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年来韩国《史记》研究综述(1971—2010)

来源 :唐都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seltri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是中国史学中一部继往开来的不朽巨著,作者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汉代以后一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司马迁修《史记》,不仅尊重历史事实,秉笔直书,而且还注意语言文字的锤炼,文句优美。他将叙事、抒情、说理的不同文体有机地综合起来,达到思想上、艺术上的高度统一,为后代文史创作提供了范例。《史记》不仅是中国纪传体史书的开创者,而且对后世的散文、小说、戏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早已流传至国外,在汉文化圈国家中亦有不小的影响。其中,《史记》传入韩国,特别受到韩国知识界人士的关心和推崇,为韩国学术界所重视。到了196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韩国整个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时期,不仅国家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术文化事业也步入正轨,同时韩国学术界对中国学术文化的关心及研究也重新得到了高度重视。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韩国学者对《史记》的翻译和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在传播、普及和通俗化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除简述《史记》在韩国的流传背景外,还分别论述自1971年至2010年近四十年来《史记》在当代韩国的翻译介绍与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成果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空缺作一番客观的评价。
其他文献
《唐都学刊》已经走过了30年的办刊历程。作为一个曾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工作过40年的老学术期刊人,在我的心目中,《唐都学刊》是在众多兄弟期刊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也是
廉政是政治与行政关系的价值取向,是自古以来为人们所孜孜探求的政治伦理话题。中华民族历史上积淀了丰厚的廉政价值资源。在实现"中国梦"的当下主题中,如何将沉淀在中华民族历
著名文人张华,由于卷入晋初司马攸与司马衷争嗣产生的朋党之争,被排挤外贬三年,回京后又任闲职五年.在对张华作品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详细考察张华的贬后心态,可知《博陵王
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素质的过程或活动,它需要体现有机性与整全性文化精神并内在地蕴涵着文化精神的价值维度,文化精神是指注重自身价值和自由意志,关注人的意义世界和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