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中医骨科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进行中医骨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评分、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分别为(7.94±2.33)、(1.23±1.12)分,对照组分别为(7.97±2.32)、(3.59±1.21)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显著低
【机 构】
:
114001 辽宁省鞍山千山温泉职工疗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医骨科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进行中医骨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评分、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分别为(7.94±2.33)、(1.23±1.12)分,对照组分别为(7.97±2.32)、(3.59±1.21)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52.16±11.32)、(97.36±10.84)分,对照组分别为(52.87±11.42)、(82.48±12.84)分;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总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骨科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日常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贫血患者应用血常规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3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人员的临床资料,分别设为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及参照组.三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检查,对比三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 参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均低于地中海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地中海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计数与平均红细胞体积比值高于缺铁性贫血组、低于地中海贫血组,差异具
目的 分析温脾汤加减治疗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中老年高血压失眠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则应用温脾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10.02±2.71)分低于对照组的(14.06±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24 h动态收缩压(SBP)、24 h动态舒张压(D
目的 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雷公藤治疗寒热错杂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寒热错杂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传统西医基础上采取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雷公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关节压痛度、关节活动度、双手握力、晨僵时间)、实验室指标[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关节压痛度评分(2.05±0.14)分及关节活动度评分(2.01±0.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58例偏头痛患者,依据随机数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起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起效时间为(4.22±1.33)d,短于对照组的(6.56±2.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可有效
目的 探讨中药饮片在不同中药炮制方式下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风热感冒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乙组及丙组,各40例.三组均采用中药饮片治疗,甲组实施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乙组实施炮制前分档、丙组实施水处理前分档.对比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乙组的75.00%、丙组的7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饮片在不同中药炮制方式下治疗风热感冒患者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炮制中药饮片前需采取炮制前和水处理前分档,可提升临床治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