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校企合作机制构建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st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学徒制度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也是学校和企业之间默契合作的必然产物。学校必须和企业进行良好的合作,才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现代学徒制度下,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深入和广泛。对于校企合作存在的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制订有效的政策,完善法律规范,从不同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学徒制度模式下,学校和企业之间良好合作机制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存在问题;解决策略;构建机制
  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现代学徒制度的应用。学校和企业必须以现代学徒制度的基本内容为基础,从不同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才能实现学校和企业双方共赢的目的。现代学徒制度模式下,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合作,有利于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一、现代学徒制度模式下校企合作的主要问题
  1. 相关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现代学徒制度模式下,学校和企业合作机制的构建存在一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机构缺乏专业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2. 缺乏激励政策的支持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入合作涉及责任以及成本问题。目前,双方合作缺乏激励政策的支持,这就导致相关的企业没有更高的积极性。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企业招聘员工是比较容易的,所涉及的成本比较低。我国每年的毕业生数量非常大,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除此之外,现代学徒制度模式下,企业对于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就促使企业投入更多的成本。另外,现代学徒制培养人才的时间是很长的,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
  3. 校企之间的合作不够规范
  现代学徒制度模式下,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缺乏比较规范的机制进行约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复杂,这对于企业来讲有着较高的培养难度。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之间所签订的合作协议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学校处于弱势地位,相关的内容没有得到彻底落实,给校企之间的合作造成阻碍。
  二、现代学徒制度模式下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策略分析
  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合理的合作机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建立合理的合作机制能够保证现代学徒制模式的顺利实施。学校和企业之间构建合作机制包括不同的层面,从宏观方面看,国家和相关部门主导,制定有效的法律,有利于保证校企之间的合作有法可依。从微观方面看,高等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必须具有一定的规范模式以及有效的合作方式。
  1. 微观视野下,构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
  (1)必须构建对应的约束机制
  现代学徒制度模式下,在培养技术型且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所涉及的人具有自身的權利和义务。其中不仅包括国家和相关部门对于当事人的规范,而且包括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必须对当事人的权益进行细致的划分和明确,从而建立起有效的约束制度。现代学徒制度模式下,对于人才的培养校企之间需要签订协议。除此之外,也要对学校、企业双方培养人才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相关规定进行约定,包括学徒和企业之间的协议,协议要约定学生的相关权利和责任。无论是哪一种合作协议,协议的具体内容双方必须要明确,且保证协议的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合作协议签订之后,就会产生一定的法律效力,对于当事人形成一定的法律上的约束,对于学徒制度模式下的相关人员的权益也有一定的保证作用。
  (2)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讲,必须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模式
  构建这种高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适用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根据这些专业所对应的合作企业的经营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于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来讲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现代学徒制度下,对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相关企业也应该按照一定的要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根据学徒所学专业的一些特性,构建比较合理的教学模式。
  例如,对于一些学徒所学的工科专业,如果具有一定的条件,可以对学徒实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学生在高等职业学校学习一段时间的专业性知识以后到企业进行实践,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专业师傅指导之下进行操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徒的实践能力。之后,学生回到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在一些管理专业的学习当中,企业对于技能型学徒的培养应该循序渐进。通过对不同专业特点的分析,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模式,这对于现代学徒制度下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机制的构建有重要的意义。
  (3)构建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成长的合作机制
  现代学徒制度模式必须以双方共赢为目的,从而保证在合作的过程中有着比较坚实的基础以及合作的动力。校企之间通过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促使企业以及学校和学徒都能从合作中获益。
  对于企业来讲,通过与学校之间的积极合作,能够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之下,能够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对于高等职业学校来讲,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学校的就业效率,从而从整体上提高高等职业学校自身的办学水平。
  对于学徒来讲,通过校企合作,他们能够获得一定的工作岗位,并且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为了保证学校、企业以及学徒三方共赢,学校必须提高办学水平,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专业技能人才的社会服务能力,进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帮助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必须为学徒提供恰当的岗位和待遇,保证他们的一些基本权利。学徒在学习期间则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并且养成职业精神,严格要求自己。   2. 宏观视野之下,构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
  (1)构建相应的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的达成,必须以充足的资金为前提,资金的筹措必须通过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来完成。对于校企合作所涉及的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完善,从而有效地保证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合法权利,并使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
  (2)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
  在现代学徒制度模式下,必须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促成学校和企业之间更加积极的合作,从而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国家和相关部门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校企合作出台更多的有利政策;通过不同的方式为企业和学校提供补贴。
  (3)构建校企合作的规范机制
  政府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制度,对校企双方进行资质上的认定。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校企合作应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从而保证学校和企业有着更加科学合理的合作形式和合作内容。
  除此之外,对于学徒水平建立统一的标准并且对其进行认证,从而指导学校和企业对于技术型人才的培養。指导学校建立合理的招生制度,从而保证企业和学校在合作的过程当中更有动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学徒制度模式下,高等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业的合作必须构建更加合理的机制,有效地解决合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保证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张法坤,梁幸平.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校企合作机制构建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5(12).
  [2]夏平,陆东明.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4).
  [3]黄志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研究——以汽车运用维修专业为例[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6(23).
  [4]李传伟,董先,姜义.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之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9).
  [5]徐超.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及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电子商务,2015(7).
  [6]肖宏飞,周苏亭,孙怡.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研究——以“博西华班”校企合作实践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7(1).
  [7]钟芝兰.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管理的机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7).
  [8]顾东岳,吴明圣,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9]蒋慧,吴双,平怀荣.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校企合作机制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16(31).
  [10]张智辉,韩志孝.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2).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教育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藕塘职教园区的调查研究”(编号:D / 2015 / 03 / 039)。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