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农民组织蓬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项目服务供应商参与扶贫项目是1种创新。无疑合作社的参与对项目的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合作社参与扶贫项目,增加农业产品进入更可靠、更健全和更高利润市场的途径,且改善农户获取投入和市场销售信息的途径。农户通过合作社参与扶贫项目实施实现脱贫致富目标,合作社通过实施项目也促进了自身发展。
关键词:扶贫;农民合作社;互助受益;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3188
1 我国扶贫现状
我国有57%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约7.45亿人,其中64%的人口从事的是耕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各级政府加大扶贫力度,各种扶贫计划的实施极大的缓解了农村中的绝对贫困状况。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自然资源条件较差,农民自身素质不高,贫困农户往往从事的是低水平的生产活动,他们的主要收入源于农业生产,且收入水平很低。这些贫困农户在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面前的能力非常脆弱。
农村扶贫的主要政策包括:满足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扶贫双重目标、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的开发式扶贫、采用区域瞄准和目标锁定的方式等。
近年来,农民组织蓬勃发展。在案例合作社所在的项目区记录的农民组织共有682个,其中32%作为合作社或社会发展协会分别在工商局和民政局进行注册,大多为松散的合作社组织形式,采用集体决策机制,以会员需求为目标驱动。其组织职责为:生产到销售的过程中向会员农户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向其会员提供种子,杀虫剂,农药,化肥,饲料等投入;帮助会员改善产品加工标准和质量;协助会员建立市场链接等。而协会或合作社则向会员收取一定年费或从其销售额中提取一小部分作为组织运营费用。
2 扶贫农户参与合作社受益情况
选取某茶叶专业合作社为本文案例,该合作社由当地的农户自发自愿组成的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时拥有会员15户,现在已经发展到2105户,合作社现有茶园400.2多hm2,茶叶生产设备齐全,建成生产厂房2座,拥有2条现代化茶叶生产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00万元。合作社现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茶认证和QS认证,通过品牌效应,现在已经建立了销售网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销售渠道。目标农户通过多方位参与扶贫项目,获得了多重收益。同时,合作社参与农发基金项目实施也扩大了产业规模,增强了发展潜力。
经济收入大幅提高;农户的受益程度和可持续程度都超过了对项目设计的预期;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大大提高。通过合作社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和让目标农户全过程参与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和成品销售,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大大提高;生产条件得到很好的改善;生产观念有所改变。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的农户生产观念开始转变,农业结构更加优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茶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受益农户参与当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拓宽了市场销售渠道。
3 合作社参与扶贫受益情况
合作社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能力垫付项目资金,解决了项目资金垫资难的问题。比如,该茶叶专业合作社参与项目实施,先期免费为目标农户提供所有的生产资料,包括茶苗、化肥、农药,同时还提供技术服务和技能培训;在未采摘的前3a为农户支付地租和工资性收入,据估算,前3a茶园要垫付资金9000多元/667m2。
合作社拥有自己的产品加工设备,具备较强生产加工能力,可以把农户分散的产品通过统一收购进行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又能确保产品质量。
合作社具有较强的品牌创建能力,能够获得市场准入资格,通过产品质量认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让产品更快地进入市场,尽早取得经济效益。
合作社可以多渠道获取市场信息,快速建立销售网络,帮助农户了解市场需求,成为农户与市场间的桥。
合作社参与农发基金项目实施,可以大大降低入社门槛。合作社实施项目时,瞄准的80%以上农户为贫困农户,合作社对受益农户提供服务的同时,降低了农户入社门槛,让目标农户中有意愿的贫困户都能加入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合作社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合作社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可以为目标农户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让其掌握生产技能,自我发展农业生产,就地就近实现就业。
合作社参与项目实施可以实现扶贫和合作社的双赢。合作社本身具有一定的产业开发能力,合作社实施项目,既扶持了贫困农户,又带动了自身产业发展。农户通过合作社参与扶贫项目实施实现脱贫致富目标,合作社通过实施项目也促进了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红.中国扶贫问题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03(04).
[2] 张晓亮.农村扶贫政策之反思[J].党政论坛,2010(12).
[3] 郑庆芳.云南省农村贫困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作者简介:刘璐璐(1986-),女,汉族,河南信阳人,信阳农林学院财经系,研究方向:管理学。
关键词:扶贫;农民合作社;互助受益;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3188
1 我国扶贫现状
我国有57%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约7.45亿人,其中64%的人口从事的是耕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各级政府加大扶贫力度,各种扶贫计划的实施极大的缓解了农村中的绝对贫困状况。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自然资源条件较差,农民自身素质不高,贫困农户往往从事的是低水平的生产活动,他们的主要收入源于农业生产,且收入水平很低。这些贫困农户在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面前的能力非常脆弱。
农村扶贫的主要政策包括:满足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扶贫双重目标、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的开发式扶贫、采用区域瞄准和目标锁定的方式等。
近年来,农民组织蓬勃发展。在案例合作社所在的项目区记录的农民组织共有682个,其中32%作为合作社或社会发展协会分别在工商局和民政局进行注册,大多为松散的合作社组织形式,采用集体决策机制,以会员需求为目标驱动。其组织职责为:生产到销售的过程中向会员农户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向其会员提供种子,杀虫剂,农药,化肥,饲料等投入;帮助会员改善产品加工标准和质量;协助会员建立市场链接等。而协会或合作社则向会员收取一定年费或从其销售额中提取一小部分作为组织运营费用。
2 扶贫农户参与合作社受益情况
选取某茶叶专业合作社为本文案例,该合作社由当地的农户自发自愿组成的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时拥有会员15户,现在已经发展到2105户,合作社现有茶园400.2多hm2,茶叶生产设备齐全,建成生产厂房2座,拥有2条现代化茶叶生产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00万元。合作社现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茶认证和QS认证,通过品牌效应,现在已经建立了销售网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销售渠道。目标农户通过多方位参与扶贫项目,获得了多重收益。同时,合作社参与农发基金项目实施也扩大了产业规模,增强了发展潜力。
经济收入大幅提高;农户的受益程度和可持续程度都超过了对项目设计的预期;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大大提高。通过合作社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和让目标农户全过程参与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和成品销售,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大大提高;生产条件得到很好的改善;生产观念有所改变。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的农户生产观念开始转变,农业结构更加优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茶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受益农户参与当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拓宽了市场销售渠道。
3 合作社参与扶贫受益情况
合作社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能力垫付项目资金,解决了项目资金垫资难的问题。比如,该茶叶专业合作社参与项目实施,先期免费为目标农户提供所有的生产资料,包括茶苗、化肥、农药,同时还提供技术服务和技能培训;在未采摘的前3a为农户支付地租和工资性收入,据估算,前3a茶园要垫付资金9000多元/667m2。
合作社拥有自己的产品加工设备,具备较强生产加工能力,可以把农户分散的产品通过统一收购进行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又能确保产品质量。
合作社具有较强的品牌创建能力,能够获得市场准入资格,通过产品质量认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让产品更快地进入市场,尽早取得经济效益。
合作社可以多渠道获取市场信息,快速建立销售网络,帮助农户了解市场需求,成为农户与市场间的桥。
合作社参与农发基金项目实施,可以大大降低入社门槛。合作社实施项目时,瞄准的80%以上农户为贫困农户,合作社对受益农户提供服务的同时,降低了农户入社门槛,让目标农户中有意愿的贫困户都能加入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合作社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合作社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可以为目标农户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让其掌握生产技能,自我发展农业生产,就地就近实现就业。
合作社参与项目实施可以实现扶贫和合作社的双赢。合作社本身具有一定的产业开发能力,合作社实施项目,既扶持了贫困农户,又带动了自身产业发展。农户通过合作社参与扶贫项目实施实现脱贫致富目标,合作社通过实施项目也促进了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红.中国扶贫问题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03(04).
[2] 张晓亮.农村扶贫政策之反思[J].党政论坛,2010(12).
[3] 郑庆芳.云南省农村贫困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作者简介:刘璐璐(1986-),女,汉族,河南信阳人,信阳农林学院财经系,研究方向: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