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l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下,随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创新性教学模式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也积极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深入探索电教手段的意义和作用极为重要。运用电教手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将空间和时间对教学的影响顺利突破,从根本上将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等问题有效解决。同时运用电教手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使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改变。对此,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鍵词 小学生;数学教学;电教手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109-01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是口头讲授,配合运用卡片和黑板,以静态形象为主,这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枯燥。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学生可以接触更多的信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和更多的电子产品,所以若是教师可以运用电教媒体开展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实现学习效率最佳化。小学数学教材具有丰富的内容,趣味性很强,所以在教学中非常适合运用电教媒体。
  一、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探究情境
  兴趣是产生个体行为的动机和源泉,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的动力所在。电教媒体集像、音、文、图为一体,可以使学生独特的学习情感得到优化和丰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电教媒体把数学问题展示在学生面前,增强数学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创设良好的探究教学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探究欲充分激发出来,进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观察和探究的主动性。
  以“观察物体”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出来,可以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第一,笔者借助电教媒体将两组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之后让学生对两组图片之间的不同点进行仔细观察。两组图片分别展现了一辆汽车的头部和一辆汽车的尾部。结合图片中的内容,笔者向学生提问:“这两幅图片的内容一样吗?它们分别是什么部分呢?”提出问题后,学生再和图片相结合分析问题,过一会儿,学生得到正确答案。如此,笔者借助电教媒体,创设探究情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了出来。
  二、运用电教媒体,突破重难点
  教学中的重难点,若是仅仅借助口头讲述,有时难以让学生充分掌握。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化抽象为直观,把复杂问题转变成直观、形象的内容,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借助形象化的画面为学生展示,如此便可以促进学生从形象感知向抽象感知转变,不仅加强了重点,同时难点知识也得到顺利突破,这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极为有利。电教手段有利于突出教学重难点,通常可以获得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
  以“图形拼组”相关知识为例,有这样一道十分典型的题目:依次将诸多正方体叠起,要求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小正方体。很明显,这道题主要是为了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进行考察。学生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只有借助想象和视觉观看的方式,最终获得正确答案。在分析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容易出现漏数的问题,同时很难发现其中隐蔽的部分。而教师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电教多媒体进行演示和剖析,从而将隐藏在第二排的正方体顺利找到。借助电教多媒体的演示,可以获得理想效果,在生动、形象的演示中,学生可以把图形变换中的组合和分类的关系掌握到,从而顺利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
  三、运用电教媒体,丰富教学内容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电教媒体既可以将教师在课堂中板书的时间有效缩短,同时还能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数学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有趣。同时,在课堂中借助电教媒体可以迅速把更多的数学知识传递给学生,借助增加课堂容量的方式使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逐渐提升,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以“分数”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两组教学方案进行设计:首先,在教学视频中借助折叠纸张等教学模具,使学生对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几分之一等平分类数学知识有初步了解;其次,将6个梨子和8个苹果放在幻灯片上,使学生将几分之几可以构成整体的基本数学知识了解。教师可以在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引导,让其积极展开思考和探究。借助这种授课模式,可以把整体看成数字1,学生了解此知识点后还可以把1细分为3份、4份,最后把其抽象成若干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数学分数的本质和意义了解透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电教手段的优势十分明显,其形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更强,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高。但教师需要把握怎样运用电教手段,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不能毫无目的地使用,这样才可以把电教手段的最佳效果发挥出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艾小莉.用好电教手段优化小学数学教学[J].考试周刊,2017(95).
  [2]何秀梅.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2018(1):49.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民开始意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素质教育被提出,最新的课堂环境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本文也是就初中阶段数学课堂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提出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小组合作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有效改善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良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需要多方配合,并编制一系列的政策,为留守儿童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提供便利,以保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其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成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5-0036-01  父母在留守儿童
摘 要 传统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成果,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学习是新一代年轻人的使命和任务。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从小学生开始,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教师必须重视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无处不在。  关键词 传统文化渗透;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
摘 要 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原来以老师为主的老式教育理念已经有些过时了,为了让高中数学教学紧跟时代步伐,教师应该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这种和谐的关系促进高效课堂的建立,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核心就是要打造活力的课堂,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老师努力带动学生参与到数学氛围中去。  关键词 和谐;师生关系;活力课堂;高中教学实践  
摘 要 优化语文教育教学课程资源配置,应以社会需求、学科知识体系建设和学生的身心成长与认知发展作为基点,强化语文核心课程资源建设,开发技能性、实践性、活动性、创新性语文课程资源,合理利用隐性语文课程资源,构建适应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语文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关键词 语文素养;语文课程;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
摘 要 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以及师资力量方面都远远不如城市,这也是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的主要原因。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条件限制,部分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得不到很好的应用,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以此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关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生本教学策略的探讨,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个人素质与综合能力,促进小学生回归语文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主选择能力,感受小学语文教育的乐趣与核心素养的力量,需要教师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然学习状态的产生,真正促进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发展,发挥以生命为本质的教育特征,体现出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生本教学的生命力,拔除传统教学模式故有弊端,兼
摘 要“自主探究”已成了新课程理念倡导下课堂教学的一种时尚,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公开课),许多老师精心设计的探究课,往往会出现“拖堂”及“完不成教学任务”等问题,导致课上不完。分析如何“省”出时间上好探究课,对探究活动圆满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现笔者将从确定目标,要眼“高”手“低”;探究内容,挑“精”捡“肥”;探究材料,精“打”细“算”等方面,来谈谈探究性学习中策略优化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
摘 要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二次函数入手,建立二次函数零点与相应二次方程根的联系,然后归纳出方程的根即为函数的零点的结论,接着又通过对函数零点左右两侧函数值符号的研究得出了方程根存在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方程根存在定理,最后应用这个条件解决了简单的方程根存在的判定。通过本节课学生会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以及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有个全新的认识。同时本节课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和“算法”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是
摘 要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和关键。教与学是双向的,教的技巧怎样高,也需要学的配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161-01  赏识教育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并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也会产生深刻影响。根据本人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