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测试灵不灵

来源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szk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正值“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逝世60周年,6月初,英国科学家宣布,一台超级计算机首次通过“图灵测试”,使它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具有人类思考能力的人工智能设备。
  作为现代计算机概念的缔造者和20世纪最伟大的英国数学家之一,图灵率先提出的测试似乎很简单:如果一台计算机通过对话能使人们认定它是人类,那么这台计算机便被认为具有智能。
  认识测试
  “图灵测试”这一概念在1950年就已提出,同年10月,图灵发表了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
  在论文中他又提出一种假想:一个人在不接触对方的情况下,通过一种特殊方式,与对方进行一系列问答,如果在相当长时间内,他无法根据这些问题判断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计算机具有与人相当的智力,即这台计算机是能思维的。
  图灵还进一步预测,到2000年,人类可以用10GB的计算机设备,制造出可在5分钟的问答中骗过30%成年人的人工智能。
  基于他的理论,不断有科学家们成为图灵实验的践行者,然而鲜有成功案例。今年6月8日,英国雷丁大学在著名的伦敦皇家学会举办了一场“图灵测试”,俄罗斯团队开发的一款名为“尤金·古特曼”的计算机软件终于通过了测试。
  古特曼2001年“出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由弗拉基米尔·韦谢洛夫和尤金·杰姆琴科领导的团队开发。在测试中,古特曼模仿一名来自乌克兰的13岁男孩,且成功地让33%的测试者相信了这一点。
  亲历测试
  大多数人都会好奇,古特曼怎样骗过测试者?科普作家丹·法尔克曾现场参加了2012年的一次测试,并记录下当时的对话。那次测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古特曼成功骗过29.2%的评委。
  在经历了一些正常的问答后,法尔克在记录中总结道:“总之,现在坐在我对面,而我却看不见的‘人’——这个《星球大战》粉丝或是披头士的铁粉,当被问到在滚石乐队和谁人乐队之间选一个时,它的回答是‘必须是滚石’,而当我(在脑海中)不赞同它的观点时,对方又说‘在80年代早期,谁人确实在解散之前写过一些好歌’。好吧,这些回答真是太‘人性化’了,应该不可能是个机器。”
  该软件的开发者之一弗拉基米尔·维西罗夫对此表示:“我们的主要设计理念是,它可以声称它什么都知道,但由于受年龄限制,实际上它并不是什么都知道,这是完全合理的。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开发这样一个具有人性的角色。”
  那些没有受骗的测试者则称,和古特曼聊天令人陷入云里雾里,甚至有点恼火。一个简单的提问“你为什么要去亚特兰大”,却得到了一大堆毫无关系的回答。另外面对问题中出现同一个单词,古特曼重复了之前的回答。
  他们指出,从回答的结果可以看出,古特曼识别出了他人问题中的某一个单词,然后开始“滔滔不绝”,不过这样的回答竟骗过了三成的测试者,让他们把聊天软件当作一个13岁男孩,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质疑测试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自动柜员机或苹果Siri,人工智能无处不在。但它们都不被认为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因为在人们看来,它们都不具有人类感情。
  图灵测试则被认为是检验机器是否具有人类感情的一个标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如果测试者反复提出相同的问题,一台机器只会从知识库里重复提取简单的答案,而真正的人工智能需要表现出“不耐烦”等感情活动来骗过测试者。
  不过,正如那些不相信古特曼是人的67%的测试者,很多人对图灵测试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其中最著名的是“中文房间”理论。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提出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只懂英语的人手拿一本中文对照手册,身处一间房子中。而另一人则在房间外向此房间发送中文问题。房间内的人只需按照对照手册给出中文答案,房间外的人就会以为房间内的人是个会思维的中文专家。实际上房子内的人可能对象形文字一窍不通,更谈不上什么智能思维。
  也就是说,只要知识库足够大,人们最终一定可以制造出一个能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人。然而,这个机器人真的会拥有人类的感情和好奇心吗?(据海外网、新浪网、网易新闻)
其他文献
每次期末统考时,监考老师都要用小刀将试卷袋口割开,很不方便.一次看到父亲拆化肥袋口时,一下就拆开了,心想,何不将试卷袋口也做成化肥袋口一样的形式呢.
据统计,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城郊结合区域,居民家中燃气灶胶管因被老鼠咬破而发生燃气泄露的事故较多。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我想发明一种能防老鼠咬的燃气胶管。  这种胶管中加入了多种能持久保留一定化学气味的物质,它对人体无害,也不会影响胶管质量,但老鼠会惧怕这种气味,遇到燃气胶管时就会溜之大吉。(指导老师:曹列彦  于金涛)
职业院校竞赛加工零件过程中,由于受到加工时间及加工质量的限制,原有工具及加工方法不能满足竞赛要求。为此,我设计了本作品,力求达到加工时间最短、加工效率最高。  本作品不仅适用于竞赛,也适合企业的单件小批量生产使用。  一、性能特点  1.套丝  使用原有工具时,操作困难,容易倾斜。首先将装好板牙的板牙架的一端杆搭在机床一处,再转动尾座手轮,使尾座端面轻轻靠住板牙架端面,整个过程非常繁琐。而且用这种
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它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稳定的大局,乃至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能否实现.为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农村实施教育优先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法,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政策的演变过程,对江西省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农业政策的演变直接导致我省粮食生产的波动增长,同时提出必须
如今,在各种互联网盛会上,“大数据”是被提及频率最多的一个热门词语。人们不禁会问:大数据是什么?  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大数据的定义较为简单: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它的特点包括“4V”——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eracity(真实性)。  这一概念在为人类的思考方式提
很多人都为选择穿什么衣服而烦恼过,什么款式的衣服能相互衬托?什么颜色的衣裤能恰当搭配?不同的体形与哪种服饰相配?这些事情看似简单,有时却让人纠结。  不过,“智能换衣镜”就能帮你解决烦恼,让你随心所欲地试衣。它的外观与普通照衣镜一样,但它可以保留人在镜子中的影像,能为影像更换服饰。使用时先站在镜子前,存入自己的形象,再把自己所有衣服的照片都存入镜子芯片中。接着浏览各式衣服的搭配效果和穿着方式,试衣
人类的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再从大气层到外层空间的逐步扩展过程。航天技术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技术成果之一,太空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生活。大规模开发利用太空资源,是21世纪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有效手段。  在空间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各航天大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国际空间站上,由美国、日本、欧洲和俄罗斯等国提供的6个实验舱所组成的实验室,运用了
波斯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随着战争和商业活动的频繁发生,酿造葡萄酒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