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的相关问题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iao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枢神经系统(CNS)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病是一组具有免疫易感人群发生的与免疫介导相关的原发或特发于脑(包括视神经)和(或)脊髓受累的炎性脱髓鞘病.欧美以多发性硬化(MS)最常见,而亚洲还常见视神经脊髓炎(NMO)、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等CNS脱髓鞘病.尤其是我国人口多,地域广,所以,还经常有瘤样炎性脱髓鞘病(tumor-lik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s,TIDD)、同心圆硬化(Balo 病)等相对少见的CNS脱髓鞘病临床类型.在临床实践中,由于经验与认识上的差距可能影响医师对CNS炎性脱髓鞘病的正确诊断,不正确的诊断必然会导致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由此产生不良的预后.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实践,对CNS炎性脱髓鞘病的一些新的观点加以阐明,以利神经专科医师正确理解和把握CNS炎性脱髓鞘病概念与诊治的相关进展,在实践中应用之而使患者获益。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对比超早期、早期、中期及晚期治疗对高分级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1年12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FNS)分级Ⅳ、Ⅴ级动脉瘤患者,共119例.其中Ⅳ级73例,Ⅴ级46例.男51例,女68例,年龄平均55.2岁.手术夹闭57例,其中超早期2例,早期14例,中期28例,晚期13例;介入栓塞40例,超早期14例,早期16例,中期
目的 探讨自稳型颈椎椎间融合器(MC+ PEEK)在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骨科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51例,分为MC+ PEEK组(A组:20例),颈椎前路钢板加颈椎椎间融合器或钛网组(B组:31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椎间融合情况、椎间隙高度和JOA评分等指标.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6 ~4
目的 分析皮肤类胡萝卜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象为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群493人(男257人,女236人),年龄(49±14)岁.测量其皮肤类胡萝卜素水平,并检测MS相关指标如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空腹血糖、腰围等.每一个指标作为一个危险因素,没有危险因素的为正常组,仅有1个危险因素的为低危组,有2个危险因素的为高危
目的 分析22例行肺切除术同期联合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肺部肿瘤合并严重冠心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同期手术临床经验.方法 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胸外科共完成同期手术22例,其中男20例,女2例,平均年龄(65±4)岁.临床肿瘤分期大部分为Ⅰ、Ⅱ期,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两支或三支血管狭窄为主,心肺功能基本正常.正中开胸后先行肺肿瘤活检,OPCAB后根据病理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碳酸酐酶Ⅰ(CAⅠ)和Ⅱ(CA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对配对的PDAC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CAⅠ和CAⅡ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其与PDAC病人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再以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16对配对冷冻保存的新鲜PDAC、癌旁组织及三株不同分化程度的胰腺癌细胞系(PANC-
2012年11月9至11日,由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头颈学组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协办的全国第十一届头颈部影像学进展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头颈部影像学新进展学习班在上海浦东绿地铂骊酒店如期隆重召开.中国工程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邱尉六院士,中国工程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
期刊
目的 探讨中低温或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行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77例患者麻醉及围手术期监测治疗情况.结果 51例患者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26例在DHCA下进行.手术时间152 ~ 600(292±91) min,体外循环时间38
目的 对比研究幼儿期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脏直视术后心脏功能与氧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幼儿期先心病患儿55例,其中男34例,女21例.分为2组:简单组30例,包括单纯室间隔缺损(室缺)15例 ;室缺+房间隔缺损(房缺)9例 ;室缺+房缺+动脉导管未闭6例,均合并肺动脉高压.复杂组25例,包括法洛四联症12例,肺动脉狭窄型右室双出口8
目的 小血管梗死(SVI)与大动脉病变的关系存在争论,基于弥散加权成像(DWI)的SVI与基于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评估大血管病变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少见,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经DWI证实的急性颈动脉流域SVI病例的CEMRA改变,分析SVI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2年2月间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60例首次发病的非心源性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病例,其中符合腔
目的 总结IgG4相关系统性疾病(IgG4-RS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IgG4-RSD诊断的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结果、病理表现和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8例IgG4-RSD患者中,男5例,女3例,中位年龄52.5(36 ~72)岁;临床首发表现多样化;受累器官包括胰腺(5例)、胆道(3例)、肾脏(6例)、肺部(3例)、后腹膜和腹主动脉(5例)、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