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诊断流程在肺结核患者发现中的应用情况

来源 :中国防痨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548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吉林省实施“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合作项目”第三期(简称“中盖项目三期”)后,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诊断流程对肺结核患者发现的实施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中盖项目三期实施后,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诊断流程对2019年吉林省所有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登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情况的检测结果.结果 55983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经分子生物学检测流程,共检出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278例(18.36%),其中,涂阳3895例、涂阴6383例;接受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比例为98.35%(8885/9034),检出率为54.25%(4820/8885);其中,涂阴患者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比例和检出率分别为97.67%(6234/6383)和35.15%(2191/6234);培养阳性13例;共计检出病原学阳性患者6099例,阳性率为59.34%(6099/10278),且全部接受分子生物学快速耐药检测.病原学阳性患者中,利福平耐药和耐多药检出率分别为17.02%(1038/6099)和6.48%(395/6099);其中,初、复治患者的利福平耐药检出率分别为11.37%(594/5222)和50.63%(444/877),耐多药检出率分别为4.00%(209/5222)和21.21%(186/877).结论 吉林省中盖项目三期全面推广含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新诊断流程,显著提高了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阳性检出率和利福平耐药患者的发现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复治涂阳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住院的287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并发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组)169例,未并发糖尿病患者(未并发糖尿病组)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咯血、发热、复治次数、有无自行停药、病灶累及肺野、肺部空洞等信息,采用微孔板法分析患者的耐药情况.结果 与未并发糖尿病组相比,并发糖尿病组男性患者占比较多[88.8%(150/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干预措施对广东省惠州市结核病防控工作的影响.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东省惠州市2019年1-6月和2020年1-6月初诊肺结核患者登记信息、肺结核患者耐药筛查和治疗转归信息.通过惠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报表,获取结核病患者督导访视和规则服药情况.根据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实际状况,设定2020年16月为疫情期,设定2019年16月为基线期,比较疫情期间和基线期间惠州市肺结核患者发现、随访检查、服药管理
目的 评价不同主动筛查策略对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效果.方法 2019年12月,以居委会(村)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连江口镇11个居委会(村)抽取2个单位作为研究现场,对研究现场≥5岁的2800名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并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结核感染筛查[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和胸部数字影像(DR)摄片检查,对上述检查任一阳性者的痰液标本开展痰涂片、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检查.以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通过敏感度、特异度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不同筛查
目的 探索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肺结核与2型糖尿病共病(pulmonary tuberculosis-type 2 diabetes mellitus,PTB-T2DM)伴营养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8年1月5日开始按随机数字表将湖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PTB-T2DM伴营养不良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至2020年12月15日观察组75例,平均年龄(60.8±8.6)岁;对照组72例,平均年龄(57.9±10.6)岁.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抗结核治疗、降糖和低GI型肠内营养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
目的 了解125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PZA)的耐药水平和pncA基因的突变特征,为PZA耐药的快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0-2019年福建省9个耐药监测点的125株耐多药菌株,采用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进行PZA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通过PCR扩增pncA目的 基因,分析耐多药菌株对PZA的耐药性及pncA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50株耐多药菌株对PZA耐药,PZA耐药率为40.0% (50/125).男性患者PZA耐药率为39.0% (3
目的掌握《西安市控制吸烟管理办法》实施前后西安市卫生健康系统控烟措施及吸烟情况的变化趋势,为下一步控烟规章升级为地方性法规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走访、蹲点观察和隐蔽拍摄的方式对西安市121家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连续进行暗访。结果立法后卫生健康系统暗访综合评分(63.64±11.63)较立法前(59.88±15.55)有显著提升(P<0.05),无烟环境建设日趋完善,违规吸烟情况有所下降。结论《办法》出台后成效初显,西安市卫生健康系统控烟工作持续提升。建议政府加大控烟经费投入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