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接受微创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cjm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微创手术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以2017年6月至2020年7月我院接受微创手术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每组各40例,将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康复情况和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康复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VAS评分为(2.31±0.24)分,低于对照组的(3.32±0.31)分(P<0.05);观察组护理后总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 对于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疼痛评分,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超声E-Cervix宫颈弹性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40例病理为宫颈癌患者、44例病理为癌前病变患者及同期48名健康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宫颈病变类型分为宫颈癌组、癌前病变组及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入院治疗前常规彩色超声及超声E-Cervix宫颈弹性成像检查结果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常规彩色超声与E-Cervix宫颈弹性成像对于宫颈癌检查影像特点、敏感度、特异度,评价诊断优劣.结果 ①超声弹性成像对于不同时期宫颈病变均有特征性特点,在宫颈病变灶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肠外营养液配置不合理处方用药情况.方法 从2020年1—12月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的肠外营养液中随机抽取500袋为研究对象.全部样本肠外营养液处方在调配之前均由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师预先进行审核,筛查不合理处方,记录不合理问题,并针对不合理问题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确认或修改医嘱.回顾性分析样本肠外营养液的处方审核结果,统计处方不合理率,汇总不合理表现.结果 经审核,筛查出不合理肠外营养液处方13张,不合理率为2.60%.13张不合理处方共涉及4个不合理医嘱项目,包括配伍不当6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与免疫球蛋白对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12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50例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期接收健康体检儿童50名为对照组,均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两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进行比较,并比较单独检验与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实验组SAA、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gA、IgG低于对照组,IgM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 分析肺康复强化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症状、功能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康复科收治的COPD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59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9例进行肺康复强化护理,比较两种干预方式下患者临床症状和肺部功能.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5次坐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目的 探讨实习医院现场教学与虚拟仿真教学在MRI检查技术实践教学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选择本校即将学习MRI检查技术的2017级医学影像学本科班142名学生,分成两组,理论教学同时进行,实践教学分为实习医院现场教学组与虚拟仿真教学组,学习结束后进行理论与实践考核,并发放问卷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现场教学组的理论成绩为(88.42±9.76)分,实践成绩为(80.01±6.27)分,虚拟仿真组的理论成绩为(87.80±4.91)分,实践成绩为(79.08±6.3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穿刺中旁正中入路与正中入路两种方法在高龄患者TURP手术中的优劣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10月择期行TURP手术患者100例,年龄65~85岁,ASAⅠ~Ⅲ级,无椎管内麻醉相关禁忌证,随机分为正中入路组(M组)与旁正中入路组(P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选择L4~5间隙,M组患者采用常规脊柱中正入路穿刺行腰硬联合椎管内阻滞;P组患者以旁正中入路即脊柱正中线下旁开1~1.5 cm穿刺置管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穿刺操作成功率,重复穿刺及硬膜外导管置管失败例数;并
目的 了解本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及分布状况,为焦作市脑卒中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8—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焦作市≥18岁常驻居民5385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排除不合格问卷后,共有5316名研究对象,筛查出763名高危对象,检出率为14.35%.前三位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83.36%)、血脂异常(72.87%)和明显超重或肥胖(42.20%).高危人群检出率:男性(21.18%)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