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ang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疾病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只采取胺碘酮进行治疗,统计两组的房颤复发概率,对比其左心房内径大小。 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疾病的患者,其房颤复发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疾病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大小较为稳定,而对照组左心房内径有所扩大(P<0.05)。 结论:使用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有非常积极的重大影响力。
  【关键词】 胺碘酮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高血压 阵发性房颤 治疗效果
  在临床上,阵发性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高血压是导致阵发性房颤的重要因素之一[1]。本文研究当中,使用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取得的临床成效是非常可观的,现将详情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和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10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经过临床诊治,均符合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疾病的标准。将这10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占26例、女性患者占24例,年龄40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61.28±5.72)岁,病程时间1年到8年之间、平均时间(4.26±1.08)年。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占27例、女性患者占23例,年龄41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60.95±5.81)岁,病程时间1年到7年之间、平均时间(4.04±1.26)年。对两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疾病患者的性别、患者的年龄、患者的病程时间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没有明显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进行研究对比。
  1.2 方法
  观察组当中,给本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采取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的方式进行治疗。胺碘酮[2]具体使用方法为,在第一周时,按照一天三次,一次使用200mg剂量;在第二周时,按照一天两次,一次使用200mg剂量;在第三周时,按照一天一次,一次使用200mg剂量。本次研究所选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为依那普利[3],使用方法为,按照一天两次,每次使用5mg到10mg剂量。与此同时,根据患者高血压的具体情况,调整依那普利的使用剂量,当患者的血压下降到100/60mmHg以下时,适量减少依那普利的使用剂量;当患者的血压依然在140/90mmHg以上时,给患者再使用利尿剂或氨氯地平进行辅助治疗。
  对照组当中,给本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只采取胺碘酮进行治疗,胺碘酮具体使用方法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实施对应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监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血压情况、肝功能情况、甲状腺功能情况等,记录两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统计患者的房颤复发概率,对比两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大小,以此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研究结束后,两组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疾病的患者中,其房颤复发概率、左心房内径大小等各项观察指标情况的研究数据,均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在确认无误后,录入到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计数资料的表示使用例数(%),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使用均数±标准差(x±s),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疾病的患者之间,在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后,对比治疗效果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两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疾病的患者分别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房颤复发情况、左心房内径大小等各项观察指标的表现均有不同。根据结果显示,观察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疾病的患者中,其房颤复发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疾病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大小较为稳定,而对照组左心房内径有所扩大(P<0.05)。由此可以得出,两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疾病的患者之间,对比不同方式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胺碘酮[4],属于一种Ⅲ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房颤的药物之一,但其最大的缺陷在于,单独使用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时,会对患者左心房内径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左心房内径变大。依那普利[5],是一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服用后,通过机体水解,能够形成依那普利拉,从而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最终达到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效,临床上常用来治疗高血压的患者。在使用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房颤复发概率,且患者的左心房内径不会受到影响。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在采取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进行治疗后,其房颤复发概率仅有18.00%,且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大小没有改变;而对照组只单独使用胺碘酮治疗后,其房颤复发概率高达52.00%,且左心房内径有所扩大(P<0.05)。
  综上所述,使用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有非常积极的重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向上.替米沙坦联用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55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5):67-68.
  [2]陈贺中,曹安涛,陈建武等.稳心颗粒与乙胺碘肤酮联用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52例[C].//全国第四届中医、中西医结合暨非药物疗法防治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高级论坛论文集.2010:32-33.
  [3]宋昆鹏,郭素萍,石海莉等.培哚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8):771-772.
  [4]杨玲.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J].新医学,2012,43(4):243-247.
  [5]李锋,曾高峰.胺碘酮、缬沙坦与波依定合用对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复律后窦律维持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3):327-328.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效果评估。方法:选取134例消化溃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接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药物,对照组患者另外接受奥美拉唑药物,观察组患者接受兰索拉唑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上,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5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5%,观
【摘 要】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应该如何合理的选择分娩方式,才能有效的减轻对母婴产生的不良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180例孕妇,根据具体情况其中有80例孕妇属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行阴道试产,将其与同期非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的80例孕妇进行对比,另外不符合剖宫产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条件的100例与同期首次剖宫产孕妇100例进行对比。结果:在
昆曲的表演形式分文戏和武戏,武戏有折子戏和大戏中的武打部分。精彩的技艺表演惊心动魄,既赏心悦目又振奋人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前辈艺人们传承的硕果,一定要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