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阐述了基建档案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特点、存在问题、产生原因以及采取的切实可行的做法、对策。旨在与同行共同探索做好医院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 医院;基建档案管理
基建档案是基本建设的历史和现状的文献记载,也是基建维护维修、改扩建等的重要依据。随着医院规模和硬件水平的不断提升,医院基建档案的管理也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基建档案管理的好环直接关系到医院整体建设,改进和维护的速度、成本,甚至建筑安全的大事,是医院基建管理中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任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对档案工作愈来愈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当今档案管理的新特点。
一、大型医院基建项目档案的特点
(一)工艺流程复杂,档案种类多易分散
大型医院建设工程除了一般建设项目都有的土建安装装修外,还有其特殊的工艺流程,如医患分流、洁污分流,手术室和ICU空气净化、放射放疗核医学科射线防护、医疗废水废物处理等等,这些都有专门的工艺流程标准和要求。另外,一般医院建设项目要招标40~45个,多者能达到80多个,由此产生大量的招投标和评标资料。因此大型医院建设涉及面广,参与部门多,档案资料容易分散。
(二)建设周期长,档案资料容易流失
医院建设工程从立项、招投标、勘测、设计、办理手续、开工,到主体和配套施工,再到装饰装修、绿化亮化,最后到竣工验收投入使用,一般最短周期为两年半时间。如果遇到天气因素或建设期间通货膨胀等市场因素或工程前期论证不细,设计大量变更等甲方因素或安全出问题等乙方因素,都会使项目工期不同程度延长,工期少则三四年,多则五六年。时间越长,档案资料流失可能性越大。
二、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政策性指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投资、管理、建设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经历了改扩建、代建、改造装修、融资、拆迁征地等建设工程,每一次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尝试、一次学习的过程,但最缺乏的是对工程政策、性质的了解和指导。对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流向提出了新的问题。
(二)档案专业知识缺乏
从事基建档案管理的人员基本都是兼职,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工作不一致,对档案的知识特别是对基建档案知识了解得不够,缺乏档案专业知识的学习。
(三)全员档案意识不强
基建档案资料应该力求完整、真实、严谨,在工作中发现与施工单位和相关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日期有的不明确或没有写;工程的名称前后不相吻合;施工单位来函有的编号较乱,有没有编号的、有重复编号的;请示报告之类的函件有的没有标题。这些不仅给档案管理人员归档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在接收上级审查时也很麻烦。
三、对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一) 健全制度,理顺档案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保证基建档案的科学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维修、改造、扩建,健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系列制度。医院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进行多项改革,随着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日益增多,边建设、边报批、边设计的事情常有发生。这给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带来了诸多不便。所以应制定相应的基建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好基建档案前期的收集工作,力求后期档案的完整、真实,使基建档案资料具有真实性,从而确保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和准确率。
(二)提升基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
加强文件形成者、档案管理者的业务培训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员档案意识是发挥档案价值作用的前提。一套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必须发挥全体参与人员的档案意识,一起参与档案收集,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初期,遵循项目建设和档案形成的规律,对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树立科学的档案观,让科室内每个工作人员都知道、了解、重视基建档案管理这项工作,各负其责,大家尽量配合把好自己的关口。这是做好基建档案和医院档案工作的有力保证。
(三)不断提高基建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
随着基建档案管理向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迈进,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注意学习新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基建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现代医院管理中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熟悉基建专业知识,掌握电子文档管理和网络技术、现代管理理论的技能。以业务素质的提高为着重点,可以争取各种机会参加有关基建政策文件、档案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马孝民,蔡方铭.医院基建管理重在可持续[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1(08).
[2]初锦绣.关于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
关键词: 医院;基建档案管理
基建档案是基本建设的历史和现状的文献记载,也是基建维护维修、改扩建等的重要依据。随着医院规模和硬件水平的不断提升,医院基建档案的管理也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基建档案管理的好环直接关系到医院整体建设,改进和维护的速度、成本,甚至建筑安全的大事,是医院基建管理中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任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对档案工作愈来愈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当今档案管理的新特点。
一、大型医院基建项目档案的特点
(一)工艺流程复杂,档案种类多易分散
大型医院建设工程除了一般建设项目都有的土建安装装修外,还有其特殊的工艺流程,如医患分流、洁污分流,手术室和ICU空气净化、放射放疗核医学科射线防护、医疗废水废物处理等等,这些都有专门的工艺流程标准和要求。另外,一般医院建设项目要招标40~45个,多者能达到80多个,由此产生大量的招投标和评标资料。因此大型医院建设涉及面广,参与部门多,档案资料容易分散。
(二)建设周期长,档案资料容易流失
医院建设工程从立项、招投标、勘测、设计、办理手续、开工,到主体和配套施工,再到装饰装修、绿化亮化,最后到竣工验收投入使用,一般最短周期为两年半时间。如果遇到天气因素或建设期间通货膨胀等市场因素或工程前期论证不细,设计大量变更等甲方因素或安全出问题等乙方因素,都会使项目工期不同程度延长,工期少则三四年,多则五六年。时间越长,档案资料流失可能性越大。
二、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政策性指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投资、管理、建设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经历了改扩建、代建、改造装修、融资、拆迁征地等建设工程,每一次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尝试、一次学习的过程,但最缺乏的是对工程政策、性质的了解和指导。对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流向提出了新的问题。
(二)档案专业知识缺乏
从事基建档案管理的人员基本都是兼职,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工作不一致,对档案的知识特别是对基建档案知识了解得不够,缺乏档案专业知识的学习。
(三)全员档案意识不强
基建档案资料应该力求完整、真实、严谨,在工作中发现与施工单位和相关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日期有的不明确或没有写;工程的名称前后不相吻合;施工单位来函有的编号较乱,有没有编号的、有重复编号的;请示报告之类的函件有的没有标题。这些不仅给档案管理人员归档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在接收上级审查时也很麻烦。
三、对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一) 健全制度,理顺档案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保证基建档案的科学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维修、改造、扩建,健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系列制度。医院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进行多项改革,随着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日益增多,边建设、边报批、边设计的事情常有发生。这给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带来了诸多不便。所以应制定相应的基建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好基建档案前期的收集工作,力求后期档案的完整、真实,使基建档案资料具有真实性,从而确保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和准确率。
(二)提升基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
加强文件形成者、档案管理者的业务培训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员档案意识是发挥档案价值作用的前提。一套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必须发挥全体参与人员的档案意识,一起参与档案收集,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初期,遵循项目建设和档案形成的规律,对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树立科学的档案观,让科室内每个工作人员都知道、了解、重视基建档案管理这项工作,各负其责,大家尽量配合把好自己的关口。这是做好基建档案和医院档案工作的有力保证。
(三)不断提高基建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
随着基建档案管理向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迈进,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注意学习新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基建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现代医院管理中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熟悉基建专业知识,掌握电子文档管理和网络技术、现代管理理论的技能。以业务素质的提高为着重点,可以争取各种机会参加有关基建政策文件、档案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马孝民,蔡方铭.医院基建管理重在可持续[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1(08).
[2]初锦绣.关于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