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学到实学之丕变——论唐顺之对王学左、右两派的突围

来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e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明代中后期的学术思想界,唐顺之是实学思潮的预流者,但唐氏的实学思想却为学界所忽视。唐顺之的学术思想经历了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唐顺之融贯朱、王之学,注重实学;在第二个阶段,唐顺之的心学思想逐渐成熟。他先是接受王学右派(归寂派)的去欲工夫,舍弃实学。这一次转向是对实学的背离。其后,由于体认到本心的圆活洒脱,唐氏对王学左、右两派的思想重新作出整合,吸收左派(现成派)良知自然的学术观点,主张纯任天机流行,去欲工夫则突破了"闭门厌事"、"闭关独卧"等刻意求虚寂的修行方式,转向"应接纷纭"、"观书学技"等外在的"事上磨炼"上。由此,完成了对心学思想理论困境的突围,重返经世之学。阳明心学也因唐顺之的理论发展,完成了向实学的丕变。这在实学思想发展史上,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语境的形成,比较文学步入跨文化研究阶段。然而,多元文化之间的异质性使得冲突迭起。东方主义阴魂不散,扭曲着中国的真实形象。是对抗?还是对话?张喜华教授所著《
针对南太平洋岛国生态脆弱、耕地不足、种养粗放特点,引进适合当地的饲料作物良种,开发配方饲料,科学养猪,以沼气为纽带,建立种-养-沼循环农业技术体系。有效提高了农业产出
小柴胡汤为张仲景<伤寒论>代表方之一,针对邪犯少阳致胃虚(脾虚)胆郁、三焦失枢的病机而设,其药物组成为柴胡、黄芩、生姜、半夏、人参、大枣、甘草,集寒热、补泻于一方,既各
笔者于2000年3月~2001年12月,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获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当前高校党委虽然已经实行了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了党在高校中的政治统领地位,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高校党建工作在党委下设的机关党总支(机关党委)中却存在重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或由于各种疾病的影响,以及先进的诊查技术的出现,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日渐增多的倾向。近年来,运用枳术汤合升降散治疗此病,取得了较为满
由宋入金的金代作家蔡松年和由东晋入宋的作家陶渊明同处于动乱的年代,且他们的作品都写归隐题材,但是在内容以及情感上区别很明显,主要原因是由其所处地位和个人经历造成的。
真的强者似乎都有独门的法宝利器。$$   在2005年第98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规模最大、出口成交最好的对外贸易交易会上,成交订单中我国自主品牌出口比例不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