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的回归与全球−地方健康问题的政治学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well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病的爆发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常常会引发地方和全球连锁反应.重温1994年印度苏拉特的鼠疫案例,可以了解全球、印度政府和地方邦政府在公共卫生和政治权威各个交叉层面上的相互影响,以及各自表达的特定的政治关切、社会焦虑和当务之急.疫情期间全球和地方层面出现了相互重叠的多层叙事,说明公共卫生及其政治学存在多个同心圆,我们必须分析它们之间的交集,厘清不同的观念和反应,以应对、解决与疫情命名、公共卫生和政治影响相关的复杂挑战.苏拉特疫情为WHO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使其能够采取更具干预性的战略,为建立全球性的疾病监测网络、加强各国在公共卫生治理方面的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点,而持续紧张的区域局势和不同国家的关注点影响了各方在疫情认知问题上的政治博弈.苏拉特瘟疫和围绕它的争议说明有必要把全球卫生列为一个既具综合性、又有专业性,需从整体上来把握的优先事项,而不是简单理解为国际、国家和地方等不同层级之间的利益博弈.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建构在当今不断变化的全球政治生态下的公共健康议题.
其他文献
国家是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也是政治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随着"将国家带回来"的浪潮兴起,以社会为中心解读国家的做法受到挑战,国家自主性和国家能力等概念日益流行,它对包括政治经济学在内的众多理论体系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国家主体地位的获得改变了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关于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分工逻辑,制度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强调."发展型国家"是从国家主义视角解读东亚奇迹时形成的主要理论成果,它取代自由主义成为解读东亚政治经济的主导范式.
吕思勉先生曾在20世纪20—40年代多次发表中国婚姻史研究的论著,且前后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和改写.在吕思勉的史学架构中,中国婚姻史研究被置于相当特殊的位置,而婚姻史研究又极为典型地反映了吕先生的治史方法.作为近代史学范式转变时期的重要案例,通过考察吕思勉先生撰写、修改中国婚姻史的具体情况,便能揭示出对同一专题的“时时改写”,不仅反映了史家对自身学术观点的发展和修正,更体现着近代学者以新思想、新观念来“再造已往”的复杂历史书写实践.
虽然实践哲学和实践理论都共享着“实践”一词,但是学界鲜有系统探究两者关系之作.西方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实践哲学,实践哲学在黑格尔之后出现了传统与现代之分.在对于实践要素的理解上,现代实践哲学表现出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亲缘性.实践理论直接继承并发展着现代实践哲学,而其与传统实践哲学的关系则是间接的、以现代实践哲学为中介发生的.实践理论在基本哲学立场、二元论问题、实践规范性以及实践之未来维度等方面将现代实践哲学的基本立场拓展到社会学、人类学、文化理论、语言学、科学哲学,甚至女性主义、组织研究、消费研究等领域中,
学界在评述马克思中学时期思想时,认为此时马克思思想的底色是虔诚主义宗教神学、道德神学、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民粹主义、伦理共产主义、法国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闪光等.但是,第一,这些说法几乎囊括了近代思想光谱从最保守的一极到最革命的一极,它们本身就形成一个顺次驳斥的序列.第二,如果马克思的精神世界真的能承受如此多互相矛盾的观点,那这本身就说明马克思的精神世界有一种能把诸对立思想统一起来的独立主体性,否则马克思必然会被这些相互矛盾的观点弄得支离破碎.如果我们从整体、根本特征和内在潜质上看马克思
作为一种痛苦之情,道德焦虑产生于人不能应对的特殊境遇之中,是人对道德的不确定性或不确定性的道德的直观体验和当下反应.基于不确定性对象的区分,道德焦虑内涵规范性焦虑(生存焦虑)、信念性焦虑(存在焦虑)两种不同的层次.从不确定性的终极指向来说,道德焦虑是以道德方式对人的自由或自我受限的伦理处境的一种揭示.反溯人之关系性存在的事实及价值性存在的应当,在群己物我的关系连结中重思人的境况、重塑人的形象,是伦理为道德焦虑开出的疗愈之方.
从新描写主义的视角分析《诗·秦风·无衣》,就是要以“解剖麻雀”之法对该诗篇所涉及的句法语义等诸多问题做细颗粒度的微观刻画、描写与分析.通过对该诗篇的研究,发现与现代汉语相比,上古汉语更有资格称得上是一种动词型语言.一些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感会确凿无疑被理解为名词或介词或副词的词,在《诗经》所代表的上古汉语中其实是动词.除此之外,上古汉语还是一个以并联(Conjoin)法为重要造句手段的语言,一些按照现代汉语语感会理解为连动或主从结构(包括动结式)的结构,在上古汉语中很可能是动词并联结构.
朝圣研究在西方学界兴起已有几十年的时间,研究成果颇丰.在已有的朝圣研究中,有两类研究进路得到较多的采纳,一是考察朝圣制度的生成,注重政治经济过程对朝圣体系的建构作用;二是关注朝圣带来的各类社会性后果,倾向于功能性地看待朝圣.以上海佘山天主教朝圣为例来尝试探讨一种以体验为中心的朝圣研究进路,可以在政治经济学和功能视角之外以一种“内部”的视角来看待朝圣行为.这一视角聚焦在凝结了全部的社会、文化、历史的“人”身上,具体落实在朝圣者的体验上.通过朝圣者体验的角度,期待能够更深入地呈现朝圣本身的样貌,由此达成对于朝
建构我国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已成当前学界共识,而如何建构继而成为学界一直讨论的热点.本研究基于后现代知识观背景下实践性知识视角,在本土化研究脉络中强调基于实践的本土社会工作知识生成.通过聚焦一线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可以总结呈现出当前在我国实践场域中存在的四种知识样态:叙事知识、隐喻知识、身体知识、概念知识.这些不同样态的知识是社会工作者实践智慧和实践性知识的反映,是我国自主社会工作知识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实践场域内社会工作知识样态的归纳与研究为我国自主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建构奠定了实证基础.
现代性是在总体上关于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要素的抽象概括.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马克思以资本逻辑为核心对现代性做出了总体性诊断.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现代性的革命逻辑与改革逻辑.这两种逻辑的形成既批驳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现代性建构提供中国方案,同时也在遵循现代性一般逻辑与中国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中不断建构与完善中国现代性.
舆论被称为社会“皮肤”,网络次生政治舆论则是皮肤的表皮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及时对环境变化做出预警的作用.网络技术、网络事件、权力不当干预、引导偏差、价值偏好等构成了次生政治舆论的复杂机制.网络次生政治舆论是对主流舆论的反转、质疑、平衡和互动,具有非主流性、反转性、颠覆性、灾变性、风险性,进而带来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以及叠加风险.应从多层面化解次生政治舆论的风险性,更好发挥主流舆论的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