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自2008年从事农村能源工作以来,潜心钻研,用心实践,从大处着眼,从关键点着手,立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通俗化。归纳总结出农村户用沼气池“七个三”建设法则,并指导实践,对户用沼气可持续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发挥“三大功效”,实现“一池变三池”的目的。
“三大功效”:环境净化、产生沼气能源、制造有机肥;
“一池变三池”:净化池、能源池、小康池。
1、环境净化功效:把猪粪、牛粪、人粪和生活有机垃圾人池净化美化环境;
2、产生沼气的功效:把人畜粪便和有机垃圾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烧火、取暖、照明、保鲜、贮藏等;
3、产生无公害的有机肥的功效:经过厌氧发酵人畜粪便成为最好的有机肥料。
①沼渣的主要成分:
30%~50%的有机质
10%~20%的腐殖酸
0.8%~2%的全氮(N)
0.4%~1.2%的全磷(P)
0.6%~2.0%的全钾(K)
据测算:667平方米地(就是一亩地)施用1000kg(湿重)沼渣可给土壤补充氮素3~4kg、磷1.25~2.5kg、钾2~4kg。
沼肥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可以松土,腐植酸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所以沼渣具有很好的改土作用。
②沼液中除含有肥料三要素(N\P\K)外还含有种子萌发和发育所需要的多种养分和微量元素,且大多数呈速效状态,并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催芽和刺激生产的作用。
沼液可用于浸种、防治植物病虫害、应用果树、棉花等;
沼肥养鱼、养殖黄鳝、沼渣养殖泥鳅、蚯蚓、土鳖虫等;
二、管住“三个屁股”
即:人屁股、猪屁股、牛屁股。
一个目的,就是搞好血防综合治理,保证人畜粪便全部人池,彻底杀灭血吸虫卵块,从源头上杜绝血吸虫的传播,这也是项目的由来。
三、搞好“三改配套”
即:改厕、改圈、改厨。确保人畜粪便人池,也是为了管住“三个屁股”。这是为什么一定要把厕所和沼气池连通的主要原因,也是发挥第一大功效的要求,就是为了净化环境。这样连起来看,一起分析就是一脉相承。所以我们常说:形成“两张皮”就不合格,无论如何都要把厕所和沼气池连通,不然的话就就连一个净化池的功效都没有发挥好。但特别提醒洗澡水、洗衣水不得连通人池,应该分开排污。
四、做到“三点一线”
就是做沼气池时,做到进料口、发酵池、出料口“三点一线”,保证沼气池的压力。不在一线上就不可能形成达标的压力,有的由于出口做的低,甚至根本达不到8个标准大气压。同时注意进料口与发酵池的人口的高点要确保低于出料口与发酵池人口的高点。保证产气多时,出现气压水,气首先从高点冒出,这样就确保多余的沼气从出料口冒出,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进行安全挥发;防止从进料口冒气到厕所,引起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注意“三个比例”
1、酸碱比。就是pH值,控制在pH6.5~7.5产气量最多。pH值低于6或者高于9时均不产气。一般问题是过酸,此时应该取出料液加入等量接种物将积累的有机酸转化为甲烷;或者添加适量草木灰和石灰澄清液中和有机酸,使酸碱度挥发正常。
2、碳氮比。通俗讲就是秸秆物和氮肥的比。沼气发酵细菌消耗碳的速度比消耗氮的速度要快25~30倍。因此,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碳氮比例配成(25~30):1,可以使沼气在合适的速度下进行。
一般:鲜牛粪C:N=25:1:
鲜人粪C:N=2.9:1
所以经验告诉我们牛粪发酵产气快,产气多;人粪发酵产气慢、产气少。用牛粪就不需要配秸秆,用人粪就一定要加配秸秆就是这个简单道理。
3、物(肥)水比。即接种物、发酵原料、水的比例。以8m。沼气池为例,应该是1:2:4,即8m3的沼气池启动应该用1m。的接种物、2m。的发酵原料、4m3的水,这样就剩1m3的空间产气。
在发酵原料为猪粪 稻草,温度在24℃~26℃之间时,窖产气率m3/m3·dO.21。这样8m3的沼气池每天产气就是1.68m3沼气。
六、把握“三个关键”
1、不漏水不漏气。保证发酵原料在厌氧的条件下正常发酵,保证压力能达到要求。所以建池进料前一定试水试压,确保不漏水不漏气。
2、适宜温度发酵。据研究10℃~60℃均能正常发酵产气,低于10℃高于60℃都严重抑制微生物生存、繁殖,影响产气。温度愈高产气效果愈好,但不能突升突降,否则像人一样容易感冒,使微生物活动受影响,使产气状况恶化。
通常发酵温度分三个范围
高温发酵:46℃~60℃
中温发酵:28℃~38℃
常温发酵:10℃~26℃——温度越高产气越好。
这就是为什么夏季产气高,冬季要求保温的原因。
3、持续搅拌。从上到下分成浮渣层、清液层、活性层、和沉渣层。
实践证明,适当的搅拌方法和强度,可以使发酵原料分布均匀、增强微生物与原料的接触,使之获得营养物资的机会增加、活性增强、生长繁殖旺盛,从而提高产气量。
七、搞好“三沼”综合利用
搞好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保持能源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协同发展,把沼气池真正建设使用成为一个集环保、能源、肥料综合利用的“小康池”。实现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的发展,形成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
一、发挥“三大功效”,实现“一池变三池”的目的。
“三大功效”:环境净化、产生沼气能源、制造有机肥;
“一池变三池”:净化池、能源池、小康池。
1、环境净化功效:把猪粪、牛粪、人粪和生活有机垃圾人池净化美化环境;
2、产生沼气的功效:把人畜粪便和有机垃圾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烧火、取暖、照明、保鲜、贮藏等;
3、产生无公害的有机肥的功效:经过厌氧发酵人畜粪便成为最好的有机肥料。
①沼渣的主要成分:
30%~50%的有机质
10%~20%的腐殖酸
0.8%~2%的全氮(N)
0.4%~1.2%的全磷(P)
0.6%~2.0%的全钾(K)
据测算:667平方米地(就是一亩地)施用1000kg(湿重)沼渣可给土壤补充氮素3~4kg、磷1.25~2.5kg、钾2~4kg。
沼肥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可以松土,腐植酸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所以沼渣具有很好的改土作用。
②沼液中除含有肥料三要素(N\P\K)外还含有种子萌发和发育所需要的多种养分和微量元素,且大多数呈速效状态,并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催芽和刺激生产的作用。
沼液可用于浸种、防治植物病虫害、应用果树、棉花等;
沼肥养鱼、养殖黄鳝、沼渣养殖泥鳅、蚯蚓、土鳖虫等;
二、管住“三个屁股”
即:人屁股、猪屁股、牛屁股。
一个目的,就是搞好血防综合治理,保证人畜粪便全部人池,彻底杀灭血吸虫卵块,从源头上杜绝血吸虫的传播,这也是项目的由来。
三、搞好“三改配套”
即:改厕、改圈、改厨。确保人畜粪便人池,也是为了管住“三个屁股”。这是为什么一定要把厕所和沼气池连通的主要原因,也是发挥第一大功效的要求,就是为了净化环境。这样连起来看,一起分析就是一脉相承。所以我们常说:形成“两张皮”就不合格,无论如何都要把厕所和沼气池连通,不然的话就就连一个净化池的功效都没有发挥好。但特别提醒洗澡水、洗衣水不得连通人池,应该分开排污。
四、做到“三点一线”
就是做沼气池时,做到进料口、发酵池、出料口“三点一线”,保证沼气池的压力。不在一线上就不可能形成达标的压力,有的由于出口做的低,甚至根本达不到8个标准大气压。同时注意进料口与发酵池的人口的高点要确保低于出料口与发酵池人口的高点。保证产气多时,出现气压水,气首先从高点冒出,这样就确保多余的沼气从出料口冒出,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进行安全挥发;防止从进料口冒气到厕所,引起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注意“三个比例”
1、酸碱比。就是pH值,控制在pH6.5~7.5产气量最多。pH值低于6或者高于9时均不产气。一般问题是过酸,此时应该取出料液加入等量接种物将积累的有机酸转化为甲烷;或者添加适量草木灰和石灰澄清液中和有机酸,使酸碱度挥发正常。
2、碳氮比。通俗讲就是秸秆物和氮肥的比。沼气发酵细菌消耗碳的速度比消耗氮的速度要快25~30倍。因此,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碳氮比例配成(25~30):1,可以使沼气在合适的速度下进行。
一般:鲜牛粪C:N=25:1:
鲜人粪C:N=2.9:1
所以经验告诉我们牛粪发酵产气快,产气多;人粪发酵产气慢、产气少。用牛粪就不需要配秸秆,用人粪就一定要加配秸秆就是这个简单道理。
3、物(肥)水比。即接种物、发酵原料、水的比例。以8m。沼气池为例,应该是1:2:4,即8m3的沼气池启动应该用1m。的接种物、2m。的发酵原料、4m3的水,这样就剩1m3的空间产气。
在发酵原料为猪粪 稻草,温度在24℃~26℃之间时,窖产气率m3/m3·dO.21。这样8m3的沼气池每天产气就是1.68m3沼气。
六、把握“三个关键”
1、不漏水不漏气。保证发酵原料在厌氧的条件下正常发酵,保证压力能达到要求。所以建池进料前一定试水试压,确保不漏水不漏气。
2、适宜温度发酵。据研究10℃~60℃均能正常发酵产气,低于10℃高于60℃都严重抑制微生物生存、繁殖,影响产气。温度愈高产气效果愈好,但不能突升突降,否则像人一样容易感冒,使微生物活动受影响,使产气状况恶化。
通常发酵温度分三个范围
高温发酵:46℃~60℃
中温发酵:28℃~38℃
常温发酵:10℃~26℃——温度越高产气越好。
这就是为什么夏季产气高,冬季要求保温的原因。
3、持续搅拌。从上到下分成浮渣层、清液层、活性层、和沉渣层。
实践证明,适当的搅拌方法和强度,可以使发酵原料分布均匀、增强微生物与原料的接触,使之获得营养物资的机会增加、活性增强、生长繁殖旺盛,从而提高产气量。
七、搞好“三沼”综合利用
搞好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保持能源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协同发展,把沼气池真正建设使用成为一个集环保、能源、肥料综合利用的“小康池”。实现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的发展,形成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