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健康才是真的好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zanz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歌“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的李白在这个时代有不少知音,在自称“吃货”的人眼里,只要日日有佳肴,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不过,据说吃货也有“剑宗”和“气宗”之分。前者单纯追求以味道取胜,舌尖得到享受就意味着“吃得好”,后者则认为“吃得健康”才是真正的好,养成健康的习惯才能更长久地享受饕餮盛宴。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成为“健康派”,但真要入门,还要看看“吃饭指南”。

饮食是健康的最大杀手


  “诗仙”李白的简历显示,这位以享受美酒佳肴为乐的浪漫分子在人世间逍遥了61年。这个年纪放到现在,不过刚退休而已。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现在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25岁,因此,在理论上,我们比李白有更多的机会享受玉盘珍馐。当然,前提是健康饮食。
  医疗卫生类专业期刊《柳叶刀》上发表的研究发现,日常饮食是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造成全球每年1100万人早亡。比吸烟的危害还大。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所分析了各国日常饮食中各种危险的不良习惯。其中比较突出的危险包括:吃盐过多造成全球每年300万人死亡。食用全谷类食品过少同样导致300万人死亡,吃水果过少导致200万人死亡……此外,坚果类、植物种子、蔬菜、海产品以及纤维等不足,也是造成人们早亡的主要原因。
  心血管疾病是跟饮食有关的最主要死因。癌症和二型糖尿病则是紧随其后的“杀手”。
  研究人员称,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饮食不佳可以导致人的预期寿命减少两年。

  研究人员称,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饮食不佳可以导致人的预期寿命减少两年。

重要的事说三遍


  对中国人来说,主要的不良饮食习惯是吃得太咸,因此重要的事说三遍,要少吃盐,少吃盐,少吃盐。
  按照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所的数据。中国是所有国家中由于食盐量过多导致死亡人数最高的国家。
  其实中国人的盐分摄取并不止是做菜过程中加的那一小勺,其来源比大多数人认为的广泛得多。比如,中国人做菜一般少不了酱油以及其他含盐量较高的调料。
  还有不少人有吃咸菜下饭的偏好,随着加工食品的日益普及,人们从饮食中摄取的盐有增无减。据《柳叶刀》的统计,中国居民每日摄入盐的平均量在8克以上,而该机构认为摄入盐分的最佳标准在3克左右。
  盐可以对心脏和血管产生直接影响,导致心脏衰竭等。在人口排名前20的国家中,中国因为饮食结构问题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位居首位。不过,这并不是说中国人吃得不对,和西方国家比起来。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里,蔬菜和水果的比例更高,而这些食品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评估研究所主任约翰·莫里教授表示,中国人目前的盐摄取水平有点像三四十年前的日本。吃盐过多仍然是今天日本所面临的一大问题。但日本人食盐量已经大幅减少。随着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中国人吃的盐也有希望逐渐减少。研究表明,伴随着盐摄入量的下降,人们的平均血压大幅降低。死于心肌梗死和中风的几率分别下降了40%和42%。
  中国人的食物其实是丰富多彩的。这给人们少吃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毕竟还有酸甜苦辣的美食可以选择。

有没有物美价廉的选择


  怎样才算是吃得健康?
  看起来很简单:多吃水果和蔬菜、坚果类食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同时尽量减少食盐。
  理论上简单明了。但日常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比如,虽然人们早就知道要尽量避免高油高糖的食品,可炸雞薯条快餐店依然生意火爆,超市的货架上到处是买一送一的“不良”食品。造成这种健康困境的一部分原因,在于物美价廉的健康食品选择有限。
  人人都知道吃新鲜蔬菜水果好,可鉴于高昂的流通成本,在一些较贫穷的地区,每天要保证五份水果和蔬菜。大概会占到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按照专家建议,水果的推荐量是每天吃半斤,可在一些气候寒冷的地区,买半斤蔬菜水果的钱可以买好几倍的谷物主食。
  研究显示,在各国人们的膳食中吃得最少的健康食品是坚果和植物种子。现在人们日均食用此类食物3克,而推荐摄入量是21克。既然坚果这么健康,那为什么不多吃点?看看超市里的价格就会得到答案。
  更重要的是观念问题,有人认为这些食品能量高,容易使人发胖,还有人认为它们不是主流食品。就拿瓜子来说,在一些欧洲国家的超市货架上是见不到这个种子类食品的,当地传统观念认为这是给宠物鸟吃的食品。因此在健康饮食的范畴中,小小的移风易俗也很重要。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则是经济实用型的健康饮食,能降低心脏病、中风以及二型糖尿病等疾病风险,而且能帮助将体重、血压和胆固醇控制在较低水平。
  目前全世界大部分人每天的纤维摄入量都少于20克,如果努力将摄入量增加到30克的话,会有更多的好处。研究显示。如果1000人从每天少于15克的低纤维饮食转向近30克的高纤维饮食。这1000人当中将会少发生6起心脏病。
其他文献
2018年3月12日,夜游上海外滩的市民在看导向牌  如何通过夜间经济的升级,来满足城市居民与游客多元的消费需求、改善城市消费环境、培育新兴消费热点?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创产业研究中心旅游研究所所长刘思敏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说:夜间经济的核心是经济行为,在培育夜间经济、升级夜间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同时,政府可以适当引导,通过鼓励性政策推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管理
陈思呈  失眠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世界上有另一种豌豆公主,他们可能肉体非常粗糙,但精神上,每一个神經末梢都可能会因为一颗极为微小的豌豆而保持清醒,他们是精神上的豌豆公主。  很多失眠的人都会得到类似劝告:“你别想那么多。”失眠的人也常常会有这样的辩解:“我真的没想什么,但就是睡不着。”这样的对话我常常听到。  也许,这些失眠的人没有意识到,那个让我们失眠的东西,是被层层叠叠无数层棉被似的脑回路盖起
2018年7月26日,河南平顶山绿馨花苑项目工地,两栋烂尾安置楼矗立在这里  河南平顶山煤矿机械厂退休职工靳武成怎么也没想到。充满喜悦与期待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竟然烂尾,从拆迁至今已过去7年。年迈的他无家可归。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河南平顶山一惠民安置小区在未取得相关手续的情况下,于2011年以“旧城改造”的名义开工建设,目前两栋安置楼主体完工但“五证”皆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后项目停滞。2015年该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掘墓人很可能是无休无止的家务活。有了家庭后,人们很难再像谈恋爱时那么轻松愉快地放飞自我,工作再忙,回到家里,也有很多活儿要干。一些夫妻会因为做饭、洗碗、扫地等家务活争吵不休,并因此埋葬了浪漫的生活日常。  如何才能将幸福生活从家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呢?主动分担、找家政服务甚至提高自动化程度等。都是解决之匙。分担是家务的正确打开方式  不患寡而患不均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
一年将尽,尤如一日将暮,人对时间的感觉尤为尖锐。  我们身边的中年人,大致有着几种对时间的态度。一种是想干的事太多,而自己的时间太少。一种是万事皆提不起劲儿,觉得人生不外如此,只能被生活责任推动着茫然前行。还有一种目标虽然明确,也知道努力,但压力过大,对时间的焦虑感过强,以至于虽然已经过上了中产阶级的生活,但幸福指数仍有待提高。  中年人对时间的感受何以如此刻骨?归根到底,我们对时间的焦虑,也就是
“网络水军”常常充当“捧人推手”和“网络打手”两个角色,将时下的新闻热点和网民情绪结合起来,通过“借势”和“造势”达到营销目的  2017年5月以来,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网络水军”全国集群战役,已破获“网络水军”违法犯罪案件40余起,涉案总金额上亿元,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查获并关停涉嫌非法炒作的网络账号5000余个,关闭违法违规网站上万个,涉及网上恶意炒作信息数千万条。  经
漳州公安民警赵振林(右)接警后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林善传/ 摄)  在福建漳州,“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的说法深入人心,口口相传。  成立29年来,“漳州110”始终坚守为民初心,服务人民与打击犯罪并重,赢得了群众信赖,被誉为“人民的保护神”。“漳州110”的底色  从建队之初承诺“全天候接受群众报警求助,有危难均可拨打110”,到打造现代警务机制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人
“临安二月天气暄。满城靓妆春服妍。花簇旗亭锦围巷,佛游人嬉车马阗。”明朝诗人杨慎的这首《临安春社行》,写的不是杭州,而是西南边陲的一个古城——建水。细微之处皆文化  建水的“古”和其他古城不太一样。被称为古城的地方不少,那些地方有古时的建筑或痕迹,如城楼、庙宇、小桥等,像是在橱窗中展示的“古”。建水的“古”,是留存并延续在生活中的,在这里,传统的生活方式没有丢失。  走在古城的街道上,挑着扁担卖水
重庆北碚缙云山泉水豆花  重庆人最喜欢的美食中,火锅、小面闻名全国,豆花却局促一地,一直走不出去。  豆花的全名叫豆腐花,属于豆浆变成豆腐之前的中间产品。豆花,再嫩一点叫豆腐脑,在乡下,用筲箕慢慢把豆花压实,就变成了豆腐。  在川渝两地,关于豆花,最早的文字记录出自富顺人刘光第。刘是“戊戌六君子”之一,他在回忆母亲的《先妣事略》一文中写道:“每用两三钱买豆花,举家朝夕食为常。”在“纪怀”诗中,刘光
地铁行驶在我国首条跨首市地铁线路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延伸工程花桥段上  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推动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要求下,长三角一体化加速发展,未来应该怎么走?  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  对于长三角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刘志彪认为,一体化不是统一化,更不是合并化。未来,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就是不断克服和消除影响区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