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略学丰 别有洞天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2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第三学段的人教版教材中,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相当,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要构建教略学丰的略读课堂,需发掘“自主学习的成长点、合作共学的生发点、课内练笔的结合点、阅读时空的迁移点”,以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为目标,展开实践研究,努力激发略读课的教学活力,让学生循法而学。
  【关键词】教略学丰;略读课堂;策略探析
  第三学段的人教版教材中略读课文共有53篇,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可谓精略有序,浓淡相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适时隐退,做到“教略学丰”——略教师的教,丰学生的学;略课内文本内容的一般了解,丰前置学习的定向导航;略教师的精密预设,丰学生的自读自悟;略教师的精讲细析,丰学生的语言实践。简略与丰赡共享,课中及时抓住提升知识和能力好时机,放手而非撒手,自主而不自流,渐而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力。笔者从以下四方面谈一谈如何展开第三学段略读课文教学,让师生共享阅读的过程,吟唱生命生长的天籁之音。

一、先学导航——自主学习的成长点


  不动笔墨不读书。采用多种方法读课文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第一步,这一步对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前读,更多时候已不再停留在读上。教师在设计预习单时,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形式多樣地读文,边读边思,以读促思,以思促学。
  【片段举隅】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4课《鹿和狼的故事》
  在教学此课时,笔者以读为起点,依托文本,设计了文本研读预习单。
  预习单是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前提下实施的一种导学策略。为保证学生在课中的言语训练效果,教师需寻求能与教学目标结合的最佳训练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篇章,进行有效学习。《鹿和狼的故事》的预习单以读为起点,帮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理清文络,在自我研读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二、自研互探——合作共学的生发点


  上一堂高效的略读课,教师要设计核心课堂练习,聚焦学生的思维力,探得品读文本的捷径,串联起整个阅读课堂的枝蔓,使有效的练习激发学生灵动的阅读力。“课前导语”是略读课文唯一的学习提示,它虽短小精悍,却有很多功能,教师应对它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设计关键问题,紧扣语用点,引领合作共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
  【片段举隅】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跑进家来的松鼠》
  合作流程:自主阅读,找词句。组内交流,谈感受。小组展示,作汇报。
  活动一:请同学们说说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
  活动二:你来当当小法官,填写下表。
  活动一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掌握文章总分的结构形式。而活动二在完成“另类”填表的过程中,实现了文本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落实“阅读提示”的要求。整节课从学生中来,到“学”法里去,发现学法与学力的契合点,让学生亲历提炼概括的过程。
  教师在略读课堂教学中要让学于生,以学定教,找准落点,使文路、教路和学路相统一。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主旨,根据文本的特点,展开对文本的本真追问。课堂上小组共学,在合作探究中品读文本,寻得理解语言文字的密钥。

三、深掘文本 ——课内练笔的结合点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若善于“开窍”、引导,灵活运用策略,就一定能够在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学习才会变得轻松而有趣。
  【片段举隅】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7课《祖父的园子》
  师:请同学们学习第十七自然段后,在学习小组内演一演园中的景物。(生分组排演课本剧)请阳光组上台演一演倭瓜、黄瓜、玉米。
  生:我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我是多么自由,谁也管不了我!
  生:我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我也是绝对自由的,整天在园子里和大倭瓜一起疯玩呢!闹出个万紫千红……
  师:你们的表演深深感染着大家。吾手写吾心,请同学们想象园子里其他动植物的自由,写一写。
  学生这样写道:“我是向日葵,我想长多美就长多美。每天跟着太阳公公转呀转,太阳公公笑嘻嘻!”
  “我是红高粱,我愿意喝多少酒就喝多少酒,就算喝成了关公,也是随心所欲的。”
  ……
  此课教学引领学生推敲品味文本的词句,文中朴素自然、童真童趣的语言,直接而率性的表达形式,是这篇文章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教师引导学生沉浸于文本描述的情景之中,激发其想象力,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阅读心理状态,实现研读过程的入境、入情与入理。随堂练笔也并非刻意设计,一切都水到渠成。

四、内引外连——阅读时空的迁移点


  打磨略读课堂,要把握拓展训练的度,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训练应紧密结合文本,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围绕核心目标来设计,从而拓宽阅读的时空,让学生徜徉其里,恣意地放飞心魂,学有所获。
  【片段举隅】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3课《刷子李》
  第一层次:文本回顾,梳理情节。
  小组合作填写学习单。
  交流讨论:说一说你的发现。(如文章写作之法精妙,巧设悬疑,情节一波三折,表现人物特点)
  第二层次:感受写法,获得启迪。
  什么是“一波三折”的写法?
  换位体会:请同学们以曹小三的视角去关注文本情节的变化。
  小结: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有什么作用呢?
  第三层次:依“法”阅读,加深体会。
  出示文章:《苏七块》《泥人张》。
  想一想:这些文章有没有运用“一波三折”的写法?
  组内合作填写类似《刷子李》的学习单,或者画一画情节线索图。
  学习略读课文应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其写作方法。教学此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脉,发现“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借此对同一系列的文章进行归纳、阅读,令学生对此类故事情节有进一步的领悟,找到习作的密钥,以一篇带多篇,以一点带一片,激活课外拓展阅读的动力,可谓别具匠心。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略读课文的教学亦如此,轻挑慢捻要相宜,要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引领中掌握阅读方法,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略读课文的教学方式应“丰”“略”有度,多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迁移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和方法,落实“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要求,从而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
  (浙江省龙游县桥下小学 32440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介绍了“Show and Go(讲解和实践)”规则,“Show”即告诉学生要做什么,然后马上让他们去实践(Go)。尽量做到这个讲解过程在一分钟之内完成。以及为了让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能够持续至少50%的中等到大强度的体育活动,提出了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有效教学;学生;动起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4-003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存在。我们的词语教学应关注语言的精微,用感官与心灵触摸鲜活的语言文字,让孩子在词语的“密林”中徜徉,感受蕴藏在一个字、一个词中灵动的文字魅力。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词语教学可从“趣”“实”“巧”三处着手,破解小学枯燥平面的词语教学密码。  一、 趣,境中表演入乎情  词语教学,不能了无生趣地在字词意思上照搬字典的注解做孤立的识记,而要把词语引领到“语言情境”之中,把一个个词语看成是
我始终认为,读,对于阅读教学来说,要说有多重要就有多重要。为此,笔者曾撰文《阅读教学应该将“读”进行到底》(载《教学月刊》2010年第7~8期),提出阅读教学应该要有“多读”“实读”“细读”“慧读”和“乐读”。时隔数月,在对一些课例的再度关注之下,关于“读”的话题,笔者禁不住又有了想要言说的冲动。  我想说的是,关于阅读教学的“读”,可以用一句“读它千遍也不厌倦”来加以表达。我的理由是:    一
摘 要:为了遏制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趋势,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课课练”再次被广大体育教师所重视。本文针对“江苏省第三届高中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环节中的“课课练”内容和练习时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改进策略。  关键词:体育课堂;课课练;学生;发展;体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4-0033-02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
【摘 要】恰当地提出问题并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阅读教学中,“核心问题”的设计有三个关键:扣题目,质疑而问;抓词句,深化而问;找结局,逆向而问。这些问题能帮助教师开启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让教学更加扎实、有效。  【关键词】核心问题;有效教学;题目;关键词;结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学起于思,思起于
设计思路:  《金色的脚印》是小学语文六上教材第七单元(动物主题单元)中的一篇写狐狸的略读课文。本教学设计就是从这篇课文延伸出来,对一组有关狐狸主题群文开展的读写一体课。  本设计是以“印象中的狐狸—课文中的狐狸—群文中的狐狸—我眼中的狐狸”为主线,以“原有价值观—新建价值观—丰富价值观—完善价值观”为顺序层层推进,开展读写,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狐狸形象的认识从单一的“狡猾、奸诈”到较为全面的认识和
【摘 要】口语交际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立足儿童立场,追求真实交际情境的发生。在具体的教学中,一是要全面把握交际维度,注重均衡关照;二是科学厘清交际梯度,注重有序提升;三是充分运用教材资源,注重“实景”训练。由此,口语交际教学方能实现它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解析  时代不断地推动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国际化、智慧教育、全景课堂、STEM课程……在这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有
【摘 要】童话诗的教学要充分体现文本的童话性和诗性。从识字、学词、辨句、仿段到补诗,都要突破教学惯性,让童话味渗透于课堂的语言、环节的铺设和文本的品读中。站在学生的角度精准、妥帖地解读诗歌,精心选择教学路径,并针对关键的破解点重捶猛击,从而引导学生解开文本的语言密码。  【关键词】童话诗;诗歌;阅读教学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彩色的梦》是一首童话诗,有着梦幻般的诗意语言。整首诗基调欢快,生动地呈
一  “把精读课文当作略读课文来教,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你怎么像上精读课文一样?你没见标题前面有星号吗?”  “线条太粗了,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至少得用两个课时,你一课时就上完,还不蜻蜓点水才怪?”  这是我们在听课评课中经常可以听到的话语。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学中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分是相当讲究的,好像旧社会中大户人家的正房与偏房那样,身份和地位分得一清二楚。精读课文就
阅读教学要体现简明集中的原则。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安排教学线路时,既要顺着作者的思路,又要顺着学生的思路。两路合一,方有高效。   一、以主题词为线索   解读课文,要发现既能揭示文章脉络,又能集中表现某一方面特点的主题词。这种词语,往往是作者构思文章的匠心所在。   如三下《可贵的沉默》一文,可抓既表示情节过程又表现教室情境的主题词,即“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