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粘帚霉F051产几丁质酶条件优化及其对三种病原菌的作用

来源 :四川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x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研究了碳源、氮源、温度、起始pH值、培养基装量和接种量等因素对绿粘帚霉(Gliocladium virens)F051产几丁质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酵母粉最好,并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发酵条件。优化后的产酶条件为:温度为28℃,pH值7,瓶装量为100 ml,每100 ml接种1 ml孢悬液,且碳源和氮源的量分别为1.5%和0.2%。从时间对菌丝生长和几丁质酶活的影响来看,培养第4天酶活便达到最高。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几丁质对病原菌细胞壁的作用,结果显示,该几丁质酶粗酶液对3种病原真菌细
其他文献
本文对江油市的森林鼠害进行了4种应用性防治方法试验,即:化学毒饵法、人工抚育法、生物防治法和器械防治法。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化学毒饵法优于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法优于器械
布拖县林业局技术推广站自2006年起开始探索、实验、示范插条造林。该项技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本文从技术原理和特点入手进行分析,并总结了杨树插条造林技术的关键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我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国家为了加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每隔一定的时间就要组织开展一次野生动物资源综合调查
根据香椿林分生长情况、林分密度、林分蓄积量、生产力及所处立地条件等,选取8个有代表性的样地,在标准地调查、树干解析的基础上研究香椿人工林,初步划分出了四川盆地香椿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