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嗅觉障碍大鼠嗅黏膜的组织学变化

来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cang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大鼠外伤性嗅觉障碍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嗅黏膜组织学变化.方法 神经切断组(40只)和对照组(20只)大鼠均在显微镜下暴露左侧嗅球,沿筛板切断神经组切断大鼠左侧嗅神经.采用嗅觉诱发电位(olfactory evoked potentials,OEPs)和神经示踪验证造模效果.术后1天、5天、2周、3周、6周处理大鼠,处理前1天每组各取2只大鼠经鼻腔滴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嗅黏膜及嗅球冰冻切片后观察嗅上皮的厚度、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嗅神经的连续性,并
其他文献
目的使产妇顺利渡过分娩期,保证围产期母婴安康.方法2000~2001年,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对1 038例产科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根据产科病人特点,首先评估病人、制定教育计划,然后
2003年底,我院对某军队院校高级干部进行了体检,体检对象为副师职以上管理干部和副高级以上职称技术干部,现将体检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5岁,因喉气管乳头状瘤激光术后4天症状无缓解急诊入院。查体:双相呼吸困难Ⅱ~Ⅲ度,坐位,套管下方见大量瘤体,纤维气管镜不能进入,主气管内情况不明。麻醉诱导予
本文作者合成了含有β-环糊精基团的聚羧酸减水剂(PCD-1),并对其抗泥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在砂含泥量为6.0%时,掺PCD-1的水泥净浆仍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对比样品已
为了解和掌握我市综合医院空气消毒现况和质量,预防与减少医院感染发生,进一步提高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2001年对综合医院空气消毒质量进行了检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