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海南物理试题评析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0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卷总分116分,第一卷题型为选择题,第二卷题型有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和选考模块题(选考模块题中可以包含选择、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等答题形式)。
  一、物理试题考查的内容
  1.2011年涉及的考点
  (1)力与运动的关系:试题不仅考查了力的平衡,还考查了学生对力与运动关系认识的深刻性,尤其注重对运动现象与其内在原因之间关系的考查。
  (2)功能关系:用能量大观点解题,是不同于牛顿定律的思维,高考试题注重从功能关系出发,考查能的转化问题,研究运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场与电路的关系:重视对常见电场与磁场的认识,重视场地实例研究:如点电荷的电场力,电场中场强、电势、电势能的关系;重视场中带电体的受力与运动的分析,重视对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动态分析,以及交流电路灯基本特点(如交流电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功率匝数比关系的运算)
  2.试题对应的知识点
  从上表数据中可以看出,2011海南卷的命题重点比较集中与必修2和选修3-1,单独考查必修1的题目较少,但是必修1中的牛顿定律始终贯穿于其他考点中。
  二、试题的能力要求
  1.体现能力首位的特点
  高考试题以物理知识为载体,但却没有一味追求考点分布的均衡性,而是把能力的考查放在了首位,选择最能体现学生能力的命题点。如试题将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电磁感应类问题放在了必考的最后,能体现高考试题对能力的要求。(不过个人认为这道题因为情景陈旧,所以难度稍小了些,对物理成绩中等和较好的同学没有好的区分度,选拔作用不大)
  2.体现了课标理念,重视物理思想方法的考查。新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进行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能力的培养,尤其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2011年高考题试图从最基本的物理学方法角度来考察学生的学科能力,如等效替代法,图像法,估算法,分析法等相对2010年考查的更多。
  三、试卷命题特点
  1.试题结构和内容相对稳定,常考知识点突出
  2.试题更加注重学科能力的考查
  第6题要求对导线框切割磁感应线产生感应电流的图像进行选择,所给磁场的形状略为新鲜,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有一定要求;
  第10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和运动时间问题,题型常规,情景相对比较简单,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公式,再分析情景。
  如题14是一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题,情景上与常规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略有不同,它采用验证2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还使用了光电门,近年高考实验题当中光电门的使用是很多的,上次讨论的新课标卷实验中也有光电门,我们在以后的实验复习当中要特别注意光电门的使用。
  3.Ⅰ级知识点细化,重视理解能力考查,难度不大
  如第7题直接考物理学史,第11题考查变压器基本特点、输出功率、电流电压关系等都是最基本的知识点,整份试题没有个性化试题,即新情境试题没有,给人感觉都似曾相识,考生考后均感觉良好。
  四、试题中不足之处
  1.联系生产生活的试题很少,可以说基本没有,不利于考生建模能力的考查;
  2.新情境试题欠缺,整份试题显得很陈旧;(第5题可以说是物理老师就讲过)
  3.整套试题难度不大、试选拔优秀考生能力下降。
  五、备考建议(重点学习考纲)
  1.加强对基本和重要物理概念及规律(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的物理意义的理解和把握。重物理模型的建立和理解,平时所学的规律都是经过简化以后物理模型所对应的规律,只有找到题目所述的是什么模型,才能用这个模型所对应的物理规律来解决。
  2.要重视实验。实验的过程是不断展现和审视物理事实的过程,也是学生在动手中分析和思考的过程,对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去学会思考和分析物理问题具有直接的帮助,与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相辅相成。针对物理实验,要重点抓住两点:一是原理,二是误差处理。许多学生把实验题当做计算题来做,不研究原理及相对应的实验方法,造成对实验题的恐惧,导致失分较多。
  3.注重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注意题目条件的变化。题目不同的主要因素就是条件不同,审题的关键是将这种条件找出来。
  4.关注图像、图表、考查处理信息能力。用图象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利用图像信息,寻找相关量之间的关系,是求解复杂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考查图像的试题越来越多。
  5.要注重公式书写的规范化,注意在运算过程中习惯用字母。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何走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之路,让班主任成为具有专业理论、专业道德、专业技能的专业工作者,是我国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遇到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分析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内涵,为加强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历史,现状,内涵  中图分类号:G45,G625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是的,教育的"育"应该用生命影响生命。俗话说"文以载道",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了祖国的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在实践中发现,语文学科在渗透生命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地位,生命教育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和谐。  一、 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可能性。  1.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在语
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在其中起着领导作用的幼儿园应将家园合作视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多年的工作中,笔者有意识地侧重
江西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快五年了。作为一名教师,能够再一次亲身经历这样的改革,笔者很是振奋,跃跃欲试,迫切希望自己能在本次改革中收获到更多的教学经历与经验,相信无数的教师都与本人有着相似的感受。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改革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复杂问题,尤其是教材上的变化(比如教学目标、定位、内容、方式与以往教材之间的差异,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差异),使得教师们感觉到难于把握、工作强度增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带着更多的问题,而非更多的答案去生活。"  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更加重视"问"了,这源于一种怀疑精神,一种对于创造型人才的真诚呼唤。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特征是主动地发现、探索、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具有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袁振国教书最近指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阅读前、阅读时、阅读后这三个步骤阐述了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活动。  关键词:质疑问读 逐级析读 综合提升    阅读课是小学高年级英语课的主要课型之一。笔者曾观摩过一些小学高年级的英语阅读课,也与相关教师交流过阅读的授课方法,发现教师中比较普遍的授课思路是:把阅读篇看作教学口语或听力的素材,教师逐词逐句地解释和分析,反复放录音,直到学生能正确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