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味道”写作指导及佳作示例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d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拟金题】
  味道是什么?是唇齿间残留的一缕暗香,是言行中凝聚的一丝真情,是品读后悟得的一点哲思……
  请以“味道”为题,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写一篇文章。
  【思路导引】
  一、审题。材料中的关键词“味道”比较抽象,破题的关键在于其后给出的三条信息,分别是“唇齿间残留的一缕暗香”“言行中凝聚的一丝真情”“品读后悟得的一点哲思”,这三条信息为我们点明了出题者的意图:细致地观察生活,记录自己和“味道”相关的生活经历,体悟成长,感受真情。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成长绝非生理层面的成长,而应当是心理上的成熟,心智的健全,对身边事物的深入思考。同学们需要把这一点清晰地呈现在自己的作文当中,可以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技法来谋篇布局,借助线索物件来承载情感,体现成长。
  二、素材。和“味道”相关的故事素材并不难寻,比如:
  “唇齿间”——某种美食带来的愉悦享受,如苦瓜的味道让“我”懂得忆苦思甜,枇杷的香味引发了“我”对亲人的思念,腊八粥的味道让“我”想要回报母亲。
  “言行中”——在某次与他人的交谈中,感受到了其儒雅博学的气息,由此触动自己要改变现状,变成更成熟懂事的人。
  “品读后”——在历史文化或书香墨卷当中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因此,美食、花香、书香、墨香、老家具散发出淡淡的木香……所有的味道都可以作为行文的线索。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素材最终要对应到某个人或者某个物件上去唤起记忆。
  三、结构。这一类作文运用“以小见大,物微情浓”的写作模式进行创作是非常合适的,可用一个具体的线索物件来串联情节,承载情感,体现成长。在行文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对于“味道”这一线索进行具体描写,增强文章叙事结构的紧密性,让自己的情感表达更透彻。
  【佳作示例一】
  白菜的味道
  ◎杨雪健
  无论春夏秋冬,贫富贵贱,人们的餐桌上总会摆着一道菜——白菜。它从新年的钟声中踏雪而来,走过酷暑金秋,又回到冬雪中迎接新年的钟声。可它在我家的寓意却不同。
  因为白菜的味道有外婆的印记。
  韶华易逝,人亦然。外婆从病床走向了相框,做白菜的手艺传到了妈妈几姐妹的手中。现在吃白菜时,家里人有时吃着吃着会哑然失声,缓缓地擦擦眼角才再次举箸。每逢佳节,吃起白菜,总是会忆起外婆的音容笑貌,不禁潸然泪下。
  陶庵说:“越中清馋,无过余者,喜啖方物。”大鱼大肉,玉盘珍馐自可传情达意,可其实一盘白菜也许在清淡中,更能传达温暖与思念。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命运是如此残忍,连共品一盘白菜的机会都被无情剥夺。孩童想成为火,照亮外婆的双眼;想成为水,滋润外婆的双手;想成为风,陪伴在外婆的身边,可命运却把外婆变作一个小土堆,把她与我们之间无声地放下一个永远的距离。
  时光的风吹向远方,亲切的呼唤清晰依然。行过岁月,千山万水,思尽年华,一腔留恋。
  我夹起一片白菜,味道清香,愿我的外婆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欢愉。
  外婆做的白菜单纯而不单调,清淡而不乏味。每次餐桌上第一个上的菜便是白菜。青花边纹的瓷盘中拢着一份白菜,一端上桌,桌边看书、玩手机的人們纷纷放下手中的事,被这白菜的清香所吸引,眼神都汇到这碟菜中来。夹起一片白菜,白与浅绿的自然搭配便勾起了我的食欲。牙齿轻咬一下,汁液与清香就调皮地在我的口腔中荡起涟漪。一股欢快的温暖从我口中出发,迅速地传遍全身,使人落入欢愉的海洋。往后的咀嚼吞咽,举箸夹食之类,不待大脑发号施令,口腔与手便自作主张了。不知不觉间白菜盘中空空如也,人的唇边齿间还残留着清香。就像外婆的爱,在拥有时是那么的沁人心脾,失去后依然留在心间。
  曾几何时,我们一家人驱车赶往外婆家,只要赶上饭点,餐桌上总会端出一盘精致的白菜。那味道伴着我从幼年走向少年,而清香不改。
  而如今,外婆已不在,有时候,吃着吃着白菜,猛然间又流走了几个清秋。
  【佳作示例二】
  鸡汤的味道
  ◎王绩然
  鸡汤里,有属于外婆的独特味道。
  老母鸡宰杀,洗净,褪毛,放入锅中。滚烫的开水升华着鸡的肉体,刺激着它放出更多香气。汤渐渐变成金黄色,散发着大地的味道。此时撒上葱花,缀上几片翡翠般的香菜,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文火慢煲。
  那香气,悠厚绵长,在火不紧不慢的考验下,缓缓释放。那汤,淡然中正,饱含着大地的滋味,安然地准备着味道的升华。终于熬好了,鸡汤出锅了。端上来时,氲氤的香气令人垂涎三尺。舀一勺,细品那汤,只觉得它的味道醇厚、绵长、清淡、安然。
  这味道,恰似外婆的内心,朴实、清淡、安然。
  小时候的我有一部完整且长的病史:麻疹、心肌炎、猩红热……正因为我体虚多病,外婆便隔三岔五地给我熬鸡汤。虽然每周喝,但我只要一见鸡汤就立马兴奋地冲过去,舀起一大碗汤,咕嘟咕嘟地大口猛灌。外婆便在一旁笑盈盈地看着我。那汤,滑过喉咙,湿润着我的食道,又顺着食道奔入胃肠,让我的体内充满温暖。这温暖,中正平和,滋补气血,清淡安然。这份温暖,亦随我走了十二年,直到我上了中学。
  逝者如斯。如今,外婆的双手,已是沟壑纵横,两鬓也染上了细密的银丝。可那份味道,以及它所带来的温暖,从未改变。
  熬一锅鸡汤,闲坐对饮,细品人生。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哪怕洪水滔天,我心安然,哪里都是桃花源;纵然暗夜无边,我心光明,哪里都是水云间。细品鸡汤,品出一份安然,如外婆的内心。在我得病时,她对我说:“做人,心态很重要。心态怎样,世界就怎样。心是身上的灯,可以照亮你的世界。”外婆虽只读了小学,但她对人生的体悟,深深影响了我。
  有时,我会坐在江边,看那暗流涌动。远处那座桥,依然横跨江中。任凭风浪吹打,自是岿然不动。我们的内心又何尝不是那座桥呢?若是心中有阳光,哪怕外面暴风骤雨,内心也会一片平静。若是心中有阳光,人生自然会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舀一勺鸡汤,愿那味道安然,愿那颗心不变。
其他文献
【中考真题】  题目:有一种甜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2)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文题解读】  作文题目看似简单,实则远非如此——只是打眼一看的简单。考试毕竟是选拔性的比赛,考察的就是选材、构思乃至立意。越看似简单的题目,越要表现出写作者的独特体验,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题目中心词“甜”,是比喻一种感觉,那种让你感受到“关爱”“快乐”“幸福”“温馨”“奋进
牛津学院的威廉教授桃李满天下,教学方式以奇特新颖著称。这学期开学后,他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要把每周日市场上的牛肉价格报给他。  每个学生都觉得这项作业很轻松,第一第二个星期,威廉教授收到了全班所有学生报来的价格,威廉教授没有表扬学生。  到了第三个星期,已经有个别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这项作业了,威廉教授没有批评這些学生。到了第十个星期,只有一半的学生报来牛肉的价格,威廉教授没有表扬这一半的学
在我一生中,还从来未像2020年最后一天,那样期盼新年到来,即使是小时候也未曾这样。天刚暗下来,就已经在心里放二踢脚了——快过去吧,2020年,让我们就此永别吧。  夜晚降临,我发现许多人也这么期盼着。  这一年,我们被病毒施以魔法,粘在原地不得移动。  这一年,许多人生病了,许多人因此去世了,许多人无法正常工作,许多人不能探望年迈的父母,大多数人停止了习以为常的旅游休假,大多数人的年度计划被迫打
2019年10月17日,著名汉学家、瑞典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先生不幸与世长辞,终年95岁。  很多人对马悦然先生的认知,停留在“精通中文”“曾力挺莫言”上,但他更是中国文学走上世界舞台的推动者。他燃起了灯,让国外更多人看到了中国文学的样貌。  和许多半路出家的欧美汉学家不同,从1946年,时年22岁的马悦然先生就师从著名的汉学家、古汉语音韵和汉文献训诂学家高本汉教授,开始学习汉语。
“烟笼寒水月笼沙,不止东湖与樱花;凤爪藕带热干面,米酒香菇小龙虾;买它买它就买它!热干面和小龙虾!”“荆楚文化让人赞叹,但不吃热干面让人遗憾。”前不久,在为湖北滞销商品带货的公益直播中,朱广权出口成章的口才让网友赞叹不已,就连搭档李佳琦都甘拜下风,直呼他是自己直播路上的危机。  当然,这不是朱广权第一次圈粉了。多年的新闻从业经验使朱广权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开阔新颖的视角,在嬉笑怒骂间就能完成价值观引
不知你曾否看见过我?  想必是见过吧。  或许是清晨邻里的一声问候,或许是路边小贩的一个微笑,也可能是心灰意冷时朋友一条温暖的短信,使你遇见了我,进而发现,我无处不在。  我的确无处不在。  在家中,我是父母对孩子的细细叮咛与无微不至的照料,亦是孩子对长辈的体贴关心和无尽感恩。我是那一顿顿美餐、一件件新衣,也是那一杯杯热茶、一句句暖心的话语——我是浓浓的亲情。  在学校,我是同学之间的团结与友爱、
博鳌亚洲论坛2021 年年会于4月18 日至21 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合奏‘一带一路’强音”。年会以线下会议为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本届年会是疫情形势下一次特殊的年会,也是今年世界上首个以线下会议为主的大型国际会议,又恰逢论坛20 周年,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博鳌。论坛自成立以来,在凝聚亚洲共识、促进各方合作、推进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做出了
温暖就像寒冬里的一束暖阳,在严寒中增添了一份美好;如辽阔的海面上出现了一艘小船,在绝望中带来一份希望;如黑暗中一个可靠的肩膀,在孤独时给了一份陪伴。  洗头  寒冬里的一束阳光洒在阳台上,我端来了水盆,准备来个“阳光沐”。妈妈微笑着走来,眯着眼问:“需要帮忙吗?”妈妈轻轻地将我的头放向水中,我感觉到妈妈的手指插入我的头发,慢慢地梳理着我那凌乱的发丝。阳光把妈妈的身影投在地面上,她微躬着身子,双手一
2021年2月27日,吴孟达在香港去世,享年70岁。  吴孟达1951年在内地出生,家境贫困的他很早就表现出了演戏的天赋。1971年,移居香港的吴孟达靠亲戚牵线搭桥,进入了“无线”演艺培训班。当时,吴孟达的演艺学习成绩一直是前5名。两年后,从演艺培训班毕业后,吴孟达成为了“无线”的签约艺人。实际上,长相并不英俊潇洒、演技还谈不上娴熟自如的吴孟达,签约的待遇在当时是最低下的,充其量也就是跑跑龙套,扛
暑假同母亲回到了乡下的老家。还没看到我家的房子,就先看到了我家的田,田间那个顶着草帽、皮肤黝黑的人,便是我的父亲。望着那熟悉的背影,我的思绪不由地飘到了一年前……  父亲在家务农,而母亲跟随我到了县城。我上学,她便在家里做着小工,日子过得不算苦,却苦了乡下的父亲。父亲不是文化人,只能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母亲不止一次将他提起:“别跟你爸爸一样,费力不得好,你要好好读书,读书是你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