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于学习评价理念的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ire6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曾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并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要求:“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政治思想教育,让学生从小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尊敬守法,做新世纪有用人才的教育”。针对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尊崇教材应该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要素,而语文作为一门相对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来说,德育渗透教育应该贯穿语文教育的始终。本文即是基于学习评价基本理念下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所做的探讨。
  【关键词】学习评价;小学语文;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在创设问题情景中渗透德育
  小学生处于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认知阶段,“爱发问”是他们普遍的个性标签。因此小学生通常具备很强的可塑性,所以小学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断通过对很多日常问题进行创设,制造出多种有探索意义的趣味性问题情景,从而引导学生迅速地进入教材课文预定的情景,代入作者所涉角色定位,以作者的视角理解教材文章,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共鸣。力求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针对教材的答疑解惑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趣味化但戒空洞说教。
  二、抓住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具有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辩证统一的学科特点,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尊崇潜移默化的教育理念,从如何渗透上下功夫,要通过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让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受到德育教育的洗礼,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感染到革命先烈、爱国志士的爱国爱家爱人民的伟大情操。
  三、渗透德育教育,注意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善,生活条件的提高,加上当下不少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一方面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他们知识层面广泛、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但另一方面,由于长辈的过于溺爱,家庭教育尤其是吃苦教育挫折教育的缺失,大多数小学生的独立性差、自私性强,且在挫折面前容易自暴自弃,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结合这些新时期的青少年性格特点,增强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一是结合学生实际理解内容,并围绕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渗透德育教育的侧重点;二是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自觉用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指导自己的行为,把德育落实到实处。
  如在语文的听说与习作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切实联系实际情况,变过去学生“闭门造车”为现在的“文思泉涌”,通过课堂与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让学生习作有话可写有言可谈,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紧抓社会热点、从大事中找切入口,以点带面进行习作训练;(2)抓住生活中的琐碎细节,教会学生从小事中发现“大”题目。(3)就地取材,结合当地的社会实践经历、风土人情、人文道德等方面进行训练。
  例如,我们安徽本地风景名胜众多,在近现代历史上,安徽也曾涌现出了许多名人志士,而如今的安徽社会建设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形势喜人,因此在语文教学训练活动中,笔者会有意识有目的引导学生抓住家乡安徽的自然美景和社会变化,进行爱家乡的德育教育;抓住近现代革命中所涌现出的优秀人物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展望美好未来进行远大理想教育。这样进行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以使学生在训练中进行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四、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注意与语文教学改革相结合
  在过往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曾一度因重应试教育而严重偏离了语文教学活动的主旨。在课堂之上,语文教师不是主导而是主演,学生不是主体而成了学习的“奴隶”,以致我们的语文教育曾一度陷于耗时低效的窘况,在此基础上的德育教育渗透则更无从谈起。
  如今,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努力探索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新方式、新方法,大胆改革,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重要性,自觉学习知识,主动接受教育。如在教授《桂林山水》一课时,当学生在体会到语文课本中所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特点后,我就会趁热打铁让学生用简单素描画出想象中的桂林山水美景。如此一来,小学生通过积极的动手动脑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愈发高涨,尽管最终大家画得难登高雅之堂,但却可以看出他们都想画出祖国山河的美丽,表达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之情,因此我们就顺利做到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五、结语
  针对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尊崇教材应该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要素,而语文作为一门相对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来说,德育渗透教育应该贯穿语文教育的始终。本文即是基于学习评价基本理念下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所做的探讨。总之,语文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一种无境界的艺术。因此,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凸显课堂教学效果及德育渗透,我们这些语文教师还将“任重而道远”。只有我们不断摸索,勇于创新,语文教学才会开出奇花、结下硕果。
  参考文献
  [1]冯磊.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3(5).
  [2]高晓梅.才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2).
  (编辑:任佳溪)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长亭送别》备课教学.
目的探讨稀土三氯化镧对糖尿病大鼠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SD(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50只禁食8小时后清晨眶静脉采血测血清胰岛素、C肽、IL-6、TNF-α。Surestep型血糖仪测鼠
【摘要】《夸父逐日》是一则文言神话,被编在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探险篇中。这一篇37字的神话,人物、情节较为简单,如果仅仅把它当作文言知识教学的文本,意义实在不大,重点应在于神话夸张浪漫、探索征服自然的特点及夸父英勇无畏、坚持不懈、具有奉献精神的精神。  【关键词】《夸父逐日》;文言知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夸父逐日,它表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与日逐走,还有很强烈
【摘要】我再没有读过比《绿》更令人神往的文章,做梦都在想那该是怎样的醉人的绿呀!生活在塞上,看惯了大漠孤烟,远树落日,但很少见什么瀑流、湖泊、最常见的不过是涝坝水而已。“梅雨潭”光是名字,听上去就让人眼馋。“梅雨” 当然想到的不是连绵的阴雨,而是酸酸甜甜的梅子。“潭”——自然让人想到望穿秋水,美眸如水,秋波荡漾了,那该是一潭何等清澈的水。  【关键词】《绿》;“梅雨潭”  【中图分类号】G63 【
【摘要】由于语文学科独特的学科特征及语文文道统一教学原则,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语文素质,更要培养学生品德。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技校学生特征和语文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有意识进行德育渗透,起到“和风潜入”的教化作用。  【关键词】技校;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决定了其德育任务,
“搜集”与“收集”读音相似.且都各有聚集到一起的意思,人们常把它们误认为是一个词,混淆使用。其实,它们并不相同,区别主要在于:1.读音不同:搜为平舌音读 sōu:收为翘舌音
在刚刚闭幕的'2000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PT/EXPO)上,世界领先的宽带网络视讯服务及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VTEL美国视讯公司(Nasdaq:VTEL)向观众展示了全新IP网络及全系列视讯产品。会上,VTEL以“提供视频通讯整体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教学中,通过汉字起源介绍,情感熏陶,教材拓展,话题写作的方式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是切实有效的,也是适合学生自身发展,适合社会发展,适合民族文化的传承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源头,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引。可是
水稻是一种喜水作物,需水量较大;但在一生中并非各生育阶段都需要大量水分,尤其不需要都在有水层条件下生长。随着栽培科学的发展和长年的生产实践,人们已经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
背景与目的癫痫(epilepsy,EP)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反复出现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病变。长期、反复发作的癫痫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