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地铁里的梦想与爱情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385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女作家向田邦子写过一篇小说,名叫《隔壁的女人》。小说里,制作画框的男人麻田在和酒吧老板娘约会时,喜欢讲述自己对一座名叫“谷川岳”的山的迷恋。他一次次背诵坐新干线去爬山时一路经过的站名:“上野、尾久、赤羽、浦和……新町、仓贺野、高崎、井野……”住在隔壁的主妇被男人低沉渾厚的声音所吸引,他背诵站名时饱含深情,主妇觉得“像在朗诵一首诗”。后来,主妇冲动之下离家出走,临走时给丈夫留下了字条:“我要去爬谷川岳。”
  小说中的麻田深深迷恋那座山,沿途每一个站点都让他离心之所向更近,于是他连带爱上了这些站点。看这段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在北京工作的那八年间,也曾经无数次听着地铁的站名去通勤。与小说中不同,北京地铁的报站声是个温柔的女声,早晚高峰时,地铁站人潮汹涌,人们行色匆匆,只有这声音永远不疾不徐,似乎孜孜不倦地要把人们心中情绪的褶皱熨平。
  “五道口、知春路、大钟寺、西直门……芍药居、光熙门、柳芳……安河桥北、西苑……苏州桥、国家图书馆……”每到一站,有人下车,有人上车,人们素不相识,各自藏起情绪,分别奔赴自己的目的地。车开了,一个个站点串联起繁忙的节奏,像一支悠长的乐曲。
  有些站名很美,据说“金台夕照”跟古刹夕照寺有关,“芍药居”这个名字的来历和乾隆皇帝有关。北京作为多朝历史古都,文化底蕴深厚,很多地名都值得细细品味。
  比起地面交通工具,我一直偏爱地铁,地铁不会堵车、相对准时,总是在我的预期时长内呼啸而来,完成吞吐乘客的规定动作再潇洒离去,看上去十分洒脱。而且地铁行进途中,周遭一片黑暗,全无风景可看,于是,人就成了唯一的风景。
  地铁是天然适合进行观察的,在封闭空间里,人们的目光没有落点,于是只好落在周围的人身上,好奇心就在这种情形下不断滋长繁殖。
  早晚高峰的时候,地铁车厢里总是人满为患,每个人都成了被夹进三明治里的那片生菜。大多数人不言不语,双目低垂,彼此间无交流,这种看似热闹却又疏离、相互纠缠却又冷漠淡然的气氛,细想相当有趣,人生本身不就是矛盾密布吗?



  大城市的压力,在地铁中最容易被窥见。我曾在地铁上遇见过跪在地上写作业的小学生,也遇见过想要睡上几分钟又怕坐过站,于是掏出手机设置闹钟的打工人。还遇见过一些人,上地铁后会连续走好几节车厢,只为了找到距离换乘路线最短的那一节,以便节约时间。
  另外,乘地铁的人们都有个习惯,坐扶梯时会靠右站,因为左边要留出来给急着赶路的行人走。我刚来北京第一次坐地铁,习惯性地站在了左手边,跟我一起的大学同学在北漂方面是我的前辈,她提醒了我这个小细节,从此以后,我也养成了习惯,不管在哪里,哪怕是逛商场,只要乘坐扶梯,一定靠右边站。这个习惯多年未改,就像我即便后来离京,不再坐地铁了,手机里仍然留着“北京地铁线路图”App一样。有些习惯,和当年的记忆一起被刻在了骨子里。
  压力,像被一只大号气筒,不断挤压充溢进地铁站的空气里,可与此同时,空气中还有向上的力量和蓬勃的希望。人们忙着生活、忙着思考、忙着阅读、忙着通话、忙着安抚和消化自己的情绪。
  通勤很累,但人们仍然会在每天早上准时进入地铁,地铁在提醒你,虽然很疲惫,但你正鲜活地存在着和骄傲地努力着。地铁很吵,可它能带给人们日常生活中难得的一点宁静,可以允许铺天盖地的情绪汹涌而来,跟自己相处一会儿,而后安然离去。如同埃利亚斯·卡内蒂所说:“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只倾听自己的声音。”
  我的手机里有无限循环的“地铁歌单”,基本上两三天更换一次。但更多的时候,我都在用看书来打发时间。在大概一小时四十分钟的通勤时间里,一本常规长度的文学作品,我可以看上四分之一。早晚高峰的时候,找个座位坐下来舒舒服服地看,那是需要运气、速度、发达的臀部肌肉和灵活的肢体的。所以我从不奢望空座,只要能在角落里寻得一方天地,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每次上地铁前,我都会祈祷两节车厢连接处的小角落无人占领,那样我就可以先行占据这个绝佳的位置,只要站稳,立刻就可以掏出书来看,周遭人群涌动与我无关。
  很多影视作品和文学创作里都会有地铁。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里,建斌和小慧在地铁里对彼此许下爱的承诺,七年后,他们再在地铁里凝望彼此,这中间却已经远隔万水千山。地铁的呼啸声,掩盖了小慧的叹息和建斌的沉默;几米的漫画《地下铁》中,盲女不停地坐错车、又下错车,她感叹,“在这个城市,我不断地迷路,我努力寻找希望……有人在地下铁的出口等我吗?”尽管屡次迷失在都市森林里,她却始终用积极的心境来面对生活。
  地铁是生产故事的温床,也许那是因为,它为许许多多普通人提供了短暂的容身之所,并载着他们奔向生活。
  关于地铁,还有一个场景也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我曾经认识一个男孩,某天相约吃饭后他到地铁站送我。因为我们要去的方向不同,他要乘坐的是对面的列车。我跟他道别后先上了车,几秒钟后他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我以为他坐错车了,结果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让我再陪你两分钟吧。下一站,我就下车。”这份懵懂的情感没有下文,因为等到许久之后我终于意识到他的好,他已经成了别人的男友。
  未竟的梦想、擦肩的爱情,蠢蠢欲动的青春。我们在地铁站与许许多多人擦肩而过,有时短暂同行,有时无法同路。你不知道什么人在你身后走过,你也不知道等会儿门开了,你会跟谁相遇。
  如同日本导演岩井俊二所说:“这个世界就建立在无数的偶然之上。所以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遇到的每一个人,或许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
  2016年,我离开了北京。我最后一次去坐了地铁,已经记不清当时要去哪里了,只依稀记得心里的感觉,浅浅的忧伤,就像要跟一个老朋友告别。对比第一次坐地铁时的兴奋雀跃,我不由得想起《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里那句话:“我们随时就会道别。霎时,我生命的一部分就要被带走,再也不会归还。”
其他文献
沙漠給人荒凉和干旱的感觉,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有一种动物不怕,它有自己独特的取水来源,这种动物就是骆驼。先是内部挖掘,骆驼由于胃内附生有水俘,作储水用,故能耐渴。  骆驼的鼻子构造异常特别,鼻腔内布满弯曲微小的气道。当骆驼大量消耗水分时,其分泌物变得干燥,形成硬膜。骆驼呼气时,这种硬膜能吸收来自肺部的水分;当它吸气时,贮藏在硬膜中的水分又被送至肺部,循环不已。虽然骆驼自身可以储存一部分水源,但是
期刊
【摘要】 由辛夷坞的同名小说改编、赵薇执导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2013年上半年给中国电影、给中国观众带来了巨大的惊喜。《致青春》这部电影以独特的视角从青春创伤的角度呈现了青春与爱情镜像,展示了一代人的成长痕迹与心路历程,把青春定格为永恒的记忆。  【关键词】《致青春》;青春;记忆;定格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由辛夷坞的同名小说改编、赵薇执导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
期刊
康德说,人有三种快乐:  第一种快乐,是因为它给你直接的好处,这是物质上、生理上的快乐。  第二種快乐,是你做了正确的事情感到快乐,这是道德上的快乐。  第三种快乐,是它既没有给你好处,也不涉及道德,比如你半夜听到风吹着树叶掉下来,感到舒服,感到说不出的一种心灵上的快乐。  只有第三种,才叫美,才叫艺术,它源于游戏。
期刊
如果你不愿意早起吃早饭,多半是因为没有找到一个愿意和你一起吃早饭的人。  在80后的父母眼里,早餐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而且吃早餐的场景最好是在家里,并且一定要有鸡蛋和牛奶。所以,我小时候吃早餐,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剧情反复上演:睡眼惺忪地坐在餐桌边,被煮鸡蛋的蛋黄糊住嗓子眼儿,使劲拿牛奶往下冲。  时间长了,我总觉得鸡蛋和馒头一样,是一种固态的主食。以至于后来看到西餐里煮鸡蛋或煎鸡蛋的标准都是要“流黄
期刊
【摘要】 生产性保护,是我国在新时期文化语境下,以生产、流通、销售等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产品,通过创造文化价值和社会财富,变“输血”为“造血”,从而促进其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的创新型保护方式。经过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福建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道路上努力探索、总结经验,在引入现代化生产机制的同时,注重核心工艺和历史文化内涵的传承保护,在生产性保护实践,尤其
期刊
【摘要】 泉州提线木偶是唯一拥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木偶戏种。“傀儡调”声腔刚健质朴、粗犷高亢,至今仍保留着300多个曲牌的旋律曲调。“傀儡调”之所以值得传承和保护,除了因为它是泉州傀儡戏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外,还因为它自身具有历史文学的研究价值与深厚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 泉州傀儡戏;曲牌;傀儡调音乐;撩拍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以泉州提线木偶戏作为主体部分的福建木偶戏
期刊
我写过一篇随笔叫《饭局尴尬》,引来一些朋友的热议,他们表示,要想避免饭局上的尴尬,就必须重视传统的礼仪和规矩,还要注意吃相文明、语言得体等。这些观点我都认同,此外,还要注意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那就是在别人请客时,不要未经请客之人应允就随便携带自己的熟人、亲朋、客户参加,容易造成场面尴尬,失了团聚的雅兴。  我曾碰到过一个尴尬的场面:一位朋友请吃饭,他邀请的一个客人带了两个熟人一同赴约,说是“临时
期刊
文彥博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以九十二岁高寿而终。  有一年,神宗皇帝召见文彦博,见他八十岁高龄仍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就问:“卿摄生亦有道乎?”文彦博恭敬地答道:“无他。臣但能任意自适,不以外物伤和气,不敢做过当事,恰好即止。”  文彦博的回答,让我们看到一位活得通透明白的老人。任意自适,展示了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收放自如、自得其乐的一面。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胸襟。其实,任意自适
期刊
我住在小城一角的五楼上。小城很小,一带远山如屏风,带着翠色和花光,一座唐代的古塔,就立在楼外不远的苍山中,如一首立体的唐人七绝,自然,清新,很是耐看。  近处,一棵几人合抱的大白杨,就在楼外,隔着一条马路。春季,杨花飞舞时,真的如雪球一般,一团团一球球飞入大厅里,飞到书桌上,轻盈如梦,如一颗相思绵绵的心。到了夏季,一团绿色就如一片海子,在窗外波荡着,将一团团绿意流淌到我的房内,我的身上,人坐在大厅
期刊
你说我胖了吗  女:“亲爱的,我刚才量体重,胖了5斤呢。”  男:“没事,过年嘛,谁不多吃点好吃的。”  女:“对呀,别人肯定也胖了,大家都胖就相当于没胖!”做梦  小侄女在我卧室玩耍,突然跑过来,委屈地对我说:“我刚才做梦把你的口紅弄坏了,你不要骂我……”我安慰道:“没事,不就是个梦嘛!真弄坏了我也不会骂你的。”她睁大眼睛说:“真的?”说着就把藏在身后已经面目全非的口红拿了出来……爸爸真的好优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