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整合者如何看待新技术

来源 :商业价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ji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9日,在ITValue千亿俱乐部理事会员、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信息部副主任曹国钧的邀请下,千亿俱乐部数十位CIO与行业特邀专家共聚武汉,一起探讨“新技术与产业链整合”的话题。
  与会CIO大多来自中国规模过千亿的企业,企业总规模超过11000亿元,约占中国GDP的2%。他们大多在各自的行业扮演着产业整合者的角色。在这些产业整合者眼中,信息技术如何为整合服务,现在流行的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又可以被如何应用到产业整合中?
  基于与参会者讨论内容保密的协定,ITValue与《商业价值》仅将各位CIO讨论的部分结论性内容在此做个总结。

  1.今天大家热议的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技术等,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所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一定要跟原有产业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打交道,这个基础没建的话,所有的技术都是空中楼阁。
  2.在产业链整合过程中,最难跨越的问题是企业文化,在不同的企业体系里,信息系统虽然很难去渗透,但其中蕴含的体系化的能力,使信息系统可以成为一个整合的载体。信息系统复制的阻力来自业务和技术等诸方面。
  3.整合的关键在于业务流程的集成,而不在于系统的集成。因为业务部门不关心系统,只关心自己的流程是否顺畅。要认清合资公司的领导、业务部门才是整合的主体,做IT规划时,一定要与业务部门取得共识,随业务需求调整适应。
  4.产业整合的关键在于业务流程的整合和数据标准化的工作,这是整个整合的实现路径,需要与业务部门共同建立团队和机制来完成。主数据标准做好并能推广到整合相关方,这是进行产业链整合最重要的部分,相对而言,系统、组织的整合没那么重要。
  5.从业务的角度来提供整合的工具,抓住业务主要需求和整合关键要素,其它部分都可以妥协。另外,整合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在规划管理上就与业务部门取得共识,系统的目标、发展思路都要与业务部门花时间来讨论沟通。业务上达成共识,再来改系统。
  6.对整体实施有一个统一规划,形成标准模板,在系统落地的时候,设置标准模板来固化核心流程,并允许不同业务部门根据模板做适用性调整,保证标准化的系统可以适应被整合方的本地需求,这保证了整合思路的落地。
  7.利用行业协会的力量来推行产业链整合,建立相应的技术平台作为服务提供给相关产业伙伴应用,形成对它的业务的支撑,建立供应链上的信任关系,这样逐步将标准渗透至整个产业链中。
  8.标准一旦形成,信息技术在产业整合中就能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标准化要推行得好,必须要让标准上升为行业的一种共识,行业标准比国家标准管用。另外,企业在推行行业标准时,不能仅关注自身利益,还要建立社会责任感,推动行业自律的氛围。
其他文献
关键时刻:2005年,江西某女士因使用了SK-II产品后出现皮肤瘙痒和部分灼烧,便以虚假广告的名义状告宝洁公司,后续引发了其他消费者相似投诉。“铬钕”事件最终以国家质监总局和卫生部联合声明进行定性,确定SK-II产品含有的违禁成分是原料代入所致而非主观添加,但工商局勒令各大商场将SK-II撤出柜台。  关键抉择:在“铬钕”事件之后,SK-II在中国大陆的专柜一度削减为3个。消费者的内心芥蒂却成为S
“预测行业”的声誉并不太好,那些名气很大的专家和分析师,看上去很高的预测正确成果,也多是数据剪裁加工的结果。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不敢忽视天气预报机构、地震台等机构发布的警示信息,就算这种警示信息落空了若干次,但人们仍然承担不起因为忽略某一次“偶然”说对的警示信息而带来的沉重代价。  这就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不管是专家,还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都会出现大量的预测错误?该怎么提高预测的准确性?美国统计学
合成了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乙烯基己内酰胺均聚物及其共聚物。用FTIR测定了不同比例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聚乙烯基己内酰胺共混物中两种单体含量比,建立了标准工作曲线,得到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