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科技道德教育

来源 :自然辩证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a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渗透科技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结合道德教育的理论成果和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实现科技道德教育。
其他文献
自然化认识论与传统认识论争论的规范性问题,不仅仅在于能否用描述性的概念来取消或代替规范性概念,更根本的是对规范自身问题的回答,即认识论规范为什么以及如何具有规范性力量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专业委员会、东方易学研究院、国际易学联合会主办,韩国易学学会承办的第三届国际易学与现代文明研讨会于2007年7月2日至3日在韩国首尔召开。参加
观念层面的文化是一种“无网之网”,为科学提供了最初的精神动力,并且规定着不同的科学结构的不同参照系的选择。
针对模态逻辑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模态逻辑和哲学的关系、模态逻辑的合法性论争、可能世界问题以及模态语境问题等,本文述评了国内学者陈波、张家龙等人的观点。笔者认为随
在中国近百年的社会转型中,大学已由引领者的角色渐次落后为追逐者,其原因主要有:大学的行政化倾向、政府权力的异化、大学之间的非理性竞争和内部的寻租型文化等。中国大学要实
格罗巴切(S.Groblacher)、泽林格尔(A.Zeilinger)及其同事新近完成的一个实验[自然周刊,446,871—875(2007)]检验了莱格特(A.Leggett)于2003年提出的一个只基于实在论而同定域性关系松弛的
来自国内外近200位专家学者于2007年5月下旬,在厦门大学出席了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本次会议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论文数量上都是盛况空前,列历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之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俄罗斯莫斯科管理大学联合主办的2007年社会工程与管理国际会议暨第二届全国社会工程理论与方法研讨会于1月13日-14日在哈尔滨召开,中国、美
移栽苗木的管护是一个长期过程。苗木移栽后,一定要加强后期管理,方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其成活。通常说第一年是最关键的时期,但对于生根较难、珍贵稀有以及树龄较大的苗木在第二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创始人之一,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奠基人之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三、第四届理事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