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动脉溶栓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linx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尿激酶动脉溶栓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PA静脉溶栓组和尿激酶动脉溶栓组,每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并发症等.结果 rt-PA静脉溶栓组溶栓后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动脉溶栓组[88.0% (44/50)比66.0%(33/50)],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尿激酶动脉溶栓组[6.0% (3/50)比28.0%(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后1,3,10,30 d的NIHSS评分较溶栓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NIHSS评分、溶栓后30 d改良Rankin 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疗效明显优于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不仅血管再通率高,且溶栓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可作为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首选。

其他文献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系指由多种病因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可累及肝脏,引起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甚至黄疸,统称为甲亢性肝损害[1].在临床工作中甲亢伴有肝损害的病例不少见。
期刊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严重威胁母儿健康.认识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检查各项指标的特异性变化有助于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正确诊断.妊娠合并Graves病应特别注意与妊娠甲亢综合征(SGH)相鉴别,SGH与妊娠期无痛性甲状腺炎的鉴别也应引起重视.妊娠合并甲亢的绝大多数患者仍以抗甲亢药物(ATD)治疗为主;少数情况下,可考虑于妊娠中期行手术治疗;妊娠期甲亢禁忌131I治疗。
期刊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和甲状腺结节这两类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并存的情况很普遍,就两者关系而言这种情况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两者有直接的因果关联即甲亢由甲状腺结节引起,其常见原因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和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还有少见的情形就是滤泡状甲状腺癌伴甲亢,另外一类就是甲亢合并无功能性甲状腺结节其中以Graves病合并甲状腺结节最为常见。
期刊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发展到一定阶段造成的心脏损害.甲亢对心脏产生多方面影响,如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心房颤动[1])、收缩性高血压、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异常、外周血管阻力改变、继而引起肺动脉压升高[2]、心力衰竭[3]等一系列紊乱.发病率占甲亢患者的13.4% ~ 21.8%,常发生于甲亢后2~3年。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