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高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整合”教学

来源 :中学英语之友·下(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U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整合”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把阅读和写作进行整合的训练策略,它能促使阅读与写作双赢,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读写 一体化整合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催生“读写一体化整合”教学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的八级要求为“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但笔者在平时教学乃至高考阅卷中经常发现:学生审题能力差,偏离主题现象严重;文章词语贫乏,语言素材不丰富,句子意识差;表达不得体,结构单一,缺少连贯性,篇章意识差等。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一直难以提高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应试教育使学生甚至教师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在写作上投入时间非常有限,尤其是课堂写作时间少。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一般不开设专门的外语写作课,没有对学生英语写作基本功进行系统训练,往往是进行短期的突击性应试训练,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几乎空白;第二,与听、说、读相比, 教材中写作内容所占比例偏少;第三,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跟不上新的教学要求,缺少写作教学策略,导致学生的篇章意识差;第四,学生的阅读量少、阅读面窄,造成词汇量小,写作语言素材贫乏。因此,笔者通过实践,提出运用“读写一体化整合”教学这一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读写一体化整合”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把阅读和写作进行整合的训练策略,它能促使阅读与写作双赢,在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读与写能力的提高之间相互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提高会不会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呢?
  二、高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整合”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理论基础的可行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学习不是外部刺激的结果,而是外部环境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认知主体对学习的能动作用,提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信息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的过程。要想学好英语,没有大量的材料输入是不可能的;只有大量的输入才会有较高质量的输出。所以,大量的阅读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David Nunan在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一书中明确指出,所谓任务,简而言之就是“做事”。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目的,尽力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共建,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这一理论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的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并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简言之,就是:为用而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2.学情基础的可能性
  随着年龄的增大,高中学生在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表达欲望逐步增强;同时他们的英语水平经过初中三年的积累,在语言知识方面也初步具备了广泛阅读难度适中的材料并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这为读写一体化整合教学奠定了知识基础。
  3.输入过程即阅读过程指导的合理性
  学生的阅读应该由对文章的表层理解(对文章的字、词、句的理解)过渡到深层理解(对文章的内容、作者态度、观点的理解与分析);阅读应该是一种主动的、与作者进行交流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机械的对文章内容的接受;阅读材料的丰富性和适宜性十分关键。应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难度适中的材料、在初期还应尽量结合教材内容。要让学生学会寻找阅读材料,包括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和图书馆等。
  4.输出即写作的渐进性
  量的积累必然激发表达欲望。通过一定量的阅读以及老师组织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学生之间就会产生信息差,因而表达的愿望也逐步增强,写作教学就有了基础。写作应该灵活多样,由最初的控制性写作逐渐过渡到半开放式写作或引导式写作最终到开放式写作。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而目前高考采取了给文字或图画等材料的书面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写作范围和语言的运用,束缚了他们对思想、情感、观点的表达,不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对于学生在平时写作中出现的语言错误,教师可以把它们集中起来,在读写讨论课上统一解决,既纠正了学生的语言错误,又保护了他们用英语进行写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高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整合”教学的实施
  从高一开始,在学习每个单元之前,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本单元学习结束后写一篇作文的要求,并对写作题材、体裁提出较为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学习课本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扩大课外阅读量,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和思想感受,为写作做好准备。就学生而言,因为有作文要写了,总会感到材料不足,于是在单元学习过程中“逼迫”自己读书、读网上文章,有意识地通过网络或图书馆去搜集相关素材,并对素材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查阅、小组讨论,或向老师请教。
  学生搜集足够素材之后产生了表达欲望,老师应及时引导学生通过Brainstorm, Discussion等方法对话题进行交流讨论,为写作进一步完善素材,同时对写作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如写什么、怎么写才更清楚。写作初期要提倡学生适当引用阅读材料的部分内容和文字,但要求学生注明出处,以培养学生的版权意识。老师应当认真批改学生习作,并有计划地适当进行“面批”指导,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对学生的习作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和中肯的评价,以激励为主,可以择优展示,或通过展览、校报刊登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例如,必修五Using language 中读的部分主要介绍伦敦的一些名胜。写的部分要求学生描述一处景观或建筑物,以吸引游客观光。于是,在单元学习之前,我结合乡土资源,给学生明确了写的任务:
  假如你是厦门某旅游公司导游,请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人间仙境”鼓浪屿,以吸引更多游客来厦门观光。(120字左右)
  因为有了明确目的,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特别注意到对景观或建筑物描写的词汇和表达方法,同时通过查阅资料,并加以讨论、整合、修改,轻松地写出一篇生动的景观介绍短文。
  又如在选修六Unit 4 Global warming中的“读和写”,可以布置以下问题:“Xiamen, a beautiful coastal city, is being polluted. If you were mayor of Xiamen city, what would you do to solve the problem?”让学生预先搜集材料,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各种节能减排的措施,最后形成一份控制污染、节能减排的演讲报告。
  四、高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整合”教学的启示
  1.以写带读,以读促写
  阅读是由外到内的吸收,写作则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能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能促进理解能力的提高。可见,阅读和写作是一个互递的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写出好的习作,必须有相关信息和材料的辅助,因此,学生必然会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等信息平台。这样,写作带动了阅读,阅读又促进了写作。只有通过长时间有效的训练,才能使输入型的阅读知识转化为输出型的写作成果,提高读写能力。
  2.读写能力的提高促进了综合能力的提高
  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大量的阅读积累是提高能力的前提,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体系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训练有素的写作习惯是提高能力的重要表现。学生有了明确的目的,读写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必然得到增强,词汇量必然增加,阅读技巧、组织材料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必然提高,因而读写水平也就随之提高。
  3.“读写一体化整合”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生在阅读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他们会相互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让学生通过积极合作、集思广益、相互切磋等途径来体验写作,在不断修改中形成新思路,在不断修正自己思维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高,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第一版
  2.纪佳奎 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反思《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4,8
  3.夏纪梅 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年
  4.David Nunan,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5.周春敏 谈谈高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年第5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