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纳米球结构对PLA基体紫外防护性能的影响

来源 :塑料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uanhua87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ZnO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调控ZnO粒子的形貌,成功制备了ZnO纳米球粒子,从而改善了ZnO粒子的性能.将其加入PLA中,成功制备了PLA基复合材料.与纯PLA材料相比,PLA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升30%;由于ZnO纳米球粒子良好的紫外吸收性能,PLA基复合材料的紫外防护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紫外光吸收率从18%降至2.3%,其热结晶性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满足了PLA在包装材料中的应用,为PLA基复合材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本实验制备了再生ABS塑料混凝土,选用不同浓度的硅烷偶联剂(SCA)溶液改善ABS材料相容性,通过力学性能试验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实验研究了SCA溶液浓度对再生混凝土中ABS材料相容性的影响,并通过SEM微观分析观察ABS材料界面相容性情况。结果表明:随着SCA溶液浓度的增加,再生ABS塑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先上升后稳定,当SCA浓度为1.0%时,再生ABS塑料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达到最大,相较于空白样,抗压强度提高61.1%,28 d劈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脑梗死患者,依据奇偶顺序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每组45例。单一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44/45)高于单一组的80.00%(36/45),差异具有统计
将光催化剂Fe-BiOBr与聚乙烯(PE)混融,制备可见光自降解的PE薄膜,分析热稳定性、降解前后力学性能、亲水性以及降解后的SEM照片.结果表明:PE-1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拉伸强度以
实验采用熔融共混法,以改性陶瓷粉(CP)为增强填料,调节CP的用量以期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聚丙烯/陶瓷粉(PP/CP)复合材料,就CP改性前后制得的PP/CP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热稳定性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针对热塑性聚氨酯(TPU)阻燃的含有磷腈环的高分子阻燃剂——磷腈化聚氨酯(P-EIPU),通过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P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证实
目的探讨肾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联合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接受ECMO支持、同时因急性肾功能损伤行RRT的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6例;
目的研究分析复方黄芩漱口液治疗固定矫治牙龈炎对患者菌斑菌群结构的优化情况。方法80例固定矫治牙龈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复方黄芩漱口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I)、菌斑结构[革兰阳性球菌(G+球菌)、革兰阳性杆菌(G+杆菌)、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螺旋体]、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后,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菌斑指数均显
根据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的性能、改性方法,探索了其在3D打印包装领域的应用,为后续的改性研究和市场应用提出了新的方向.详细介绍了PLA材料的结构与特性、改性方式以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处理甜高粱渣(SSS),制备高密度聚乙烯/改性甜高粱渣(HDPE/SSS)复合材料。研究KH550质量分数对SSS表面官能团及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对HDPE/SSS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静态力学性能、蠕变行为、应力松弛行为及表面亲/疏水性进行系统的探究。结果表明:随着KH550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静态力学强度(拉伸、弯曲和冲击)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KH550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抗蠕变性能和抗应力松弛性能;复合材料的表面疏水性随KH550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当KH5
目的分析未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在入院以后均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应用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生理指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动脉血氧分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2.67±5.28)%、心脏指数(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