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与祖先祭祀:论“仁”字古义及孔子对仁道之创发

来源 :东岳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92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呈)”应是“仁”的最初造字,其中“尸”形指祖先祭祀中的“尸”,所指向的是祭祀所荷载的对祖先的“报”即感恩与回报之情.周人对祖先祭祀异常重视,而通过祭祀以昭彰的“仁”的早期意涵与其宗法制度息息相关.“祭”为“教之本”,“祭”尤其是“宗庙之祭”,体现了周代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一方面它可以通过“爱”以增进血缘共同体意识,此即“亲亲”;另一方面则可以崇“敬”以申明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别,此即“尊尊”.不过因“祭”主“敬”,故而“爱”与“敬”之中“敬”为重,此所以早期文献以“敬”为“仁”之则.此后,在“仁”之意涵的发展与转向进程中,孔子对“仁”作出了新的诠释:一是以“孝”代替“祭”为“教之本”,体现其重现世人伦的精神;二是以“爱人”定义“仁”.“爱人”之中又包含两个面向:一为“爱”,即抬高“爱”的地位,使其与“敬”相等,故而孔子之后儒家孝道(如曾子孝道)提倡“爱”与“敬”并重;二为“人”,“仁者人也”强调以“人”为主体与目的,将“人”从祖先崇拜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推进了儒家人文精神、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
其他文献
返观《赛金花》创作背景、演出内容及话剧公演后的群体接受效果,并将赛金花与夏衍紧随之后创作的《自由魂》中秋瑾相对照,可发现二剧有不谋而合之处,一为“妓女”、一为“女
选取1978—2019年福建省GDP、三大产业增加值和港口货物吞吐量等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法与偏离-份额分析法,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开展实证分析,研究福建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港
采用事件研究法,在梳理分析2020年3月至12月,美联储、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针对新冠疫情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具体内容与特征的基础上,选择中国国债市场的微观角
地道是天道与人道的中间环节,有其独立的地位和意义.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地道思想集中体现在《易·坤》和《道德经》中.天道为阴阳之气,地道为刚柔之形,人道有仁义之德,万物肇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高效,学生学得愉快、高效。我个人认为,教学效果最优化,有较高的教学目标达成率;学生的思维积极,能做到身、心、神高效协调活动,以独立学习、结对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高效学习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做课堂的主人,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健康地发展,这就是高效的课堂。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我做了如下几方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