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下降给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探讨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3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21-01
  摘 要 伴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精英人才进行了重新定位,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能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成为了用人单位考核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高校体育教育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能人员,应立足时代发展潮流,深入研究并落实体育教育工作,以达到促进高校学子机体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基于此,文章就学生体质下降给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这一课题展开探讨,以资参考。
  关键词 学生体质下降 高校体育管理 问题探讨
  21世纪的社会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时代呼唤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呼唤素质型人才,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身体素质建设的强化。体育作为一门以促进高校学子机体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为终极目标的基础学科,只有从体育教育管理工作入手,寻找突破口,才能更好地落实教育教学工作,才能通过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锻炼学生身体,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和承受压力能力等,使学生能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一、学生体质下降背景下高校体育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方面
  素质教育的实施使人们了解了素质教育的实质,对基础性学科有了更多的了解,更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就业率、专业成绩等依然是外界与用人单位乃至教育界衡量一个学校师资与教学能力的惟一标准。为了学校的名誉、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在大打“生源战”的今天,部分高校不得不在这种社会情况下,把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促进大学生智力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期望把学生培养成高技术、高能力学生,从而获得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认同和青睐。因此,高校不重视体育教育管理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在此背景下,学生无法得到充足的锻炼,更别说增强身体素质了,大学生体质更是日益下降。
  (二)大学生方面
  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有力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90后大学生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习惯在长辈的呵护下成长,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调节能力。部分学生在参与高强度体育锻炼时,积极性低下,不愿意参与其中,丝毫没有健身健体的意识。此外,部分大学生意志力薄弱,无法正面认识到增强体质的重要性,喜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锻炼恒心。
  二、学生体质下降给高校体育管理工作带来的思考
  (一)明确以“发展体育素养为中心”的教育目标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作出了详细的规定。《纲要》明确指出高校应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总体目标。可见,为了顺应我国体育教育发展趋势,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管理工作时,应根据《纲要》指导性文件的要求,明确以“发展体育素养为中心”的教育目标,面向全体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開展切实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此外,教育管理人员还要提高理论认知水平,将学生与体育锻炼实际相融合,强化教学效果。
  (二)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要明确地把体育教育作为现代人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出,这就为大学生的体育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校所开设的体育与健康课是大学生获得基础体育知识的重要渠道,要全面加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素质就要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水平。首先,学生领导人要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的开设质量,保证授课老师的教学水平,保证学生有一定学时的课程量。其次,学校要重视体育与健康课教材的编写工作,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全面最新的、适用性强的知识。最后,教师要注意课程的授课方式,体育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教师最好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极力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身体素质。
  (三)创设良好的体育渗透教育环境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过程是漫长的,并不是一时性的,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习惯养成等诸方面培育的,是终身的。课外体育是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延伸,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到体育课程当中。首先,学校要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创办形式多样的体育俱乐部,从而把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融合在一起,实施内容丰富其形式多样的公共体育活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其次,学校还可以采取社团与选修课整合的形式进行运作,举办一些与体育课程相关的小型比赛,让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得以展示自己的才能。当然,立足高校学生日后就业发展方向,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锻炼,以逐步达到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推进教育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加强体育教学建设,不仅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体育教学水准与增强高校学子体质的重要渠道。作为负责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关人员,应要积极接受创新的教育管理思想,结合学校实际,立足当前所存在的问题,运用创新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工作方法,积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体质、适应新时期发展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 于延飞,刘明星.论大学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的渗透和深化[J].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26期.
  [2] 蒙晓全.浅析大学体育教育管理的瓶颈[J].成功(教育).2013年11期.
  [3] 朱铁峰.关于大学体育教育管理的瓶颈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26期.
其他文献
简述了随着准高速电气化铁道的发展,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用耐污高强度棒形瓷绝缘子研制的必要性;确定了绝缘子的技术备件及主要技术参数;介绍了绝缘子的设计结构、机械强度及电气性
该文从广深线准高速列车电空常用制动不安定故障的典型实例中归结出电空制动故障所呈现的特点;并通过对机车电空转换器的原理分析,认为意外紧急与104阀电空的制动电磁阀孔径无直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21-01  摘 要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引入意义,通过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就行分析,初步设计了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方案,希望借此促进职业实用性课程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  关键词 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21-01  摘 要 对新课程下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具有一定典型意义而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学校体育教学领域中理论与实践得以沟通和联系的桥梁,是设计组织和调控体育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方法理论体系。研究和构建适合我国学校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