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地区麦茬免耕大豆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ng6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筛选适宜宿州地区麦茬免耕播种的高产、优质大豆品种(系),该研究在宿州地区开展了麦茬免耕大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周豆22号、阜豆16、皖宿01-15、商豆1201、菏豆14等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合在宿州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大豆;免耕;品种筛选;宿州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3-0027-3
  宿州地区是小麦重要产区,6月份不仅是当地小麦收获时间,也是秸秆焚烧严重的时间。秸秆焚烧虽然可以快速处理和减少劳动量,增加土地速效养分[1],但是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最主要的是对空气的污染,促进周边雾霾天气的产生,进而也影响了交通和航空安全,而且每年秸秆焚烧不当还会引起火灾,危害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2-3],秸秆焚烧带来的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的损伤还会影响下茬作物产量[4]。为了解决这些的问题,我国各地已要求秸秆禁烧,以后小麦收获后秸秆全量还田成为必然趋势,但是需要配套的耕作制度和适应的品种。2016年在黄淮海南部地区夏大豆品种的主产区,为筛选适合宿州地区夏大豆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大豆新品种,满足种植制度调整及全程机械化作业等生产方式转变的需要,本研究选取选取近年参加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的品系和黄淮海南部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夏大豆品种进行试验,筛选适宜在宿州地区利用麦茬免耕技术种植的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系)。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试材料 山宁19、徐9302-A、中黄39、周豆22号、菏豆14、阜豆16、郑7051、皖宿01-15、皖豆21144、冀豆 12、商豆1201和中黄13。选用黄淮南部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中黄13作为对照。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6年6—10月在宿州市埇桥区宿州市农科院东区试验基地进行。前茬小麦,试验地土质类型为砂姜黑土,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小麦收割后直接麦茬覆秸播种,未整地。施45%的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300kg/hm2作基肥。
  1.3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12个处理,一次重复,即每个品种(系)为一个处理,中黄13为对照(CK)。6月11日,采用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研发,安徽省新田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2BFJ-6型茬地免耕覆秸精密播种机在宿州地区进行麦茬免耕大豆品种筛选试验,播量约75kg/hm2。播种面积672m2,行长28m,行距0.40m;株距0.11m;密度为22.5万株/hm2。试验田7月6日学除草1次,7月20日人工除草1次,7月6日、8月4日分别用噁霉灵、快杀灵、阿维菌素、吡虫啉、傲戈多角体病毒、辛硫磷等防治蚜虫、甜菜夜蛾、造桥虫、豆荚螟、食心虫等害虫。成熟时每个处理在株行连续选取15株进行室内考种,采用机械收获,每个品种全部收获、单脱粒、单晾晒、称重。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间气象条件及其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苗期和花期的天气持续阴雨,且雨量较大,幼苗受到一定渍害,但是由于雨量充沛,大豆试验田花期墒情一直良好,有利于大豆开花结荚,8月中下旬到9月份,降雨严重不足、出现重度干旱,影响大豆鼓粒期,2016年大豆百粒重、产量受到后期干旱天气一定影响,大豆籽粒外观商品性不好。
  2.2 生育期结果的分析 由表2可知,参试品种的生育日数在90~100d,皖豆21144、郑7051、山宁19、徐9302-A、阜豆16、周豆22号、商豆1201的生育日数比对照中黄13长;菏豆14、皖宿01-15、冀豆12的生育日数和对照中黄13一样;中黄39的生育日数比中黄13短。其中生育日数最长的是皖豆21144、郑7051,都为100d,比中黄13长7d;生育日数最短的是中黄39,为90d,比中黄13短3d。参试品种倒伏性均为0级,抗倒性较好。
  2.3 考种结果的分析 由表3可知,参试品种的株高在54.60~84.40cm,低荚高度在8.70~26.00cm,只有中黄13低荚高度低于10cm,其余参试品种低荚高度都高于10cm,适宜机械收割;主茎节数在11.60~14.30个;有效分枝0.67~3.30个;单株总荚数在18.10~49.70个,其中无效荚数在0.40~1.80个。
  2.4 产量结果的分析 由表4可知,产量比对照中黄13高的品种(系)的有周豆22号、阜豆16、皖宿01-15、商豆1201、菏豆14,增产幅度为11.01%~21.73%,均大于5%,产量最高的是周豆22号。对照中黄13排名第6位,郑7051的产量最低,比对照减产24.40%。
  3 结论与讨论
  免耕已经成为效果最好、应用最广的旱作农业技术之一[5]。秸秆是土壤有机质重要的来源,是农业生产中肥料资源之一[6]。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秸秆还田势必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利用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在宿州地区可以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一系列环境、交通、安全的问题。免耕技术可同步实现“秸秆移出、侧深施肥、精量播种、封闭除草、秸秆覆盖”等作业环节[7],具有蓄水保墒、降低土壤温、防止土壤板结,保证大豆苗全、苗齐、苗壮的优点[8-10];地表的秸秆在大豆生长期间不断腐解,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刺激微生物活性、提高肥力,增加氮素有效性[11]。
  宿州地区往年主要是秸秆焚烧后播种、现在免耕播种。不同的耕作制度对大豆品种的要求也不同,筛选培育适应新的耕作制度的优良大豆品种成为当前迫切的工作。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条件下,需要低荚高度适应机收,主茎节数多的,对根腐病有一定抗性的品种[12]。
  本次试验显示,周豆22号、阜豆16、皖宿01-15、商豆1201、菏豆14,在免耕覆秸播种条件下表现较好,超过中黄13产量5%,适宜在宿州地区免耕条件下种植推广。
  参考文献
  [1]田国成,王钰,孙路,等.秸秆焚烧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6,36(2):387-393.
  [2]吴立新,吕鑫,秦凯,等.秸秆焚烧期间徐州市空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1):18-22,31.
  [3]毕于运,王亚静,高春雨.我国秸秆焚烧的现状危害与禁烧管理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81-13184.
  [4]刘天学,牛天岭,常加忠,等.焚烧秸秆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J].作物杂志,2004(1):23-24.
  [5]miltonAS,GloverBT.No-tillageandsurface-tillageagriculture(thetillagrevolution)[M].NewYork:AWileyInter-science,1986.
  [6]陈中玉,张祖立,白小虎.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J].农机化研究,2007(5):194-196.
  [7]王幸,吴存祥,齐玉军,等.麦秸处理和播种方式对夏大豆农艺性状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6,49(8):1453-1465.
  [8]田慎重,宁堂原,王瑜,等.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2):373-378.
  [9]郑元红,潘国元,何开强,等.不同作物秸秆还土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77-78.
  [10]杨永辉,武继承,吴普特,等.秸秆覆盖与保水剂对土壤结构、蒸发及入渗过程的作用机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7(5):70-75.
  [11]潘剑玲,代万安,尚占环,等.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效性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5):526-535.
  [12]赵俊卿.麦茬夏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找平层质量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注重找平层铺设施工。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找平层铺设的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最后探讨了施工质量控制对策,仅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找平层;施工要点;注意事项  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建筑工程,几乎都要进行找平层铺设施工。因为找平层施工质量影响着建筑工程功能的发挥,因此施工人员对此十分重视。找平层铺设过程
注水开发后期水对油浮力较大,提出了利用浮力作为驱动力采油的可能,可将其作为高含水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方法。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卡片在普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普外科住院给予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口头健康教育,试验组
摘 要:为了研究烟草加工过程中滚筒内物料料幕的完整性,建立了一种图像分析的方法:通过适当的方法拍摄下滚筒内的物料料幕图像,使用Image-pro plus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处理、测量,比较固定截面内露出筒壁的面积占固定图像面积的比例。对图像特征进行量化,从而对不同条件(物料流量、滚筒转速等)下料幕的完整性进行比较,确定了较优的工艺参数。  关键词:滚筒料幕;完整性;图像分析;烟草加工  中图分类号
在采气作业区数字化智能管理新型模式下,加强安全管理、强化过程控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作业一区从这一实质性问题出发,以提高员工对生产运行问题
钻井行业广泛使用的是电喷发动机,电喷发动机对柴油的质量特别敏感,柴油中的固体杂质和胶质物会造成喷油器堵塞,水分过高会导致燃油系统中的金属部件锈蚀,还容易使真菌微生物在油
本文主要以油田井下作业的危害因素作为出发点,并从加强制度的健全和选择合适的安全生产模式两方面探讨了油田井下作业的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