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都市悄然流行的“周末夫妻”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yl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记得歌手黄舒俊的一首流行歌吗?“我们要天天相恋,但不要天天相见,只需要悱恻缠绵,绝不要柴米油盐,有共同的生活经验,绝不用共同的房间……”像这首歌中唱的一样,眼下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兰州等内陆的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一种“周末夫妻”现象,这种现象又被人们称作“婚内单身”或者是“SOLO男女”。它指的是夫妻两人同城相处却各有住处,定期相聚,分居的原因不是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和感情矛盾,而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如今,这种主动选择婚内分开生活的人士在国内各大城市已不鲜见。他们通常过着“5 2”的生活,即5个工作日里双方居住两处,只有到周末的2天里居住一处。大多数的中国人长期生活在关系模式单一的社会当中,一夫一妻同居一室,然后加上一个孩子,直到终老。大多数的人曾是这样生活,或者正在这样生活,也将终身保持这样的生活状态。然而,现在都市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模式和传统的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婚内单身”现象正悄然显现。
  
  小别胜新婚
  王先生,今年29岁,结婚不满2年,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每天下班以后在路上要花费1个半小时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中。而王先生的爱人则在居住地附近的一家公司上班。王先生的房子是母亲单位的集资房,婚前一直出租出去。结婚以后,由于没有能力购房,夫妻两人便搬到了这里。由于工作单位太远,半年前王先生和妻子商量后决定,他每周周末回家。于是王先生在工作地租下了朋友结婚前住的单身宿舍。他说:“这样双方都有自己的空间,而且少了路上的奔波,我们两人都觉得分开住能给自己的事业提供更多的时间。”王先生和朋友合股开着一家公司,日常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很晚才能回家,和客户应酬也是免不了的。王先生的爱人对于现在的生活状态比较满意。她说:“我们结婚以后,每天都是我回家做饭,家里大小事都是我操心。有很多次,他在外应酬完,没地方住,只能打车回家。我的同事们她们忙了一天回家还要照顾家人,而我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跟婚前没有太大区别。平时分开的两人只在周末或休假时聚在一起,偶尔也会相约一起吃饭或看电影,两人结婚已经快两年了,但感觉跟谈恋爱时差不多,小别胜新婚。”
  婚内单身生活似乎并不完全是年轻人的追求,对于一些年过中年的夫妻来说,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了他们的一种选择。李女士在市内一家设计院上班,今年45岁,孩子在市级重点中学上高二。和很多已婚妇女一样,大约在两年前,他们的家庭变成了“SOLO家庭”。丈夫在政府部门上班,在这座城市里他们拥有两处住房,一处在丈夫工作地,另一处在自己工作地。李女士说:“两年前,儿子刚考上高中,为了迁就儿子上学,我选择了和丈夫同城分居。李女士带着儿子住在自己工作地,不仅离孩子上学的地方近,自己上班也很方便,每到周末,她和儿子回丈夫工作地。夫妻间没有天天相守,业余时间也不用天天泡在家里,和各自的同事和朋友相处的时间多了,工作和生活也逐步走出封闭,夫妻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这样的生活状态挺好的。”
  “周末夫妻”诱惑多
  有人说,“婚内单身”家庭的出现与女性的独立以及地位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但促使这种家庭出现的却不只如此,我们会发现这实际上是现代社会结构的变迁和个人归属需要发生变化产生的一种结果。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于维民所长对这种现象的担忧就是,它容易引起婚姻的不稳定,婚内单身忠诚和信任受到了挑战。于所长说:“我觉得夫妻最好不要长期分开,婚内单身只适合于那些对彼此都极度忠诚和信任的人。现在都市生活的诱惑非常多,如果夫妻之间没有十分的信任最好不要尝试这样的生活方式。家庭的解体,对女性的伤害可能较男性更大。其实‘婚内单身’并不是一种爱情的表达,而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借口。作为夫妻双方,对对方、对家庭、对社会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为了自己所谓的‘自由’而推卸这些责任,这是不可取的。距离虽然能产生美,可以减少夫妻间在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可以产生‘小别胜新婚’的激情,但当今社会的种种诱惑,夫妻分离的时间一长,很容易被别的男人或者女人钻空子。特别是男人,因为男人是感情动物,如果没有家的感觉,没有约束,很容易走进婚外情的误区,最后夫妻感情破裂,家庭解体。”
  “婚内单身”应该有所约定
  在中国,夫妻分居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受客观条件所限的被动分居,一种是主动分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分居一直处在被动状态。面对“婚内单身”现象的出现,兰州商学院法学院张桂芝副教授表示,如果一部分市民正在“婚内单身”进行时,应该培养自己的“契约意识”。比如夫妻双方可以约定财产、家庭责任,另外,因“婚内单身”导致的婚外恋可以作为约定的附加条件。一旦出现双方感情破裂,要离婚时,约定是最具有法律效力的。
  “婚内单身”不会成为普遍现象
  “婚内单身”现象的出现,说明了现代社会人们对婚姻关系的内涵和结成婚姻契约后双方共有的生活有了新认识,一些崇尚独立的人更不愿在思想上、经济上从属于对方。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包晓霞认为,“婚内单身”生活这种社会现象,不能简单地得出好或者不好的结论,因为有的人适合这种生活方式,而有一部分人还是习惯于朝夕相处的单一模式。“婚内单身”是一种新的婚恋家庭形式,一部分人作出这样的选择,有其客观需要。她认为,“婚内单身”现象不可能成为普遍现象,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夫妻间的感情仍要靠共同生活维系,尤其是对年过中年的夫妻来说,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接受这种观念并不难,但真正要成为“婚内单身”可能性不大。
  “婚内单身”现象解析
  什么原因使区别于传统家庭模式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于维民和社会学所副所长包晓霞从不同角度作了解释。于所长说,在计划经济时代,夫妻结合就有了一个经济纽带的维系,大家工资都很低,两个人的工资放在一起花,就能够维持日常的生活开支,不选择分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经济原因。另外,受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那时候分居、离婚总是不光彩的事情。分开在传统家庭的诸多功能中,经济功能是首要功能,而在小农经济社会中,家庭作为经济单位必需通过夫妻共同的劳作才能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转。之所以会出现“婚内单身”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现今的家庭婚姻生活,已经不再是为了满足生育的愿望,满足经济的共同体,而是更多地满足感情的需求,家庭成为了心理、文化、情感的一个共同生活单位,这是社会转型期家庭的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包副所长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分居一直是处在被动的状态,比如说户籍制度导致的分居。当夫妻分居的客观因素开始消退,主观意愿开始成为主要因素,进而就出现了婚内单身的现象。现在的社会是多元的,比如信仰的多元化、多层次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中国是个传统的社会,很多时候并不支持人个性的多元化,但是现代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在这个背景下,人际关系的多元论表达了人对生活方式的丰富多彩的需求,表达了人对自我生活方式的自主选择。这实际上是现代社会结构的变迁,个人社会归属需要发生变化造成的人们对家庭态度、夫妻关系发生变化。“婚内单身”现象的出现,其实是社会越来越宽容的一种表现,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同样也是妇女有了地位彰显个性的表现。
其他文献
关键词 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历史教学本位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23-0015-05   这是历史教学转型变革的时代,新育人理念、新课程标准与新历史教材的叠合呼唤教学方式的优化。在有限的课堂空间,用恰当的方式铺陈纷繁的历史脉络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我们追寻的目标。   笔者有幸于2019年9月参加“旧邦新造70年:共和国的记忆”——
《非诚勿扰》是一档很受欢迎的电视相亲节目,一位丈夫结果迷上了,最后还“精神出轨”。妻子在对其进行“口头警告”、“黄牌警告”后仍然无果,于是直接出示“红牌”提出离婚,将其“驱逐出场”。  《非诚勿扰》是一档很受欢迎的相亲电视节目,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而且还很喜欢。  可是,就有这样一位丈夫。本来是看别人如何交友、相亲,结果他自己也投入其中,频频上征婚网站交友,还与女网友约会。其结果,不说也许你也能猜到
关键词:读《通鉴》,慕容翰,五胡十六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21-0018-06  子弟出门远游,父母不舍,叮咛万千;友朋话别,宛如灞桥折柳,离情依依。不论这是什么时候的情景,都不是慕容翰离家时的状况。  慕容翰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前燕创建者慕容■的庶长子,《晋书》记载,他豪迈有气魄,机智富谋略,而且身体壮健,精于骑射,深得慕容■器重。生逢乱
德国有个教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组学生的求职信一式三份寄往各个公司。一份上面没有贴照片,一份上面贴上漂亮的照片,一份上面贴上一张丑陋的照片。  结果,贴上靓照的那一组求职信得到公司回信的比率是92%;没贴照片的回复率是67%;而贴上丑照的回复率不到20%。  这似乎说明,现在美貌比以往更具影响力,不仅关系到我们和谁一起工作,而是我们是否能有工作(朋友们,请别忘记在自己简历上放上一张靓照,哪怕是P
16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特别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确立,人类世界更加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树立整体史观,把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相结合,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在教学中,我们除了关注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之外,也要关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间的横向联系和比较。   以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为例,很多老师都做了
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可以说,这是每位中学历史教师奉为圭臬的名言佳句。但教学的现实也使我们常常反思:何为“智”——机械记忆、人云亦云的思维方式能称为“智”吗?此“智”如何明——低层次反复操练、教师一讲到底的复习现状能明“智”吗?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史学评价能力,能帮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命运,起到真正“读史明智”的作
[关键词]初中历史,文物教学,备课思路,青铜器,甲骨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57-06  初中历史文物类教学因为其课程内容占比较小,一直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致使这一重要历史教学资源的价值未能充分体现。为了和大家探讨这一类内容的教学,笔者以部编七年级(上)“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为例,谈一谈自己的教学尝试,以期方家批评指正。
你知道吗?只需花费小小的精力及创意,就可以将家中已变旧或损坏的家具变废为宝。这样既环保,又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旧家具注入新生命。    旧家具的“敌人”  修复与改造家具前,应该试着去了解造成家具损坏的原因。在不了解家具损坏的主要原因前,盲目地遮盖蛀洞、油漆已腐化的木制家具或生锈的金属家具,都只是徒劳无功。  物理“敌人”  1.细菌 受细菌侵蚀的第一征兆是会出现小斑点。这些细菌会腐化木头、破坏
婚检率直线下降,出生缺陷率逐年上升,这是我国取消强制婚检近10年来的两个不争事实。  这“一升一降”之间是否有直接因果关系?出生缺陷第一道防线如何坚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路在何方?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权威部门及有关专家。  婚检率下降反弹乏力  出生缺陷上升势头不减  2003年10月1日《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强制婚检”变为“自愿婚检”。“老百姓误以为取消婚检,全国婚检率陡降。”卫生部妇社司有关负
2019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理事会换届大会在重庆北碚隆重召开,会上选举并产生了第九届理事会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管理部负责人卢霄龙等出席会议。张东燕女士希望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坚持政治建会,发挥学科引领作用,创新办会模式,争取为推动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0月16—19日,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