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榄香烯-TEG-Re(CO)3配合物的合成、放射性标记及初步生物活性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ren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中草药有效成分β-榄香烯为起始原料,经烯丙位的氯代反应及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地合成一种含水溶性基团TEG的三齿吡啶螯合剂,并与稳定的三羰基铼配位,得到了一种新的三羰基铼配合物,在此基础上利用铼的放射性同位素Re-188进行了放射性标记.反应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分别用IR,1H NMR,HRMS,HPLC或元素分析等技术进行表征,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抗癌活性研究.β-Elemene-TEG-Re(CO)3配合物的合成、放射化学合成及体外抗癌活性评价,为探讨榄香烯体内靶点和作用机制提供了可能,并为最终开
其他文献
制备了基于聚3-甲基噻吩(P3MeT)和聚苯胺(PANI)的两种结构(侧面结构和垂直结构)固态导电聚合物多色电致变色器件(ECD).采用电化学现场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侧面结构固态ECD的电致变
采用模板法制备了具有贯通孔道网络结构的大孔Al2O3催化材料.为确保模板材料的体积分数低于74%时Al2O3孔道的贯通,设计并实现了模板聚苯乙烯(PS)微球先胶凝再与催化材料Al2O3纳米
对比研究了岩藻黄质(Fuc)在氯仿和甲醇溶液中光诱导生成自由基正离子(Fuc·+)的动力学过程,考察了2种不同溶剂中Fuc·+产生机制的差异.采用光谱电化学方法结合纳秒时间分辨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合成了PtBA—b—F127-b—PtBA(PtBA为聚丙烯酸叔丁酯),经三氟乙酸水解得到PAA—b—F127-b—PAA(PAA为聚丙烯酸).进一步通过碳二亚胺的水溶性衍生物1
采用置换-扩散法制备了储氢材料Mg2NiH4,用XRD,ICP和DSC-TG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分析法(DSC)研究了Mg2NiH4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g2NiH4对AP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