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调整 全新感觉——《太阳钟》一课的问题与解决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h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课教材中有很多不便操作的部分,作者通过认真钻研,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科学》课教学;调整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095-01
  
  背景:
  《太陽钟》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学科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拿到这课时,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让学生找一个物体,暨一根铅笔插在橡皮上,观测其一天不同时间里影子的位置、长短等,最后总结出一天中铅笔影子变化的规律的这一教学方案。
  问题产生:
  我满怀希望,兴冲冲地走进课堂,开始了我的教学。我在班上教学生如何测量铅笔的影子,然后带着学生到操场上去测量。学生带着插在橡皮上的铅笔、事先准备好的A4纸,饶有兴趣地测量起来了。说来也怪,学生测量的怎么和我想的不一样呀。一个铅笔怎么有了两条线的影子,不应该是一个影子吗?于是我就询问:
  师:你怎么画了2条线呀,影子不是一个吗?
  生:我看到的就是这样呀,影子好像是个长条,上面还有一个椭圆的弧呢!
  我仔细看了铅笔的影子,还真是这么回事。我只好说:
  师:既然是你看到的,那你就这么画吧。
  学生就自己画了起来。不一会儿,又有学生问我:
  生:老师,我的铅笔影子太长,纸上不够画了。
  师:那你就在纸外点上影子末端的点,然后和铅笔下面的点连起来,用尺子量出两点间的距离,这样不就可以了吗?
  学生照着我说的方法去做了,但我感觉学生画得还是挺费劲的。
  除此之外,本课教材还有一个难点——太阳高度角的问题。学生在用教材中所教的测量方法1,在测量过程中实在是困难。最主要的是,量角器下面都有一个边,下面那个测量边和底下的线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总不能让学生把量角器插进地里去量高度角吧。这种方法实在行不通。
  解决方式:
  这节课就这么磨呀磨呀,磨下了课。课后蛮感觉对不起学生的,于是我就想怎么能解决课中学生画影子时的问题,让学生画起影子来很方便呢?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看到的影子是个长条,不是一根线。这是因为铅笔比较粗,能不能用一个比较细的物体。二是,由于影子太长,学生不能将完整的影子画在纸上。这是因为物体太长了,能不能找个短点的物体。既要细又要短,于是我想到了用牙签或针代替。但仔细一想,即使是短的物体在早晚的时候影子也会比较长,于是我就做了一个补充,就是学生有A4纸测量记录,而我用一张大的挂历纸测量记录,并且我们所有小组的测量物体高度保持统一,这样有一个可比性。
  这两个画影子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太阳高度角的问题如何解决呢?太阳高度角,其实不就是被测物体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所形成的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吗?那我能不能把这个三角形平放在纸上,学生都学过三角形,如果放在纸上学生肯定会测量的。我就想把这个“空中”三角形平躺在纸上,但是发现纸太小,那么能不能把三角形按比例缩小,缩小个10倍,学生画起来就方便了。于是我在记录纸上画了两条垂线,学生测量完了影子的长度,只要在垂线上标出来后,连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太阳高度角也就出来了。
  效果:
  没有改进前,我上了一个班,发现10个小组,没有一个小组的记录结果让我满意2的。经过改进以后,我又走进了第二、第三个班上同样的课,我只教了如何测量影子,学生很快掌握了方法。一天下来,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成果——记录好的表格向我展示。我看到他们的记录表,心想:下面的课就好上了。后来,我又找来第一个班中各小组的小组长,让他们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测量。结果也让我十分高兴。(如表格一)
  
  表格一
  学生拿着自己的记录表,再去找研究结果,那场面十分热闹:有的是单一的和时间比较得出的;有的是2、3个同时和时间比较得出的;还有的是不需要时间,直接就用表格中的其它项目比较得出的,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课后我找来第一个上课班级的学生问:
  师:原来的测量方法和现在的,你觉得哪种方法好?
  生抢着说:现在的好。
  师:为什么呢?
  生1:这样一来简单多了,只要我们测量了影子,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生2:特别是太阳高度角,现在量起来真方便。
  师:是呀,这个小小的改变,对我们的测量带来了这么多方便。但这是老师想的,如果是你们想的就更好了。除此之外,如果生活中有不方便的地方,同学们能多动动脑筋,是不是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呢?
  学生听后都不住地点头。
  通过这次改变,让我感受很深:教材中有很多不便操作的部分,只要教者认真钻研,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式,做个小小的调整,就会有种全新的感觉,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在教《太阳钟》一课的收获,望能和同仁们一起分享。还有不到之处,也可一起交流。
  1 测量方法:将物体上端拉个绳子,让绳子笔直地拉到影子的末段,这样一来影子和绳子就会产生一个夹角,再测量夹角的角度。2满意:从记录中能看出一天中物体影子变化应有的规律。
  1测量方法:将物体上端拉个绳子,让绳子笔直地拉到影子的末段,这样一来影子和绳子就会产生一个夹角,再测量夹角的角度。
  2 满意:从记录中能看出一天中物体影子变化应有的规律。
其他文献
摘要:在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评价中,老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老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评价的伙伴,他把握着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培养目标,同时还拥有最新的评价方法,在评价中起引导作用。关键词:物理;探究;评价;探微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080-01初中学生物理探究能力的评价,是对学生的整个探究活动过程的内在价值进行评判的过程。目的是
摘要: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尝试了“诵读试译,讨论交流,鉴赏感悟,扩展阅读”的课堂学法指导模式,认为这一学法指导模式能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指导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082-01文言文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语文课本上所选的篇章又大多是脍炙人口的传诵名篇。可是由于文言
摘要: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发展;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7-076-01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我们不仅认真体会新课程标准体系中所包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更重要的是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一、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传统
摘要:传统的高考美术辅导不太注重课堂教学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因此在美术高考中成绩不太理想。文章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质量为目标,提出优化教学形式,积极引领学生主动性、探究性学习。关键词:教学形式;探究性学习;主体性学习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094-011、点面结合,心灵碰撞求同存异所谓点面结合也就是把一个学生看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