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教学中的提问和反思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ld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中师生交流信息、情感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引导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到好处地抛砖引玉,是教师在高效课堂中一直探究的主题。
  关键词课堂提问;复习提问;对比;反思
  中图分类号:TE122.1 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1-0197-01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教学特色,然而许多感觉较好的课堂,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比如,如何在数学课中落实目标定向,是由学生说呢,还是由老师来说?怎么提问使学生有兴趣?还有没有更为科学的方式。对此笔者进行了小小总结和反思跟大家分享。
  一、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几种课堂提问的形式
  (一)复习提问和小结提问
  数学知识联系密切,在学习新课前,适当地提问一些与新知识相关的基础知识,温故知新,既顺理成章地引入本课,又为本课的学习做好准备,两全其美。如学习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时,笔者先提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了加法法则做准备,减发转化成加法之后再计算就很容易了,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学完了新课,通常要进行小结,以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理顺了知识内容,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链。
  如学习完一次函数的性质,复习时设置如下问题:①一次函数图象是直线还是曲线?经过哪两个特殊点?②图象经过的象限由什么决定?③分别探讨k、b与图象经过象限之间的关系?④图象与两个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与图象与两个坐标轴交点坐标有什么关系?通过这四个问题的探讨,学生对一次函数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对比提问
  有些数学知识之间有很多的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把相关知识拿出来进行对比提问,即可以加深印象,又可以澄清模糊概念。如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的性质对比提问、解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对比提问、角平分线的性质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对比提问等等,加快了新知识掌握的速度,使计算错误率减少,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自信。
  (三)对模糊问题提问
  有些概念法则等,表面看上去已经掌握,但实际并未理解本质。如,-a是负数吗?学生理解负数通常认为有负号就是负数,并不理解a是个字母,可以代表任何数。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这样提问:若a大于0,-a是什么数?若a=0,-a是什么数?若a小于0,-a是什么数?通过提问并举具体数字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这个问题。
  (四)对学生易疏忽之處提问
  有些解题时的细小之处被学生忽视,从而引起大错,解方程时,对于移项变号,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问题,很多学生会忽视,每到此处笔者都向学生提问:用不用变号?乘不乘最小公倍数?在去括号和添括号时,括号里的各项需不需要变号?这些小问题一经提出,马上会令犯错误的学生清醒,从而避免出错。
  (五)关键处提问
  在画角的平分线时,提问,为什么第二次画弧要以大于1/2半径长为半径画弧?这是画角平分线的关键,只有理解好这个问题,才能准确画出角平分线。所以关键处提问,犹如画龙点睛,会使学生茅塞顿开思路通畅。再如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关键是什么?是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学生掌握了这一突破本节难点的关键,接下来表示坐标就得心应手了。
  二、在学生的学习中还出现以下学习的情况
  1.多数情况下,教师比较擅长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但问题提出后没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甚至不留思维空间,往往习惯于自问自答,急于说出结果。显然,学生对题目只是片面的理解,不能引发学生的深思,就不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因此造成很多学生对于做过的题一点印象也没有;对问题的坡度设置的不够,坡度过大,导致思维卡壳,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深入进行而流于形式。
  2.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教师可准备采取的措施:
  (1)对过多的题,进行适当的筛选;(2)还给学生一片思维空间,让学生受到适当的“挫折”教育,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3)学生有不同想法单独与教师交谈,好的想法给予鼓励并加以推广;不对的想法,给予单独的指正。这样,学生即可以大胆放心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又可以把一些教学中漏洞补上;(4)精心设置问题的坡度,使学生步步深入,并探究出规律。课堂上注意课堂节奏,尽量让中下游的学生跟上老师的步伐,多给学生自己练习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做到不仅是老师完成任务,还要学生完成任务。相信经过笔者的不懈努力,一定会不断取得进步。
  总之,提问是数学教学中时刻都离不了的武器,它是一堂课的催化剂和兴奋剂,适当地运用它,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如一颗小石子,投下去激起千层浪。而教师课后都要进行及时反思,养成一种对教学的自觉反思习惯,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因反思而提高,因反思而创新。
  参考文献:
  [1]华琼,《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数学》,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拓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实践活动体验,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之处。幼儿园阶段的幼儿认知能力与情感体验正处于关键性的养成阶段,因此幼儿教育者如何拓展幼儿视野,使幼儿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了解生活成为幼儿教育的关键点。  关键词 社会实践活动;幼儿教育;社会视角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所传递的情怀、展现的现实意义依旧适应于现代教育,应该在语文教学中生生不息,永久留存。但是这对于现在语文课堂而言是一个难点所在,本文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目标,探究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理解并应用传统文化。  关键词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探究;渗透教学  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国之精华,它所孕育的道德品质、精神品质、文化素养以及文学技能是现代人应该坚守、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而阅读又能帮助学生开拓思维,促使学生得到更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对于学生而言,阅读是学习的一面镜子,它能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以及明白自身需要补充的知识,并寻找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从阅读中完善自我。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2.17,R361,B025.4
摘 要随着中高考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听力测试的比重在逐年提高。听力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多被大多数英语教师的重视。教师们应努力探索听力教学新方法,构建符合教学规律的听力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听力教学,从而提高听力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0-0161-01  在英语教学中
摘 要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养教育越来越重视。而体育作为一门运动性学科,其教育目的在于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并通过积极的体育运动,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此次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基于有效教学视角下的小学体育课程开展分析。  关键词 有效教学;小学体育;开展  体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师生之间,教师是否具备有效的教学能力,学生是否具备有效的学习意识,师生之间是否
摘 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时代发展特征的必要途径,作为一门技术先进,知识理论复杂的综合性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难题,如果不加以解决,会对后续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课堂互动,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学习弱项。文章基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实践研究展开论述,探讨教学现状问题,提出几点教学策略和解决对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激增,知识的更新加快,随之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提高年轻一代的素质。不仅要教给学生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从而强调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增强了,智力水平也就提高了。因此各国的小学数学都把培养学生思维
摘 要课堂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发挥着比较显著的作用。在新的教学生态中,如何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成为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提升课堂效率最关键的主动权在教师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当下数学教学进行创新来提升课堂效率。本文将从教师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趣味,提升学生参与度;创新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提供更好学习体验;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提升数学课堂品质三个方面,围绕如何在提升课堂效率展开系统论述。  关键词
摘 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发展学生全方面素质已经成了首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全方面素质发展,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习的主导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因此,课堂提问是一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方法。一个好的课堂提问技巧就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关键词 提问技巧;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教育事业正在进行全面改革,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荐,小学教学日益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小学科学课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吸收科学教材中的内容,调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量,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十分有必要对小学进行科学拓展阅读。为此,本文阐述了小学生科学拓展阅读的教学策略,为广大小学科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拓展阅读;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