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路越走越远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需萎靡的现状短期难以改变,未来经济进一步复苏,政策重点仍是加大投资
  
  《财经》记者 霍侃 王晶
  
  以“4万亿”投资为先导,高速货币投放为后盾,中国经济在2009年上半年一路高歌猛进,全球瞩目。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一往无前地上涨,更让人认为,金融危机已在昨日。
  
  自2008年11月中央政府高调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来,中国经济正式进入“以投资补外需”的轨道。这一危机时期的无奈之举,更多的只为应对时艰,至于何时可以渡过难关、此后政策如何调整,既难预见,更无从计划。刺激政策现已收到预期之外的效果,但各种担心——诸如产能过剩、增长可持续性、通货膨胀预期等——也已不期而至。
  
  乐观与疑虑这两种情绪的对立也在与日俱增。中国经济在上半年加快复苏固然可喜,但下一步的增长靠什么来维持,依然和半年前一样,没有明确的答案。
  
  投资单引擎
  
  今年前五个月,热火朝天的投资几乎是中国经济惟一的关键词。
  
  “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首先刺激的是各级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带动相关投资猛增。今年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维持去年11月以来的高速增长之势,同比增长38.6%。如果以同期下降7.2%的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为价格参数,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真实增速高达45.8%,为1998年1月以来的单月最高。
  
  受惠于政府投资的溢出效应,民间投资逐渐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港澳台和外资企业投资也重现正增长。5月,内资非国有企业投资同比增长40.6%;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扭转了4月的负增长,同比增长5.3%。
  
  1月至5月,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10.9%,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1.2个百分点;非金属和电力热力行业投资增幅,同比分别增加11.0个百分点和16.1个百分点。
  
  “4万亿”明显地带动了相关的行业投资。随着项目的进行,为大型基建项目和大型国有企业提供原材料和辅助配件的私营部门开始受到拉动。为大型基建项目配套的主要产业,除了钢铁,水泥、玻璃、陶瓷、机器设备、纺织和机电的投资增幅都从3月起开始回升。诸多迹象表明,民間资本紧张的局面也已经得到缓解。
  
  工业生产随之逐月提速。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比4月增速加快了1.6个百分点。
  
  不过,这些仍基本属于“4万亿”拉动的相关增长,国民经济更宽广的领域何时能够跟进,目前并不乐观。
  
  好消息是,国内的消费需求仍然稳健。前五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15%,各月消费增长相对平稳。其中,汽车以及由房地产销售带动的家具消费,二者的增速明显超过其他消费品零售额增速。5月,汽车消费增长23.8%,增幅比4月增加5.3个百分点;家具消费增长33.3%,增幅比4月增加10.5个百分点。
  
  不过,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今年以来汽车消费的持续好转主要是受到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下调的刺激,“这样高的速度恐怕很难持续”。
  
  更大的忧患在于,中国长期倚重的外部需求依然低迷,甚至还呈恶化之势。5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5.9%,降幅较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同比下降26.4%,增速创下有月度统计数字以来的新低;进口同比下降25.2%,降幅较4月扩大2.2个百分点。
  由于5月外需跌幅加深,最终消费需求(包括国内消费和出口)的净增长仍然为负。如果考虑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包括的销售给企业、事业、行政单位的零售额,以及属于投资的居民建房支出,政府与居民实际消费增长远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最终消费需求的萎缩可能比已经看到的数字更严重。
  
  5月中下旬,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47%的城镇居民在安排支出时选择“更多地储蓄”,比上季提高9.5个百分点,升至历史最高;仅有15.1%的城镇居民选择“更多地消费”,比上季下降14.6个百分点,降至历史最低。两个数据一升一降,表明城镇居民消费更加谨慎。
  
  通胀阴影
  
  当前的经济复苏并非没有代价。事实上,通货膨胀的风险,已经若隐若现。
  
  5月,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双双负增长,却丝毫不影响人们对通胀前景的预期。CPI显出企稳迹象,降幅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至1.4%;PPI跌幅继续加深,降幅较4月扩大0.6个百分点至7.2%,创1996年以来新低。
  
  央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称,当前需要担心的绝不是通缩,而是通胀。事实上,许多人都担心通胀在不远处招手。从4月初开始,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跃升,已经传达了明确的市场信号,投资者的通胀预期颇为强烈。
  
  国际市场大幅反弹的大宗商品价格,更加强了这种预期。WTI(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从2008年12月23日的30美元左右的底部一路上涨,到目前已经翻番,仅5月增幅即超过30%。路透-杰弗里斯CRB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在今年3月18日左右触底之后,目前涨幅已经超过21%。
  
  国内的物价也已呈现明显的逐月回升态势。国家统计局称,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学纤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主要产品的价格,已连续三个月环比上涨;粮食价格已经连续五个月上涨,1月至5月环比分别上涨0.2%、1.0%、1.5%、0.4%、0.8%。
  
  当前CPI和PPI同比增幅持续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去年同期的基数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价格上涨的趋势。渣打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王志浩即认为,中国已不再是通缩。
  
  强烈的通胀预期,更深层次源于对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担忧。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带动全球货币政策同步放松。
  
  今年前五个月、特别是一季度,中国的银行信贷呈爆炸性增长。1月至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3.72万亿元。如果新增贷款规模维持在目前每月5000亿元至6000亿元的水平,全年新增贷款很可能突破9万亿元。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目前中国的货币条件达到历史最宽松水平,广义货币(M2)与名义GDP之差也创出历史最高。
  
  截至5月底,中国M2增长25.74%,增幅比上月低0.21个百分点,有高位企稳的迹象;人民币贷款增速30.6%,1998年以来首次突破30%。
  
  不过,《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认为,尽管目前市场对通胀的预期升高,今年出现大规模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依然不大。CPI触底之后会不会大幅拉升,还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因为,信贷资金有多大比例流入实体经济仍难判断。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在物价继续负增长、未形成企稳局面之前,还不必担心通胀方面的问题。货币增多能否转化为实体经济的通胀,还要看最终需求是否回升。
  
  即便短期内没有大规模通胀的压力,过多的流动性已经大幅度增加了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事实上,现在这个压力已经很明显。后续的货币政策可谓如履薄冰。如何在前瞻性地应对通胀预期的同时,又不致打击经济脆弱的回暖,是对宏观决策者极为重大的考验。
  
  投资仍是重头戏
  
  投资快速增长和强烈的通胀预期,引发了人们对于下半年政策收紧的担忧。但目前看来,这一担忧可能略嫌早。在6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温家宝已经明确,“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当前的经济态势近期将会持续。
  
  哈继铭进一步分析,在确定经济增长达到8%之前,政策不会发生大调整。如果收缩市场流动性或减少政府投资规模,将会引起市场预期急速转变,打击人们信心,对内需的复苏形成负面作用,并减弱政府前期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效果。
  
  下半年,出口大幅反弹难以指望,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倚重投资和消费带来的国内需求。
  
  投资方面,超常增长的政府投资不可能长期持续。截至5月31日,2009年“4万亿”投资中9080亿元中央投资的60%已经下发。中金公司估计,照此速度,三季度末“4万亿”相关的中央投资就将全部下达。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王小广告诉《财经》记者,到四季度,投资方面的政策效应会递减,经济增长在三季度达到顶峰后,四季度可能会有所回落。
  
  那么,下半年刺激政策有可能继续加码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在财政刺激方面,中国曾在1998年、1999年和2000年连续三年在下半年调整预算增发国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告诉《财经》记者,若经济没有进一步恶化就不需要增发国债,“4万亿”刺激计划还在落实投资项目,“现在看不出要出新招”的迹象;即使为了防止出现W型复苏中的第二波下滑,“那也至少到年底再说”,下半年的财政政策的重心应该是落实好已有的政策,而不是忙着出新招。
  
  哈继铭则担心,如果政府继续加大刺激力度,市场将对财政政策中长期的可持续性产生疑虑。
  
  贾康则认为,如果二季度末主要指标的情况不如人意,则有必要启动预案,给已实施的扩张性政策加码。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这个决心最迟不应晚于6月末下定,那时有关部门应该已经能估计出二季度和上半年主要指标的大致模样;否则就要等待三季度数据,那时再下决心就嫌晚了。增发国债是政策储备预案中可动用的手段之一。贾康称,如有必要,需动用的手段不一定是单一的增发国债。
  
  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民间投资替代政府投资。5月,非国有企业投资略显回暖,增速达到危机之前的水平。
  
  但沈明高认为,目前民间投资增长主要不是市场最终需求改善的结果,而是政策溢出效应和对未来经济与市场的预期驱动的,“其回暖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今年1月至5月,民间投资占比约七成的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长6.8%,增幅比上个月扩大1.9个百分点。王小广认为,房地产投资不是特别强劲,还处于调整阶段。但高善文认为,由于前五个月房地产销售好于预期,一定程度上促使房地产商加大投资,他预计,房地产投资下半年可能逐步全面恢复。
  
  为了促进民间投资,政府也煞费苦心。最近,山东省出台了《关于促进和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放宽准入,允许民间投资进入垄断行业、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6月1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09年全国投资工作研讨班”上,重点探讨了尽快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的问题。
  
  王小广认为,这类政策有助于为未来长期的结构调整做准备,却很难在短期内拉升民间投资的意愿;民间投资的回升还是要有赖于强劲需求的出现,否则,民间投资过快反而带来产能过剩。
  
  但目前看来,最终需求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板”。王小广担心,下半年消费需求增长可能会放慢,因为下半年就业压力很可能更大;而且,消费的调整有滞后性,一般是GDP先调整,然后消费才调整,目前实际消费增速几乎没有调整,“恐怕下半年或者到明年會有调整”。
  
  王小广认为,消费这篇大文章一定要“破题”。但是,从政府“可能会做什么”的角度考虑,沈明高认为,刺激国内消费的政策真正出台仍需时间。■
  
  
其他文献
jQuery封装了我们开发过程中的一些常用的功能,方便我们来调用,提高了我们的开发效率。
在进行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时,为了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运用趣味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便可开展拼音游戏,将拼音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积极学习拼音,逐渐对拼音感兴趣,有
痛经是一种严重困扰广大女性的疾病,给其工作、生活、学习带来极大不便.我院应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文通过对84例白癜风的临床分析,认为在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中,除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外,脾胃学说亦占有重要地位。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第3腰椎横突部位明显压痛为特点的慢性腰痛,亦称腰3横突周围炎或腰3横突滑囊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对60例患者采用第3腰椎横突周围封闭配合手法治疗并
世界食品价格上涨缘于农产品洪求变化,没有短期解决之道
1989年6月~1996年6月共收治睑缘炎患者62 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睑缘炎患者62 例(105只眼),其中男11 例(15只眼),女51 例(90只眼).年龄6 岁~81 岁.病程3 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