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PV1探讨辣椒素促进胃癌转移机制

来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hol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辣椒素受体(TRPV1)在辣椒素介导的胃癌转移过程中对胃癌细胞转移及运动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利用荧光素酶标记的胃癌细胞构建胃原位及尾静脉转移瘤模型,通过小动物成像仪在整体动物水平观察辣椒素对胃癌转移的影响;②通过划痕、Transwell及3D侵袭实验,在细胞层面检测辣椒素对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③结合KMplotter生存曲线分析、免疫荧光、q-PCR和Western印迹法验证TRPV1在辣椒素介导的胃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④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胃癌细胞TRPV1基因,通
其他文献
目的提取分离杜仲叶黄酮类物质,阐明其对体外培养的人成骨MG-63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法提取杜仲叶黄酮类物质;UPLC/Q-TOF-MS分析黄酮类物质单体;采用杜仲叶黄酮0~60 g·L-1及成骨诱导剂处理人成骨MG-63细胞48 h,MTT法分析其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杜仲叶黄酮7.5~60 mg·L-1协同成骨诱导剂处理人成骨MG-63细胞48 h,Western印迹法分析各组细胞中TLR-4,MyD88和NF-κB蛋白的表达
目的对甘草正丁醇提取物抑制登革病毒(DENV-2)的活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体外实验采用BHK-21细胞测定甘草正丁醇提取物对细胞的半数有毒浓度(CC50)以及对DENV-2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通过CCK-8法在DENV-2感染后不同时间点以及不同的感染阶段加入药物检测细胞存活率;通过噬斑实验检测子代病毒释放水平;通过qRT-PCR、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病毒E和NS1的表达。体内实验采用7日龄ICR乳小鼠,颅内加ip给予DENV-2建立全身性感染乳小鼠模型
OBJECTIVE The specificity of drug therapy in individuals and races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harmacogenomics and precision medicine.While there is a few cognition on the minorities in China,especially in Lisu nationality from the Yu
OBJECTIVE Although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is largely unknown,gut dysbiosis has emerged as a central initiator of obesity-related diseases including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type 2 diabetes and metabolic syndrome.The emerging evidence supp
目的BH3-only蛋白是Bcl-2家族的促凋亡成员,可与抗凋亡成员结合启动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BH3拟似药通过模拟BH3-only蛋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是肿瘤治疗中最具前景的药物之一。因此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寻找新的BH3拟似药并阐明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为发展新的BH3拟似药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基于药效团模型的虚拟筛选技术和分子对接筛选出潜在的BH3拟似化合物。用MTS实验检测筛选出来的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采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化合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共沉淀(Co-IP
目的初步探讨复方中药塞络通(SLT)对多发性脑梗死损伤小鼠的神经修复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57/B1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模型组、阳性药丁苯酞(78 mg·kg-1)组、SLT(11,22和44)mg·kg-1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每组小鼠建立微球致多发性脑梗死模型。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7 d,同时ip给予Brdu(50 mg·kg-1)7 d,每天对小鼠进行称重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7 d后检测各组小鼠抓力,激光散斑多普勒法测
目的探讨SIRT1/FOXO1通路在三氧化二砷(ATO)诱导的心脏毒性机制,以及黄芪甘草汤的防护作用。方法以ATO 5 mg·L-1诱导H9c2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黄芪甘草汤对心肌细胞存活率、凋亡率以及ROS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测定细胞中SIRT1,FOXO1,Akt和P53的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ATO作用于H9c2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ATO处理后心肌细胞凋亡率和ROS水平显著升高,SIRT1显著降低,FOXO1水平显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3(简称三七-3)体外抗登革2型病毒(DENV-2)的作用。方法采用DENV-2新几内亚株感染BHK-21细胞,通过CCK-8法评价三七-3对DENV-2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噬斑法检测DENV-2感染细胞后子代病毒的合成;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病毒结构蛋白E和非结构蛋白NS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复制中间体dsRNA以及E和NS1蛋白的合成,并通过时间点处理实验判断抗DENV-2的作用阶段。结果三七-3能保护DENV-2诱导的细胞死亡,其半数
目的中医辨证中,丹参属活血化淤药,能够治疗瘀血症候,肿瘤作为癥积,属久瘀所致。基于丹参在心肌缺血、冠心病等疾病中发挥改善血管结构和促进血管灌注的作用,而肿瘤血管也存在结构异常和灌注不足的特征,本研究着眼于丹参主要活性成分丹酚酸B对于肿瘤微血管的调控,是否能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方法选用健康雌性小鼠,注射乳腺癌细胞悬液,构建小鼠原位乳腺癌模型,分为模型组、丹酚酸B低剂量给药组、高剂量给药组。每3 d测定肿瘤体积。实验周期结束,每组选择小鼠进行尾静脉注射TRITC-Dextran和Pimonidazole,考察
目的探究瑞香狼毒提取物瑞香B(chamaejasmineB,ICJ)抗乳腺癌的药效及其作用机制。根据前期研究提示,重点聚焦其对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通过原位乳腺癌模型探究ICJ抗乳腺癌的药效;通过基质凝胶塞实验、Transwell、内皮细胞毛细血管成管实验和主动脉环实验,进一步观察ICJ对于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ICJ对于细胞自噬的影响;免疫共沉淀、Western印迹法和RT-PCR分别检测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通过原位乳腺癌模型,我们首次证明了ICJ对乳腺癌具有显著抗血管生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