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温亚军不是很久,大约五年时光吧。那是河北省作家协会组织的采风活动,我忝列其间。我不是获得国家级文学大奖的当红作家,深知被邀请乃是河北作协与关仁山主席的特殊关照,暗暗感激河北朋友的情谊。
记得那次采风还有诗人汪国真先生。我与他相识多年,见面便谈起当年参加笔会的往事,彼此感觉很好。我知道当年有些人诟病汪国真的诗歌。其实文坛应当宽容,也不要嫉妒,毕竟汪国真的诗歌曾经产生非常广泛的影响。
正是那次河北采风活动,我结识了温亚军,此前知道他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我就见过这位来自武警部队的作家。那是四川作协组织的采风活动,我们乘坐电瓶车游览成都武侯祠(也可能是草堂),中途景点停车,身旁徐坤突然叫了声:“温亚军!”
我循声望去,不远处一辆电瓶车上有个五官端正的青年男子正在回应徐坤的呼唤。看来这便是传说中的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了,一派目光炯炯的英武气质。
我不认识他,自然不能贸然前去寒暄,只是趁机去售货摊前买了两斤“花生米炸红辣椒”,带回天津供家人分享。如今回忆起来还要感谢温亚军,若不是徐坤下车与他搭讪,我也不会赢得购买“花生米炸红辣椒”的时间,家人也就无此口福了。对了,当时叶广芩大姊也趁机买了“花生米炸红辣椒”。
此时写这篇文章正是机会,我郑重感谢亚军:“由于您的在场,无意间促进了成都‘花生米炸红辣椒’的销售,从而直接起到武警作家拉动内需的功用。这种正能量不是每个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都能做到的。”
当然也要感谢徐坤女士。她的发声“温亚军”使我得以远远瞻仰着这位武警作家——他的小说写得那么好。
时光流水。就这样到了2013年夏天,我真正结识了亚军。那次河北作协组织的采风走了好多地方,让我们大开眼界。先是易县西陵,然后夜宿青山关,游览承德外八庙,还到了北戴河海滨“鸽子窝”。
令我难忘的是参观丰宁县凤山镇郭小川先生故居。我与诗人的长子郭小林是多年未见的好友,因此参观那座面积不大的小院时备感亲切。
之后参观九龙松,那真是大自然的奇迹。一株古老松树竟然生出数量众多的枝丫,几乎覆盖了超过篮球场的面积。九龙松附近庙里还供奉着小黑龙的神位,这令我想起儿时“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回顾当年采风的景物,并非人老笔荒文章跑题,而是要说此行采风温亚军处事低调为人谦和,我几乎不记得他说过什么话。这与我的夸夸其谈相比,他的性格明显具有“贵人话语迟”的特征。
记得那次采风前往滦河源头的湿地,到达蒙古大营气温骤降,一行作家纷纷添加御寒衣裳,只有亚军身穿短袖T恤置身低温环境里。我不禁弱弱地问道:“亚军,不冷吗?”
武警军官温亚军大校正色道:“不冷。”
我暗自思忖,他那些年在新疆當兵没白当,很可能给部队节省了好几件皮大衣。
这几年参加活动与亚军相遇,渐渐熟络起来,得以加深了解。其实他并非是个寡言的人,只是严格选择谈话对象而已。
外出参加文学活动,晚饭后我俩经常外出散步,一路上无话不谈,包括他曾经受到贪腐上司的挤兑,还有对文坛风气的看法。他的性格有着西北汉子的刚直不阿,甚至疾恶如仇。有时我俩对某件事情看法各异,也能做到开诚布公,并不避讳不同观点。我混迹文坛时日不短,近年所遇到的像亚军这样能够深入交谈的作家,不多。
我认识的作家朋友,彼此和睦相处,大多不谈对方作品,于是呈现君子之交的趋势。我与亚军也是淡若水的君子之交,但是情况有所不同。这两年我恢复中短篇小说写作,偶有作品发表,只要亚军见到拙作必读,然后将阅读感受反馈给我,总要具体谈谈作品的得失,有时还把我的作品推荐给有关选刊,甚至与选刊编辑讨论我的小说。这令我非常感动。因为我没有做到他那样,如此认真阅读朋友新近发表的作品。
从这个方面讲,我与亚军是难以相比的。我必须反思自己缺乏担当的问题,尽管如今文坛已经不大讲究人品,而是讲究品相了。
我平时说话随便,有时喜欢跟同辈作家开玩笑,以相互攻击为乐子。然而对待那些年龄小我许多的作家,我是不开玩笑的,唯恐落得为老不尊的嫌疑。
但是——我与作家温亚军是开玩笑的。尽管他小我十几岁,彼此开起玩笑很是纵情,甚至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这是很好玩的事情。每逢开玩笑反击别人时,亚军语速急促,且不高声,于是他的表达我只能听懂百分之九十,这样就削弱了他的反击力度。
前几年在云南采风,他在酒店大厅遇到江湖术士,对方以面相测得他“刚愎自用”,于是这便成为我多次评价他的依据。
其实,他是个刚而不自用的人。我们彼此开玩笑无论多甚,那都是很放松很惬意的事情。这方面我曾有过历史教训,比如跟有的作家开玩笑,人家突然不高兴了,甚至把玩笑当真,多年对我耿耿于怀,令我难求谅解。
从可以彼此开玩笑这方面讲,温亚军是我难得的朋友,而且属于市场稀缺型的。
就我理解而言,温亚军是个遵循现实主义传统写作的作家。他的作品关注现实生活,不曾改变文学初心。他的小说里有“我”,这是非常重要的。有“我”才有鲜明的爱憎立场与人文情怀,从而绝少温吞水。
亚军是陕西岐山县人,有着一双褐色眼睛,我怀疑他有西域匈奴血统,当然这是不可考证的。
其实也没有考证的必要,温亚军是汉语小说家,这就足够了。我还记得这位汉语小说家告诉我,饮苦荞茶可以降血糖,我已然邮购了两罐,以验证他的言论是真理还是谬误。
关于温亚军,我只能如此远观近瞻,写了这篇浮光掠影的印象记,好在我们还将继续交往下去,让我继续怀疑他有西域匈奴血统。
记得那次采风还有诗人汪国真先生。我与他相识多年,见面便谈起当年参加笔会的往事,彼此感觉很好。我知道当年有些人诟病汪国真的诗歌。其实文坛应当宽容,也不要嫉妒,毕竟汪国真的诗歌曾经产生非常广泛的影响。
正是那次河北采风活动,我结识了温亚军,此前知道他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我就见过这位来自武警部队的作家。那是四川作协组织的采风活动,我们乘坐电瓶车游览成都武侯祠(也可能是草堂),中途景点停车,身旁徐坤突然叫了声:“温亚军!”
我循声望去,不远处一辆电瓶车上有个五官端正的青年男子正在回应徐坤的呼唤。看来这便是传说中的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了,一派目光炯炯的英武气质。
我不认识他,自然不能贸然前去寒暄,只是趁机去售货摊前买了两斤“花生米炸红辣椒”,带回天津供家人分享。如今回忆起来还要感谢温亚军,若不是徐坤下车与他搭讪,我也不会赢得购买“花生米炸红辣椒”的时间,家人也就无此口福了。对了,当时叶广芩大姊也趁机买了“花生米炸红辣椒”。
此时写这篇文章正是机会,我郑重感谢亚军:“由于您的在场,无意间促进了成都‘花生米炸红辣椒’的销售,从而直接起到武警作家拉动内需的功用。这种正能量不是每个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都能做到的。”
当然也要感谢徐坤女士。她的发声“温亚军”使我得以远远瞻仰着这位武警作家——他的小说写得那么好。
时光流水。就这样到了2013年夏天,我真正结识了亚军。那次河北作协组织的采风走了好多地方,让我们大开眼界。先是易县西陵,然后夜宿青山关,游览承德外八庙,还到了北戴河海滨“鸽子窝”。
令我难忘的是参观丰宁县凤山镇郭小川先生故居。我与诗人的长子郭小林是多年未见的好友,因此参观那座面积不大的小院时备感亲切。
之后参观九龙松,那真是大自然的奇迹。一株古老松树竟然生出数量众多的枝丫,几乎覆盖了超过篮球场的面积。九龙松附近庙里还供奉着小黑龙的神位,这令我想起儿时“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回顾当年采风的景物,并非人老笔荒文章跑题,而是要说此行采风温亚军处事低调为人谦和,我几乎不记得他说过什么话。这与我的夸夸其谈相比,他的性格明显具有“贵人话语迟”的特征。
记得那次采风前往滦河源头的湿地,到达蒙古大营气温骤降,一行作家纷纷添加御寒衣裳,只有亚军身穿短袖T恤置身低温环境里。我不禁弱弱地问道:“亚军,不冷吗?”
武警军官温亚军大校正色道:“不冷。”
我暗自思忖,他那些年在新疆當兵没白当,很可能给部队节省了好几件皮大衣。
这几年参加活动与亚军相遇,渐渐熟络起来,得以加深了解。其实他并非是个寡言的人,只是严格选择谈话对象而已。
外出参加文学活动,晚饭后我俩经常外出散步,一路上无话不谈,包括他曾经受到贪腐上司的挤兑,还有对文坛风气的看法。他的性格有着西北汉子的刚直不阿,甚至疾恶如仇。有时我俩对某件事情看法各异,也能做到开诚布公,并不避讳不同观点。我混迹文坛时日不短,近年所遇到的像亚军这样能够深入交谈的作家,不多。
我认识的作家朋友,彼此和睦相处,大多不谈对方作品,于是呈现君子之交的趋势。我与亚军也是淡若水的君子之交,但是情况有所不同。这两年我恢复中短篇小说写作,偶有作品发表,只要亚军见到拙作必读,然后将阅读感受反馈给我,总要具体谈谈作品的得失,有时还把我的作品推荐给有关选刊,甚至与选刊编辑讨论我的小说。这令我非常感动。因为我没有做到他那样,如此认真阅读朋友新近发表的作品。
从这个方面讲,我与亚军是难以相比的。我必须反思自己缺乏担当的问题,尽管如今文坛已经不大讲究人品,而是讲究品相了。
我平时说话随便,有时喜欢跟同辈作家开玩笑,以相互攻击为乐子。然而对待那些年龄小我许多的作家,我是不开玩笑的,唯恐落得为老不尊的嫌疑。
但是——我与作家温亚军是开玩笑的。尽管他小我十几岁,彼此开起玩笑很是纵情,甚至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这是很好玩的事情。每逢开玩笑反击别人时,亚军语速急促,且不高声,于是他的表达我只能听懂百分之九十,这样就削弱了他的反击力度。
前几年在云南采风,他在酒店大厅遇到江湖术士,对方以面相测得他“刚愎自用”,于是这便成为我多次评价他的依据。
其实,他是个刚而不自用的人。我们彼此开玩笑无论多甚,那都是很放松很惬意的事情。这方面我曾有过历史教训,比如跟有的作家开玩笑,人家突然不高兴了,甚至把玩笑当真,多年对我耿耿于怀,令我难求谅解。
从可以彼此开玩笑这方面讲,温亚军是我难得的朋友,而且属于市场稀缺型的。
就我理解而言,温亚军是个遵循现实主义传统写作的作家。他的作品关注现实生活,不曾改变文学初心。他的小说里有“我”,这是非常重要的。有“我”才有鲜明的爱憎立场与人文情怀,从而绝少温吞水。
亚军是陕西岐山县人,有着一双褐色眼睛,我怀疑他有西域匈奴血统,当然这是不可考证的。
其实也没有考证的必要,温亚军是汉语小说家,这就足够了。我还记得这位汉语小说家告诉我,饮苦荞茶可以降血糖,我已然邮购了两罐,以验证他的言论是真理还是谬误。
关于温亚军,我只能如此远观近瞻,写了这篇浮光掠影的印象记,好在我们还将继续交往下去,让我继续怀疑他有西域匈奴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