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的最后一个月,美国在一周内连续发生三起枪击案。先是12月5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东部城市奥马哈,一家商场内发生枪击事件,9人死亡,5人受伤。之后,12月9日,美国科罗拉多州在12小时发生连环枪击案,共造成7人死亡,3人受伤;紧接着是12月11日,赌城拉斯维加斯疑因争风吃醋,6名高中生刚下校车就遭到几名袭击者的乱枪扫射,其中2名学生受重伤。
为什么美国社会枪案频发,惨剧不断?
一位美国社会学家说:枪支是美国文化的核心。在美国近3亿人口中,枪民就占1.3亿。百姓手里有2.2亿到2.3亿支枪,其中1/3是手枪,2/3是步枪和猎枪。据说号称世界最好的AK-47步枪在美国就有100万支。另外,美国人每年购买新枪的数量达500万支。美国人对枪的热爱和依赖由此可见一斑。究其原因,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宪法根源、政治根源和经济根源纠结在一起,形成了美国枪支文化的坚实基础。
美国的立国过程布满枪的烙印。1776年的独立战争,美国人民用枪武装自己赶走了英军,打出了自由和独立的新天地。一位历史学家说:“美国摆脱大英帝国皇室统治者的枷锁宣告独立,是枪技娴熟的普通民众使用个人武器为自己争取自由的结果。”接下来美国人民向西部开拓移民,一路上靠枪打猎维生,抵挡毒蛇猛兽,对抗土著印第安人。1849年当人们在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时,淘金的人流滚滚向西,政府允许这些冒险者携枪前往,枪支文化便由此在西部落地生根。随后因奴隶制问题而引发国家分裂的南北战争真正将枪支普及到了美国各地。正因为此,美利坚的建国老祖200年前就把拥枪的权利定为基本国策。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明文规定:“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
如今,许多美国家庭把枪视为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家里有枪,不仅可以保障家庭安全,同时也给人冒险和刺激的感观享受。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培养出对枪的爱好甚至收藏,建立组织交流心得。更多的美国人则把枪用于休闲和运动——打猎和射击。至于影视、戏剧、音乐、美术、文学等各个领域,枪的形象更是无处不见。当历史文化的痕迹深深地嵌入家庭和个人的生活及习惯方式时,这种理念和行为就已植根于整个民族的心理,成了文化的符号。
枪与政治和经济同样结下不解之缘。美国的利益集团则是将枪支问题钉在美国政治议程上的最关键因素。在美国的总统选举中枪支问题一直是重要议题。尤其对于主张枪支自由的共和党,捍卫持枪权,在最近的总统大选中成为胜点。美国最大的拥枪派组织是建立于1871年的全国步枪协会,拥有420万会员,每年预算开支超过8000万美元。这个看起来只是一个民间游说团体的协会,实际上有着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对上至总统大选下至县议员选举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协会还是共和党的金主之一,2000年大选时不仅公开呼吁支持小布什,还捐献了140万美元。里根、老布什、小布什都是协会的终身会员。至于枪厂造枪、枪商卖枪所获得的利润之丰厚,就不必细说了。
当然,枪是一柄双刃剑,美国人民在享受拥枪自卫权的同时,也在承受枪祸不断的直接恶果。根据一项调查,美国每年有约1.5万人死于枪,6.5万人伤于枪。事实上,美国人民200年来一直为枪支问题争论不休,而且反对者的队伍日见壮大。美国关于枪支的规章制度其实非常多,就数量而言可称世界第一,从镇、县、市、州到联邦的各级法规超过2万条。近几十年来,国会出台了一些枪支管制的法律,且呈现越来越严格的趋势。比如1986年通过的法律规定,不准新的全自动步枪进入民间市场;1994年通过的法律把弹容限制在10发之内。在维州理工枪击案发生不久,国会民主党议员与全国步枪协会达成一致意见,今后将对购枪者的背景严加调查。据说,国会可能很快立法,在1994年立法基础上增补条例,尤其禁止精神不正常的人购买枪支。尽管如此,从现实情况看,枪支反对派在争论中仍不占上风。美国还得继续为枪支自由带来的枪支泛滥付出血的代价。
2007年以来美国发生的主要枪击事件
2月12日,犹他州盐湖城和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分别发生一起枪击案,共造成10人死亡。
4月16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枪击事件,造成包括凶手在内的33人死亡。
4月20日,位于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约翰逊航天中心发生一起枪击事件,凶手在杀害一名男性人质后开枪自杀。
4月29日,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一家购物中心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3人死亡,至少2人受伤。
5月19日,爱达荷州莫斯科市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4人死亡。
6月9日,威斯康星州南部城市德拉文一所民宅内发生枪击案,造成6人死亡。
8月12日,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牛顿县尼欧肖镇一座教堂发生枪击案。一名持枪男子冲进教堂开枪打死3人,打伤约10人。
10月7日,美国北部威斯康星州的小镇克兰登发生一起枪击案,造成至少5人死亡。
11月11日,洛杉矶附近的河滨县蒂梅丘拉镇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5人死亡。
11月29日,宾夕法尼亚州伊斯顿市一所中学附近发生枪击案,造成3人死亡。
为什么美国社会枪案频发,惨剧不断?
一位美国社会学家说:枪支是美国文化的核心。在美国近3亿人口中,枪民就占1.3亿。百姓手里有2.2亿到2.3亿支枪,其中1/3是手枪,2/3是步枪和猎枪。据说号称世界最好的AK-47步枪在美国就有100万支。另外,美国人每年购买新枪的数量达500万支。美国人对枪的热爱和依赖由此可见一斑。究其原因,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宪法根源、政治根源和经济根源纠结在一起,形成了美国枪支文化的坚实基础。

美国的立国过程布满枪的烙印。1776年的独立战争,美国人民用枪武装自己赶走了英军,打出了自由和独立的新天地。一位历史学家说:“美国摆脱大英帝国皇室统治者的枷锁宣告独立,是枪技娴熟的普通民众使用个人武器为自己争取自由的结果。”接下来美国人民向西部开拓移民,一路上靠枪打猎维生,抵挡毒蛇猛兽,对抗土著印第安人。1849年当人们在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时,淘金的人流滚滚向西,政府允许这些冒险者携枪前往,枪支文化便由此在西部落地生根。随后因奴隶制问题而引发国家分裂的南北战争真正将枪支普及到了美国各地。正因为此,美利坚的建国老祖200年前就把拥枪的权利定为基本国策。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明文规定:“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
如今,许多美国家庭把枪视为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家里有枪,不仅可以保障家庭安全,同时也给人冒险和刺激的感观享受。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培养出对枪的爱好甚至收藏,建立组织交流心得。更多的美国人则把枪用于休闲和运动——打猎和射击。至于影视、戏剧、音乐、美术、文学等各个领域,枪的形象更是无处不见。当历史文化的痕迹深深地嵌入家庭和个人的生活及习惯方式时,这种理念和行为就已植根于整个民族的心理,成了文化的符号。
枪与政治和经济同样结下不解之缘。美国的利益集团则是将枪支问题钉在美国政治议程上的最关键因素。在美国的总统选举中枪支问题一直是重要议题。尤其对于主张枪支自由的共和党,捍卫持枪权,在最近的总统大选中成为胜点。美国最大的拥枪派组织是建立于1871年的全国步枪协会,拥有420万会员,每年预算开支超过8000万美元。这个看起来只是一个民间游说团体的协会,实际上有着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对上至总统大选下至县议员选举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协会还是共和党的金主之一,2000年大选时不仅公开呼吁支持小布什,还捐献了140万美元。里根、老布什、小布什都是协会的终身会员。至于枪厂造枪、枪商卖枪所获得的利润之丰厚,就不必细说了。
当然,枪是一柄双刃剑,美国人民在享受拥枪自卫权的同时,也在承受枪祸不断的直接恶果。根据一项调查,美国每年有约1.5万人死于枪,6.5万人伤于枪。事实上,美国人民200年来一直为枪支问题争论不休,而且反对者的队伍日见壮大。美国关于枪支的规章制度其实非常多,就数量而言可称世界第一,从镇、县、市、州到联邦的各级法规超过2万条。近几十年来,国会出台了一些枪支管制的法律,且呈现越来越严格的趋势。比如1986年通过的法律规定,不准新的全自动步枪进入民间市场;1994年通过的法律把弹容限制在10发之内。在维州理工枪击案发生不久,国会民主党议员与全国步枪协会达成一致意见,今后将对购枪者的背景严加调查。据说,国会可能很快立法,在1994年立法基础上增补条例,尤其禁止精神不正常的人购买枪支。尽管如此,从现实情况看,枪支反对派在争论中仍不占上风。美国还得继续为枪支自由带来的枪支泛滥付出血的代价。
2007年以来美国发生的主要枪击事件
2月12日,犹他州盐湖城和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分别发生一起枪击案,共造成10人死亡。
4月16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枪击事件,造成包括凶手在内的33人死亡。
4月20日,位于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约翰逊航天中心发生一起枪击事件,凶手在杀害一名男性人质后开枪自杀。
4月29日,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一家购物中心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3人死亡,至少2人受伤。
5月19日,爱达荷州莫斯科市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4人死亡。
6月9日,威斯康星州南部城市德拉文一所民宅内发生枪击案,造成6人死亡。
8月12日,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牛顿县尼欧肖镇一座教堂发生枪击案。一名持枪男子冲进教堂开枪打死3人,打伤约10人。
10月7日,美国北部威斯康星州的小镇克兰登发生一起枪击案,造成至少5人死亡。
11月11日,洛杉矶附近的河滨县蒂梅丘拉镇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5人死亡。
11月29日,宾夕法尼亚州伊斯顿市一所中学附近发生枪击案,造成3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