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戴礼记》复音单纯词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ydedao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词汇从上古的单音词为主过渡到如今的复音词为主并非一时半刻即可完成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因此,在学习汉语词汇时对于复音词的研究便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社会角度探讨了复音词出现的原因,概括了复音词的概念,并对儒学经典之一——《大戴礼记》中的单纯复音词做了统计研究。
  关键词:复音单纯词;大戴礼记;连绵词;叠字
  作者简介:李宁(1992-),女,汉族,陕西榆林市人,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文字学专业文字学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史。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2
  一、复音词的出现
  在上古汉语中以单音词为主,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就没有复音词。语言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夏商时期,社会生产力极其落后,同时人们的思想封闭,政治、文化都处于低水平状态,人们交流所用语言极其简单,单音词已足以表达人们的日常交际需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进步,尤其经历过西周到春秋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极速发展,人们的思想逐渐开放的时期。单音词便开始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表达丰富思想的需要。首先是因为单音词的多义性、灵活性,造成了人们理解上的困难,再加上不少单音词是难字僻字,那就更不容易懂了。再者是单音词只负责传递信息而难以表达感情变化的需要。又因为重造新词来减轻单音词压力的工程量太大,不太符合经济性原则。因此,单音词独霸的地位开始动摇,复音词便油然而生。
  二、复音词的概念
  复音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组成的词。它包括单纯词与合成词。本文研究《大戴礼记》中的复音单纯词,所以我们只探讨复音单纯词。复音单纯词,从音节上说,它属于复音,但从结构上说,它又是具有一个词素的单纯词,单纯复音词又可以分为连绵字和叠字。在这类词中只有当两个音节组合在一起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单个音节不表示任何意思,所以对于复音单纯词我们不能拆开解释。例如,双声叠韵词“参差”,“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经·周南·关雎》在这里参差指的是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但如果把二者分开则并不具有实义。
  三、《大戴礼记》单纯复音词分析
  《大戴礼记》由大戴而得名,它的内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汉书·艺文志》,内容涉及思想、政治、文化、生活、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这就造就了其词汇广泛的涵盖面,因此为我们学习语言,研究词汇提供了十分有用的材料。但自其成书之日起便地位地下,一直竞争不过《小戴礼记》,形成了对其研究者甚微的局面。因此,分析研究《大戴礼记》,尤其是其中的词汇是十分具有价值的。通过研究发现,在《大戴礼记》中,单纯词的具体情况为:单纯复音词共有17个,复音词总数1938个,单纯复音词占全书复音词总数的0.88%。其中叠字8个,连绵字9个。
  (一)叠字
  叠字与叠词古人一般不加区别,称为重言词。而如今普遍认为叠字是单纯词,而叠词则为合成词。叠字为音节的重叠,两个音节只有重叠在一起才有意义,如果单独具有意义,那么它与重叠后的意义完全无关。叠字的形式为AA.在《大戴礼记》中重言词比较多,但叠字只有8个。
  (1)穆穆纯纯,其莫之能循。(哀公问五义第四十)
  《说文》:“纯,丝也。”文中的“纯纯”意为诚挚貌。
  (2)昆者,众也,由魂魂也。由魂魂也者,动也,小虫动也。(夏小正第四十七)
  《说文》:“魂,阳气也。”文中的“魂魂”意为盛大的样子。
  (3)以善存,亡汲汲,盖蘧伯玉之行也。(卫将军文子第六十)
  《说文》:“汲,引水于井也。”文中的“汲汲”意为心情急切貌。
  (4)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五帝德第六十二)
  《说文》:“郁,右扶风郁夷也”。文中的“郁郁”意為仪态端庄盛美貌。
  (5)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劝学第六十四)
  《玉篇·糸部》:“绵,与緜同”文中“绵绵”意为默默无闻貌。
  (6)常以皓皓,是以眉寿,是曾参之行也。(卫将军文子第六十)
  “皓”本义为光明,明亮。文中“皓皓”意为胸怀宽广,识见通达的样子 。
  (7)君子终身守此勿勿也。(君子立事第四十九)
  《说文》:“勿,州里所建旗”文中意为犹勉勉,勤恳不懈貌。
  (8)布衣不完,疏食不饱,蓬户穴牖,日孜孜,上仁(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说文解字》:“孜,汲汲也。”文中“孜孜”意为勤勉,不懈怠。
  (二)连绵字
  连绵字是由只代表音节的两个汉字组成的表示一个整体意义的双音词。它就是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以两个音节的组合起来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而不是说两词素经常连用表示一个统一的意义”。也就是说,它必须由两个汉字组成,必须是单语素,且两个汉字都只起表音作用,没有意义。连绵字绝大多数是双声叠韵的,也有不少连绵字既非双声又非叠韵。在《大戴礼记》中,连绵字共有9个,其中叠韵6个,非双声叠韵3个。
  1、叠韵
  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共有6个。
  (1)从容:言行亟变,从容谬易,好恶无常,行身不类。(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说文》:“从:相听也”。“容:盛也”。这里的“从容”指的是举止,行动。
  (2)般还:宾再拜受,主人般还。(投壶第七十八)
  《说文》:“般:种类”。“还:复也”。这里的“般还”指的是退缩旋转貌。古人受拜时退缩转身以示谦让的一种动作。
  (3)须臾:孔子曰:“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劝学第六十四)
  《说文》:“须:面毛也”。“臾:束缚捽曳为臾”。这里的“须臾”表示一段很短的时间,片刻之间。   (4)据旅:近世无贾,在田无野,行无据旅,苟若此,则夫杖可因笃焉。(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说文》:“据:杖持也”。“旅:军之五百人为旅”。这里的“据旅”指的是违背。卢辩注:“守直道,无所私。”
  (5)蒲卢:蜃者,蒲卢也。(夏小正第四十七)
  《说文》:“蒲:水草也”。“卢:饭器也”。在这里,“蒲卢”为蚌蛤之属。
  (6)浮游:浮游者,渠略也,朝生而暮死。(夏小正第四十七)
  “浮游”为虫名,即蜉蝣。同后文中的“蜉蝣”。古代连绵字字形不固定,只有音节固定。
  2、非双声叠韵
  在语音上这类单纯词并没有什么联系,但是不能分开使用。在《大戴礼记》中共有3个。
  (1)麒麟: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易本命第八十一)
  “麒麟”是中国传统瑞兽,性情温和,传说能活两千年。
  (2)趋翔:趋翔周旋,俛仰从命,不见于颜色,未成于弟也(曾子事父母第五十三)“趋翔”意为疾行及腾跃。
  (3)恺悌: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卫将军文子第六十)
  “恺悌”意为平易近人。
  通过对《大戴礼记》中单纯复音词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首先,这种复音单纯词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美感,但是却不太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不能满足语言经济、实用、准确的表达。或许正是这种“经济性”原则造成了后世复音单纯词的能产性的下降。其次,上古有些词读起来并不符合复音单纯词的规律,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古音的知识,将那些有待确定的词放到上古音中去判断。最后,单纯复音词的判断比较容易,但有些叠字我們还是需要借助字典来确定,以防它与重言词中的叠词相混淆。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7).
  [2]赵克勤著.《古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6).
  [3]高明.《大戴礼记今注今译》[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4]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8(7).
  [5]孔丘.《诗经》[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3).
  [6]李存周.《大戴礼记》词汇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薄守生.〈洛阳伽蓝记〉单纯词研究[J].玉溪: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21卷第5期,2005(5).
其他文献
摘 要:2011年以来,古籍版本学及其研究有了新的成就,本文主要从版本学专著、版本学家与版本学著作研究、版本鉴定研究、版本学工具书及图录等四部分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版本学发展的新态势。  关键词:2011年以来;版本学;新成就  作者简介:贾君琪(1994-),女,山西临汾人,聊城大学文学院2017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本文试以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学说入手分析西班牙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的“人性”符号矩阵,以求对作品做出清晰简明的解读,从而窥探出电影中人性的极善与极恶。  关键词:符号矩阵;四元对立;《看不见的客人》;极善与极恶  作者简介:徐飞燕(1994-),女,山东临沂人,鲁东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摘 要:语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人们使用的语言也有着正式与非正式,文雅与粗俗之分。英文中的脏话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充斥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因此研究脏话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日常言语交际乃至文学作品的人物对话都有着重要影响与意义。  本文第一章简述了研究背景和原因。第二章和第三章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面子原则的语用原则理论框架下分析了《瑞
摘 要:莱辛是德国现实主义文艺的创始人,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先驱。本文从莱辛的戏剧《明娜·冯·巴恩赫姆》,分析论述了他市民文学的特点,以及对德国民族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深影响。  关键词:莱辛;德国启蒙运动;德国市民文学;重要影响  作者简介:刘蓉(1990.11-),女,山西省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
元帅,在百姓们心目是伟大而又尊严的人物,但是,他們肯定也和普通人一样,身边收藏着很多纪念品,缅怀过去的岁月,追忆戎马生涯中难忘的经历。  铜马龙伴朱总  朱德总司令的收藏十分丰富,别具一格。总司令自幼爱马,他身边曾珍藏着一只小乌铜马,不时取出玩赏。1922年,总司令为探求革命真理,决计赴欧留学。出发前,他特意拜访留居南京的原云南讲武堂教官,他的老师李鸿祥。  老师十分赞赏他远涉重洋寻求拯民救国真理
快乐,是人生中最为美丽的彩虹。快乐使人幸福,得到快乐的方式多种多样,而助人为乐,默默无闻奉献则是其中一种。助人为乐是公认的最可赞赏的品质。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是一个真正的人。他不拘束自我,在道德的天平上,他的砝碼最重。在历史的明镜前,他的身影最长。助人为乐是美德,它荡涤了私心杂念的尘垢,像金子一般,像水晶一般,它的光辉永不磨灭。助人为乐的光辉,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是闪亮的。回想自己工作以来带的第一届班
摘 要:《诗经》和《楚辞》分别被看作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以《魏风·伐檀》和《橘颂》为例,无论是从艺术形式,还是抒情内容、强度、感情基调上对比分析,两者都有明显不同。《橘颂》和《伐檀》相比于《楚辞》《诗经》中其他篇章而言具有较高相似性,但也有本质上的不同,分别代表着《楚辞》与《诗经》中艺术形式和抒情内容的独特性。  关键词:《伐檀》;《橘頌》;艺术形式;抒情内容;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题画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源远流长,它滥觞于六朝、兴盛于唐代、在宋元时期大放光彩。宋代文化繁荣,出现了许多兼具诗书画艺术才华于一体的诗人,黄庭坚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因此,本文拟就黄庭坚题画诗的写作类型和艺术魅力略作探讨。  关键词:黄庭坚;题画诗;写作类型;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李敏(1994-),女,汉族,山东省济宁市人,中国古代文学文学硕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唐宋
作者简介:张玉(1999-),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  卷首语:所有男孩子在发誓的时候,都是觉得自己一定不会违背承诺;而在反悔的时候,也都是真的觉得自己不能做到。所以誓言这种东西无法衡量坚贞,也不能判断对错;它只能证明,在说出来的那一刻,彼此曾经真诚过。   ——《匆匆那年》  你是春天里遗落的一朵丁香,在消逝的青春中温柔坚强的悄悄绽放。明媚的春日,你走
摘 要:美国著名华裔作家汤亭亭在《孙行者》中塑造了一个美国垮掉派的嬉皮士形象阿新。阿新拥有华人的样貌,在美国生长,受美国的教育和观念影响,是一个有着自由和反叛精神的华裔美国人。本文试图从后殖民批评的角度研究阿新的文化身份建构,通过用二元对立和杂糅的理论探讨阿新的中美双重文化身份,从而探寻主人公阿新的中美文化身份建构之旅。  关键词:孙行者;双重文化;身份建构  作者简介:刘雪青,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