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纳滤/反渗透处理印染废水

来源 :水处理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4242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纳滤/反渗透(AnMBR-NF/RO)组合工艺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结果表明,在COD容积负荷0.65~2 g/(L·d)条件下,AnMBR的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90%和95%;在低膜通量(0.85~3.4 L/(m2·h))条件下,无显著膜污染发生.AnMBR出水经恒压错流NF/RO过滤深度处理,当NF出水回收率76.2%时,出水COD为49.5 mg/L,NH4+-N、TN、TP 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14.5、29.6、0.93 mg/L,电导率5.76 mS/cm,满足GB 4287-2012印染废水间接排放和CJ 25.1-89生活杂用水标准.当RO出水回收率72.6%时,出水COD为4.4 mg/L,NH4+-N、TN、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9、10.1、0.50mg/L,电导率0.284 mS/cm,满足印染废水直接排放、生活杂用水和FZ/T 01107-2011印染工业漂洗水回用标准.NF/RO过滤过程中滤饼层为主导膜污染机理且RO污染潜势显著高于NF.
其他文献
研究了苯磺酸钠、四乙基氯化铵,β环糊精三种不同模板剂作为水相添加剂对反渗透复合膜性能及膜表面形貌的影响.实验发现添加一定量的模板剂有利于提高复合膜性能,在提高复合膜截留率的同时,水通量能提升近2倍.模板剂的结构影响膜性能,模板剂结构越对称,复合膜的性能越好.扫面电镜(SEM)显示随着模板剂含量的增加,膜表面形态从叶片状过渡到颗粒状.由添加模板剂所制备的复合膜具有优异的抗污染性能和耐氯性能,复合膜以100mg/L牛血清蛋白+500mg/LNaCl为进料液,1.05 MPa连续运行100 h后,复合膜仍然保持
通过界面聚合的方式,将氧化石墨烯(GO)改性的锆基金属有机骨架(FUM)材料掺杂到纳米复合正渗透膜的聚酰胺(PA)中,制备了一种新型的GO@FUM纳米复合正渗透膜,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测试了其渗透和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随着GO@FUM纳米材料添加量的增加,膜的粗糙度、孔隙率、亲水性均显著提高.当添加质量分数为0.04%时性能为佳:FO模式下,纯水通量相比未改性的膜提升约35%,反向盐通量下降约49%,且Js/Jv最低,表现出更高的选择性;在处理以BSA和SA为代表的有机污染物方面,GO@FUM纳米复合正
以石墨毡为基体材料,采用乙醇-水合肼体系和舍有铁、锰离子的溶液制备了一种改性石墨毡阴极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接触角仪对改性前后石墨毡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改性石墨毡为阴极的电Fenton体系降解罗丹明B染料废水.结果 表明,改性后阴极还原产生H2O2的效率明显提高,在电流密度为24 mA/cm2,曝气量为120 mL/min,初始pH为3.3的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改性石墨毡CF-3电Fenton体系中H2O2的累积量达到180.3 mg/L,较未改性石墨毡提
采用热缩聚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KI掺杂比的氮化碳复合材料(K-g-C3N4),对其形貌结构、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制备的K-g-C3N4光催化降解水体中的阿特拉津(ATZ),对其光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 表明,K掺杂可以增大其比表面积,拓宽光响应范围.在ATZ的质量浓度1.0 mg/L、K-g-C3N4(0.2)投加量0.1 g/L、反应温度20℃、pH为7时,30 min内ATZ的降解率高达91.1%,降解速率是g-C3N4的15.08倍.O2-·和HO·都是K-g-C3N4反应体系中的活性基团,其
通过海藻酸钠包裹氧化石墨烯(GO)和Bacillus,合成了吸附剂Bacillus-GO.对吸附前和吸附后的Bacillus-GO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pH、反应时间、初始U(Ⅵ)含量、吸附剂用量等对Bacillus-GO吸附U(Ⅵ)的影响,并运用动力学和等温线研究了吸附过程.结果 表明,在pH为6.0、吸附剂用量0.5 g/L、30℃、初始U(Ⅵ)的质量浓度15 mg/L条件下,U(Ⅵ)的最大吸附量为30.73mg/g.吸附符合准2级动力学、Langmuir等温线.经5次解吸附-重复利用实验,
针对低C/N废水脱氮效率低的现状,建立了微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分析了启动期微气泡曝气生物膜反应器污染物去除特征,探究了温度对微气泡曝气生物膜反应器脱氮效率的影响并揭示相关机制.结果表明,反应器启动稳定后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至92.3%、92.5%和71.5%.温度能影响生物脱氮效率,且35℃时COD去除率最高,可高达92.3%~93.4%.温度同时影响硝化及反硝化过程,且温度升高有利于促进NO2--N的积累与NO3--N的反硝化.温度升高降低了反应器内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含量.当温度为35
以超级电容活性炭为电吸附电极材料,以复合导电膜为电极导电集流体,采用平板加热压制成型工艺,制备了膜电吸附除盐(MCDI)用双电极.比较了柔性石墨片、高密度石墨板和复合导电膜3种集流体的导电性能和防水性能,筛选出复合导电膜为双电极集流体.从平压压力和温度方面对双电极制备成型工艺进行优化.测试了双电极在MCDI模组中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和脱盐性能.结果 表明,制备成型优化的压力为100t、温度为90℃.包含4个双电极和1对端电极的MCDI模组,当进水NaCl的质量浓度为820 mg/L的盐水以500 mL/mi
针对目前船舶设备尚不能有效满足国际压载水公约的要求,中国海事局已颁布相关管理条例的情况,从公约替代方案和“灭火器”应急功能的角度,对压载水港口接收处理设施的分类、工艺路线、技术方案及船岸改造思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各类技术的优缺点、应用方向及其经济性.认为该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和前景,优越性突出.建议相关设备制造厂家尽快开发样机设施,推进港口示范工作,且以此为基础完善法律法规,制定行业准入许可、港口排放要求、设备认证要求及制造标准等;“排头兵”港口应尽快探索和落实切实可行的港口
随着危化品水上运输泄漏事故频发,亟需研发一种危化品高效回收的处理技术.选用纤维素滤膜为研究对象,采用SEM、3D轮廓仪、接触角测量仪分析表征其微观结构基础上,构建一套危化品回收处理技术,并考察其危化品回收处理性能.结果 表明,该纤维素滤膜具有超亲水性及良好滤过性,基于其危化品回收技术能有效实现危化品分离回收,回收效率高达98%,技术总排口混合液中危化品浓度低于0.4 mg/L,且在连续运行5天后仍具有良好分离回收性能.
为提升O/W型乳化废水的破乳除油、除浊及COD去除效率,对阳离子金属盐硫酸镁用于协同臭氧催化降解乳化废水中有机物及破乳除浊进行了研究.对比了臭氧氧化、硫酸镁混凝和硫酸镁-臭氧混凝催化破乳,并考察了不同硫酸盐及镁盐对破乳除浊效果的影响、乳化废水初始pH对破乳效果的影响、破乳过程中乳化废水臭氧含量、镁离子含量及COD的变化情况等.结果 表明,硫酸镁和臭氧有很好的协同作用,酸性条件对破乳除浊有明显抑制作用,而碱性条件可大大促进破乳过程.硫酸镁投加量超过200 mg/L后,约5 min即可达到100%的破乳除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