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院自2006年开展非脱垂子宫经阴子宫切除术,现将其50例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50例,均有子宫切除指征,且子宫体均<10周妊娠大小,年龄31~65岁,平均47.5岁,其中子宫肌瘤30例,子宫腺肌病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8例。
手术方法: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导尿后,宫旁注射生理盐水或1:2000副肾素溶液10ml。在宫颈膀胱附着点上0.5cm环形切开阴道粘膜,锐性分离,剪断膀胱宫颈韧带上推膀胱,打开膀胱反折腹膜,在后阴道壁与宫颈附着点靠宫颈0.5cm切开阴道粘膜锐性分离直肠宫颈间隙,打开后腹膜,剪断骶韧带,贴着宫颈并垂直宫颈剪开主韧带,轻轻上推送走膀胱宫颈韧带,露出子宫血管的上行支,钳夹,切断,10号丝线双重缝扎,同法处理对侧,靠宫体剪开阔韧带前、后叶,以前或后腹膜翻出子宫,靠宫角钳夹切断输卵管、圆韧带、固有韧带,10号丝线双重缝扎,同法处理对侧,检查所有的断端有无出血。1号可吸收肠线从两侧向中间连续缝合,阴道断端及腹膜宫角残端缝在阴道的侧壁上。术后1块碘伏纱布填塞阴道,导尿并保留尿管。
结 果
手术时间100.5±10.5分钟,术中出血200±17.0ml并发症2例,1例膀胱损伤,因膀胱反折腹膜明显上移,打开时误伤膀胱,经术中修补愈合好;另1例为宫颈残端息肉。肛门排气时间18±5.9小时。术后住院天数5±1.0天。术后用镇痛剂0例。
讨 论
子宫切除是妇女最常见的手术,目前手术方法有经腹、经阴子宫切除、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或腹腔镜联合阴式子宫切除术。我院自2006年选择性开展阴式子宫切除术,效果满意。由于TVH手术视野小、操作困难,易发生膀胱、输尿管直肠等邻近脏器损伤及术后阴道流血、阴道残端感染息肉等。有报道,TVH并发症的危险性较开腹子宫切除的危险性高【sup】[1]【/sup】,所以要提高TVH成功率,选择严格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技术要点至关重要。
适应证:①子宫肌瘤: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多篇文献报道,体积>12孕周的子宫经阴切除,手术时间、出血量、脏器损伤发生率、术后病率等与子宫体积<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up】[2]【/sup】。子宫体积不再是TVH绝对禁忌证【sup】[2]【/sup】,但一般认为子宫体越大,难度越大。②子宫腺肌病;③功能性子宫出血;④子宫脱垂:特别是需要阴道壁修补的患者,作为基层医院需量力而行,术前应充分了解阴道的宽松度、子宫体大小、形态、活动度、附件的情况、子宫后面有无结节等,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麻醉及扎实的妇科手术基本功和密切配合的助手。
禁忌证:盆腔粘连、恶性生殖道肿瘤、子宫峡部肿瘤、宫颈肌瘤或阔韧带肌瘤、较大的附件良性肿瘤、病人全身状况不良,如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受损、生殖器官炎症、未产妇。
术中技术要点:①正确打开膀胱反折腹膜是阴式子宫切除成功的关键,常用方式有3种:第1种是膀胱宫颈附着点上0.5cm切开阴道黏膜,暴露膀胱肌肉走向,分离,寻找膀胱宫颈间隙,上推膀胱,其间隙有滑动感,夹起滑动腹膜,夹起的为靠膀胱侧,夹而不起为靠宫颈侧,二者之间剪开腹膜。第2种是先打开子宫直肠凹腹膜,用示指深入盆腔,绕过一侧子宫、附件达前方子宮膀胱陷凹处向外(阴道)顶起反折腹膜,在指尖指引下剪开之。第3种先处理子宫骶韧带、主韧带、子宫动静脉,继续向上处理宫旁组织和血管,此时膀胱及直肠反折会随宫旁组织的处理而被打开【sup】[3]【/sup】。3种方法灵活运用,避免膀胱损伤。②避免输尿管损伤,剪开膀胱反折腹膜前充分向两侧分离,其次在剪断主韧带时,轻轻上推送走膀胱宫颈韧带,避免输尿管损伤或成角畸形。③术中出血,患者血压不高,宫颈两侧注射1:2000副肾素10ml,处理主韧带时垂直宫颈剪断,不易太深,避免伤及子宫血管下行支。子宫切除后应仔细检查各断端有无出血,子宫血管的毛头要大,手术中避免过度牵拉,以免子宫血管断裂出血。遇到难以控制的出血应及时中转开腹,其不增加术后病率【sup】[4]【/sup】。
总之,阴式子宫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肠粘连机会少、肠功能恢复快、住院天数少、术后疼痛轻、体表不留瘢痕等特点、易被患者接受、且不需要昂贵的医疗器械等特点,所以只要严格选择病例,掌握手术技巧,开展阴式子宫切除在基层医院是可行、安全的。
参考文献
1 惪恩兰.子宫切除术的术式选择[J].国外医学·妇女科学分册,2005,32(5):269-277.
2 王沂峰,惪恩兰.子宫切除术相关问题与思考[J].中华妇女杂志社,2005,40(10):649-651.
3 马秀清,王瑜,印红梅,等.巨大子宫肌瘤阴式全子宫切除术37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9(12):755.
4 刘珠凤,朗景和,孙大为.阴式子宫切除术25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杂志,1999,34(8):456.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50例,均有子宫切除指征,且子宫体均<10周妊娠大小,年龄31~65岁,平均47.5岁,其中子宫肌瘤30例,子宫腺肌病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8例。
手术方法: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导尿后,宫旁注射生理盐水或1:2000副肾素溶液10ml。在宫颈膀胱附着点上0.5cm环形切开阴道粘膜,锐性分离,剪断膀胱宫颈韧带上推膀胱,打开膀胱反折腹膜,在后阴道壁与宫颈附着点靠宫颈0.5cm切开阴道粘膜锐性分离直肠宫颈间隙,打开后腹膜,剪断骶韧带,贴着宫颈并垂直宫颈剪开主韧带,轻轻上推送走膀胱宫颈韧带,露出子宫血管的上行支,钳夹,切断,10号丝线双重缝扎,同法处理对侧,靠宫体剪开阔韧带前、后叶,以前或后腹膜翻出子宫,靠宫角钳夹切断输卵管、圆韧带、固有韧带,10号丝线双重缝扎,同法处理对侧,检查所有的断端有无出血。1号可吸收肠线从两侧向中间连续缝合,阴道断端及腹膜宫角残端缝在阴道的侧壁上。术后1块碘伏纱布填塞阴道,导尿并保留尿管。
结 果
手术时间100.5±10.5分钟,术中出血200±17.0ml并发症2例,1例膀胱损伤,因膀胱反折腹膜明显上移,打开时误伤膀胱,经术中修补愈合好;另1例为宫颈残端息肉。肛门排气时间18±5.9小时。术后住院天数5±1.0天。术后用镇痛剂0例。
讨 论
子宫切除是妇女最常见的手术,目前手术方法有经腹、经阴子宫切除、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或腹腔镜联合阴式子宫切除术。我院自2006年选择性开展阴式子宫切除术,效果满意。由于TVH手术视野小、操作困难,易发生膀胱、输尿管直肠等邻近脏器损伤及术后阴道流血、阴道残端感染息肉等。有报道,TVH并发症的危险性较开腹子宫切除的危险性高【sup】[1]【/sup】,所以要提高TVH成功率,选择严格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技术要点至关重要。
适应证:①子宫肌瘤: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多篇文献报道,体积>12孕周的子宫经阴切除,手术时间、出血量、脏器损伤发生率、术后病率等与子宫体积<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up】[2]【/sup】。子宫体积不再是TVH绝对禁忌证【sup】[2]【/sup】,但一般认为子宫体越大,难度越大。②子宫腺肌病;③功能性子宫出血;④子宫脱垂:特别是需要阴道壁修补的患者,作为基层医院需量力而行,术前应充分了解阴道的宽松度、子宫体大小、形态、活动度、附件的情况、子宫后面有无结节等,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麻醉及扎实的妇科手术基本功和密切配合的助手。
禁忌证:盆腔粘连、恶性生殖道肿瘤、子宫峡部肿瘤、宫颈肌瘤或阔韧带肌瘤、较大的附件良性肿瘤、病人全身状况不良,如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受损、生殖器官炎症、未产妇。
术中技术要点:①正确打开膀胱反折腹膜是阴式子宫切除成功的关键,常用方式有3种:第1种是膀胱宫颈附着点上0.5cm切开阴道黏膜,暴露膀胱肌肉走向,分离,寻找膀胱宫颈间隙,上推膀胱,其间隙有滑动感,夹起滑动腹膜,夹起的为靠膀胱侧,夹而不起为靠宫颈侧,二者之间剪开腹膜。第2种是先打开子宫直肠凹腹膜,用示指深入盆腔,绕过一侧子宫、附件达前方子宮膀胱陷凹处向外(阴道)顶起反折腹膜,在指尖指引下剪开之。第3种先处理子宫骶韧带、主韧带、子宫动静脉,继续向上处理宫旁组织和血管,此时膀胱及直肠反折会随宫旁组织的处理而被打开【sup】[3]【/sup】。3种方法灵活运用,避免膀胱损伤。②避免输尿管损伤,剪开膀胱反折腹膜前充分向两侧分离,其次在剪断主韧带时,轻轻上推送走膀胱宫颈韧带,避免输尿管损伤或成角畸形。③术中出血,患者血压不高,宫颈两侧注射1:2000副肾素10ml,处理主韧带时垂直宫颈剪断,不易太深,避免伤及子宫血管下行支。子宫切除后应仔细检查各断端有无出血,子宫血管的毛头要大,手术中避免过度牵拉,以免子宫血管断裂出血。遇到难以控制的出血应及时中转开腹,其不增加术后病率【sup】[4]【/sup】。
总之,阴式子宫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肠粘连机会少、肠功能恢复快、住院天数少、术后疼痛轻、体表不留瘢痕等特点、易被患者接受、且不需要昂贵的医疗器械等特点,所以只要严格选择病例,掌握手术技巧,开展阴式子宫切除在基层医院是可行、安全的。
参考文献
1 惪恩兰.子宫切除术的术式选择[J].国外医学·妇女科学分册,2005,32(5):269-277.
2 王沂峰,惪恩兰.子宫切除术相关问题与思考[J].中华妇女杂志社,2005,40(10):649-651.
3 马秀清,王瑜,印红梅,等.巨大子宫肌瘤阴式全子宫切除术37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9(12):755.
4 刘珠凤,朗景和,孙大为.阴式子宫切除术25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杂志,1999,34(8):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