节的大意有所了解。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教师过度干预学生阅读,防止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代替学生自身对文本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真正实现自主阅读。
  (四)再次回顾目录,猜测可能结局
  在该环节中,教师再次呈现小说目录,并启发学生思考“会飞的男孩”之后可能会遭遇什么,同时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之后的自主阅读作好铺垫。工作单上给出问题“What might happen to the boy later?”以及两个小问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工作单上,方便之后的讨论交流。
  (五)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基于文本写作
  教师设计了两道可供学生选择的迁移创新类作业题目。第一道题目要求学生从“会飞的男孩”的视角来重新写这4个章节。该作业类似复述,需要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同时添加一些男孩可能会有的见闻和感受。第二道题目要求学生写故事的后续发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相对更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进行选择。
  两道作业题目均在工作单上给出,以方便学生的课后选择和思考。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还可以随时参考自己课堂上在工作单上做的相关阅读思考记录。此外,学生在工作单上写完作文之后,需要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正,并反思自己的写作。
  三、总结和反思   在阅读教学中使用工作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防止阅读教学出现两个极端,渗透阅读策略指导
  阅读教学往往会陷入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教师过度干预学生的阅读,导致学生对文本没有自己的理解;另一个极端是教师完全放手,不给学生任何指导和帮助。工作单的使用可以有效避免这两个极端的出现。教师通过图形组织器和问题等,给予学生阅读的方向和自主阅读的时间,鼓励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
  事实上,工作单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了阅读策略的教学,比如根据目录预测文本、在阅读中归纳故事大意、针对文本提问等。学生可以利用工作单反思自己的阅读方式,学会自主阅读。
  (二)提供课堂书面指令语,给予学生适当支架
  工作单上的指令语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教师的角色。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工作单上的指令语来完成相应的任务。书面指令语还可以缓解部分学生的听力焦虑,同时也可以帮助在课堂上走神的学生通过阅读工作单马上进入学习,避免因为听不清或没有注意教师的口头指令而无所适从。需注意的是,指令语应该尽可能简明、易懂,避免歧义。此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来决定指令语中提供帮助的多少。如果学生水平较低,教师可以在指令语中给予较多的帮助,比如举例、示范等。以介绍节日活动的写作为例,对于低水平学习者,教师可以在工作单上给出范文,并说明范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节日的。对于较高水平学习者,教师可以不必给范文,但可以给出介绍节日的几个方面。对于高水平学习者,教师可以直接给出任务,而不必给其他说明。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教师要注意适当减少指令语的帮助。
  (三)提供记录想法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工作单为学习者提供了记笔记的空间。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在工作单相应位置记录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或思考,还可以把课堂上其他同学的想法及时记录下来。这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课后,学生可以在工作单上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作业。工作单还有助于创设学生自评和他评的条件。《课标》指出学生和教师一样也是评价的主体。教师可以在工作单上设置相应的要求,让学生对自己完成某个任务的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同时评价他人的成果,从而学会自我反思、相互学习等,进一步实现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童红灯.工作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设计原则[J].国外外语教学,2006(1).
  [2]叶建松.学习单的设计与运用[J].小学语文教学,2014(2):40-41.
  [3]王林玲.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使用与评价[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3(1):3-5.
  [4]李祖文.香港习作工作紙在大陆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语文教学,2012(34):28.
  [5]杨曙明.“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J].江苏教育研究(C版),2009(10):61-64.
  [6]李海林.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一位教育学教授的笔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00.
  [7]徐国辉.例析图形组织器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40):13-18.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的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着文本解读缺乏整体性、思维培养缺乏层次性、学习活动缺乏主体性等问题。对此,教师可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教学:一是着力分析语篇主题意义,设置合理目标;二是设计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英语整本书阅读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期刊
摘 要:润心是教学最终的目标,启智是教学的过程。启智最终为了润心,润心为启智附上了灵魂,润心和启智在英语课堂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2021年高考英语新高考Ⅰ卷笔试部分选材立意指引着教师开启英语课堂中的润心和启智之路:课中探究语篇主题意义和课外领悟语篇主题意义以润心;探究语篇文体特征和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以启智。   关键词:高考英语;选材立意;启智;润心  2019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立足全面发展
期刊
2021年下半年,《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将以专题的形式刊登有关中学外语教学重点、热点话题的论文,欢迎广大读者围绕如下主题投稿:  · 高中英语新教材的分析与使用  ·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  · 中、高考试题评析、题型深度研究及复习备考  · 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及教研工作质量提升  【稿件要求】  1.稿件采用word文档格式(如有必要,可
期刊
摘 要:ARCS动机模式认为:注意、关联、信心和满足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正确运用ARCS动机模式,从注意策略、关联策略、信心策略和满足策略四个维度来巧妙设计、合理安排、科学构建课堂教学,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写作课变得生动有趣,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初中英语;ARCS动机模式;写作教学  《義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
期刊
“Creative Teaching: Getting It Right”,这本大学时期班主任付安权教授送我的影印版的全英文原版书,终于焕发出了光芒。  记得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是“高阶思维”开始普及的时期,根据布鲁姆的金字塔认知理论,其顶端就是creating。然而自己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要能够做到creative却很难,因此拿到此书,就像找到了救星一般,赶紧看看里面有哪些做法可以用起来。可当
期刊
评价即杠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这一终结性评价是反拨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杠杆。本期“特别关注”栏目,刊登一组有关“2021年浙江省中考英语试题评析”的论文,对浙江省2021年的11份中考试卷,既从总体上进行评析,又从听力、词汇、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书面表达等题型入手进行分项剖析,以期发挥评价的反拨作用,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改进有所助益。  (特约主持:李威峰)   摘 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这一终结性
期刊
Jack C. Richards的“Beyond Training”是一本关于第二语言师范教育的著作,它系统、详尽地反映了20世纪第二语言(英语)师范教育的新动向、新理论和新实践。作者通过总结自己的教学、科研实践,同时吸收诸多学者和第二语言(英语)教师的研究成果,对第二语言(英语)师范教育的内容、方法、过程和具体做法做了全面阐述。虽然当前的英语教育发展状况和该书写作时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作者在书中所
期刊
我们经常听到英语诊断测试的概念,如某些统考就被称为“第 × 次诊断”,或者某些机构会研发诊断评估系统,如欧洲的DIALANG和我国的UDig。但实质上,用于统考的诊断试题往往是大规模测试的模拟题,这些试题虽然可以发挥一定程度的诊断作用,但是其反馈较为笼统,颗粒较粗(coarse-grained),与真正意义上的诊断测试还有一定的差距。近期读到语言测试泰斗Charles Alderson及其同事的专
期刊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住房改革制度建设稳步推行,新型商品房小区和住宅产权私有化出现,城市社区治理逐渐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在基层社会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城市社区管理的复杂性以及服务型政府急切呼唤一种社会组织出现,能够化解社会矛盾和增加稳定和谐。此时,社会组织代表的业主委员会作为新生事物伴随着产权私有化出现,影响着城市社区建设的进程与发展,社区治理结构也由最初政府主导转向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共同参与。作为“公民社会先声”的业主委员会,不仅代表着业主的合法利益,也寄托着促进城市治理完
摘 要:单元复习课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单元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要以主题意义为引领,融合所学知识进行主线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意义的探究;还要以不同的语篇形式为依托,多方面地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且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真正体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主题意义;单元复习;语言技能;思维品质;语篇  单元复习课是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