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浅析及应对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avehearter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教育观念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所面临着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的很明确,即培养建设祖国的专业技术人才。所以,一些中等职业学校里出现了重专业轻基础、重理科轻文科的现象。很多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被学生们重视。然而,语文具有工具性、应用性、综合性、人文性等特征,所以语文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制约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我们在重视学生专业素质提高的同时,不能忽视语文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育;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126
  一直以来,人们都觉得中等职业教育就是教给学生一门技术,培养从事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初、中级操作性人员,其他的则不必过多考虑。正是由于存在这样一种传统的中职教育观念,家长、学生、甚至一些学校、教师往往都是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很少关注语文、数学等文化基础知识的培养,以至于学校文化基础课程的比例越来越少。有的学校甚至不开设这些课程,即便开设也形同虚设,学生根本不重视。然而,这是一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世纪需要的是既有一定专业知识,又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这样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学校的培养,语文、数学等文化基础知识便是这种学习能力的动力和源泉。没有扎实的文化底蕴,再学习则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试想一个缺乏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人能进一步的学习好吗?事实上,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试题中语文、数学等文化基础知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由此可见,企业对文化素质的重视较专业知识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笔者认为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不仅不能削弱文化基础课程,反而应加以重视。那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如何呢?
  一、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现状浅析
  目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源质量偏低。由于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所以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的。这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普遍偏低,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大多是为了在中职学校“混张文凭”,方便以后找个好一点的工作,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有的学生甚至明言:“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学技术的,我如果语数英成绩好,还来这里干嘛?早就上高中去了!”
  2. 学生没有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很多学生想当然地认为:我到中职学校是学技术的,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就行了。完全将基础性的课程放在无关痛痒的位置,尤其是语文,传统的语文教学较为死板,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太多的新意,这就容易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不过就是背会几首古诗,了解几位作家,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在平时的交流中,难以完整、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习总结词不达意……这些都是语文基础不扎实的表现。
  3. 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较差。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的语文学习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停留在小学阶段。他们在作文时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更谈不上行文流畅、语言优美了;参加一些演讲、朗诵、辩论比赛,不知道如何下手,怎样准备,不能学以致用;甚至于最基本的日常说话,他们也往往会表现得词不达意,不能清楚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4. 教师教法传统,没有创新。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不过是“知识的储存库”。不少教师在教学时习惯把篇、章、句、语等知识嚼碎,详尽而系统地“灌”给学生,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阻滞了学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不能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和语文素养。这种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失去了吸引力,也不合学生的胃口,使他们的语文水平得不到提高。
  既然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现状确实不容乐观,那么,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呢?
  二、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策略
  1. 转变教学理念。21世纪的人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这就要求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当今社会“知识爆炸”,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通过传统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技术,已不能受用一辈子,这就要求建立起一种新型教育制度——“终身学习”制度。而且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智能型的操作人员,显然以知识为本位,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为此,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主要就是听、说、读、写能力,始终抱着培养学生能力这一宗旨,让学生多参与教学,在实践中培养能力。针对现代社会对学生学生再学习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各方面都应该明确语文科的基础地位,予以更多的重视。
  2. 改进教材。为了适应中职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培养方向、就业方向,中职学校应该采取一套适合于自己学校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也就是说要采用一套与学生所学专业关系比较密切的教材。具体课文内容的选择以及编排可以试具体情况而定。例如,要顾及中职阶段时间短、课程多、实践活动占用教与学双方大量精力的实际,合理设置语文学科课文总量,精简必学篇目,以现代文、实用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为主,适当地配一些自读内容,较长的文学作品和较深奥的文言著作可安排在这一部分。这样,既能减轻语文教学负担,为培养职业技能让路,又保护了部分学生钻研文学艺术、提高人文素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朝不同方向发展。
  3. 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所表现出的底子薄、理解能力差,却擅模仿的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可将教学内容与具体实践活动(下转第128页)(上接第126页)相结合,必要时还可以将课堂延伸到户外、街道、商场等,让学生在实地参与中得到真实的体会和感受,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直观认识和理解。此外,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安排一些简单的实际文体运用的现场模拟活动。如请柬的制作、大会发言、旅游景点解说、就业应聘、活动策划的草拟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训内容,由喜欢参与活动进而到为了搞好活动而去想办法、找对策,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应改变以往唱独角戏的教学方法,在按部就班的教学中注入激情,让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让学生充分的感悟到语文作品的内涵,进入激情学习的状态,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中来,让学生在讨论中全面了解把握作品。比如,在学习和观看完《林黛玉进贾府》后,笔者让学生说说“戏里戏外的林黛玉”。有人说主人公愚笨、懦弱、娇气、美丽、悲伧;有人说演员的演技、化妆、对白的优劣……学生们从不同角度理解分析,从而加深了对林黛玉这一形象及作品的深刻理解。像这样热情、有感染力的课堂,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效地改善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基础,从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出发,运用更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把语文教学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从各个方面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发现语文教育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使他们适应市场人才竞争的需求,在工作中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合浦师范学校 536100)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清明时节雨纷纷,柳绿桃红景色新.在这万物复苏的阳春时节,北京癌症康复会为配合今年全国“4.15”防癌抗癌宣传周,于4月6号在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大礼堂举办了“北京癌症康复会
期刊
期刊
由于科学普及工作不够广泛深入,相当多的人并不了解一个普遍适用的科学思维方法,那就是个例不能代表一般.人们往往不自觉地把个例做为一般来宣传,将个别现象简单地理解为可以
“九头鸟茶楼”每年六月都有一次极有意义的数学趣味活动——让初中生见识高考题.今年的活动是由千老师主持的,他选中的是今年高考数学湖北卷的第15题:给n个自上而下相连的正
期刊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历程.rn50年代时,中医治疗肿瘤还处于“各自为战”的初始阶段,临床以采集、观察民间的单方验方为主进行个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