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局大恒科技还有逆转机会吗?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翔并非问题的全部
  事实上徐翔入主前,大恒也并非毫无问题。“不能把大恒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徐翔的进驻。”大恒内部人士陈实坦言。
  多位了解大恒的市场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反映,大恒科技经营理念保守,是多年来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内部治理结构上,上市公司作为大股东,与旗下公司的微妙关系,也是大恒科技存在多年的突出问题。“子公司各自为战,大股东也没什么监管,基本就是凭良心做事。”陈实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长期以来,大恒旗下多家公司的管理团队自己又成立公司,与大股东在利益分配上存在竞争,原董事会对此“心知肚明”,似乎也没有办法。而记者查阅工商资料显示,部分大恒科技原董事会成员长期在外参股或直接控制多家公司。
  大恒科技多位高管曾“暗中”参股旗下公司中科大洋最大竞争对手索贝公司,为此中科大洋和大股东一度到了要对簿公堂的地步,上市公司与控股子公司间的紧张关系可见一斑。
  正因为以上“旧疾”,使大恒旧部对新董事会一度充满期待。
  证券研究员出身的鲁勇志到任大恒科技董事长后,对公司了解得很快。“虽然对业务不熟,但他研究企业和行业的能力很强,很快就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大恒图像公司某人士称。
  鲁勇志随后对大恒进行了一场“审计风暴”,结果令人惊讶:大恒科技某子公司事业部在审计中查出了账务问题,数额不菲。“很多公司看账面没怎么赚钱,负责人赚得盆满钵满。”陈实称,“如果没有审计,这些隐藏的问题不会浮出水面。”
  此后新的管理层也为大恒带来了一些新的气象。“发现了很多长期制约公司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审计、考核、定增、股权激励等想法。”大恒科技副总裁何建国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关于业务,我们做了很多调研,讨论了很多方向,当时有很多憧憬。”
  而在大恒科技内部知情人士郑义看来,“泽熙的人和大恒的班底如果配合好,可能会是良性互补。”
  不管当初有何憧憬,如今的大恒科技已经陷入僵局。
  大恒科技前高管:用实业做筹码圈取更大资本,只能毁掉企业
  有着浓厚中科院烙印的大恒科技,可以看作是上世纪80年代走过来的中关村企业群像的缩影。“大恒原是中科院的企业,大恒骨干几乎都有中科院的渊源,大恒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来自中科院的技术积累,企业文化也沿袭了实事求是的作风。”宋菲君说。
  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宋菲君表示:大恒30年的发展成果,本身就是科学院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成功案例。“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国家对科研的投入不可谓不大,科研成果演变成产品的路程不可谓不长,而真正走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成功案例却太少。”
  在宋菲君看来:国家需要真正有实力、有规模、有发展前途的实体公司。“把大恒这样现成的产业化公司盘活,比从头培养一个初始阶段的公司要快得多,效果好得多。”
  多位受訪对象也表示:如果现在这种僵局打破,大恒还很有机会逆转,几年后就很难说了。
  如何破解僵局?核心关键是产权。“产权问题一解决,大恒这盘棋马上活了。中科院能控股是最理想的情况,也不排斥社会资本的投入。”宋菲君特别强调,“但是一定要了解实业,尊重科学,尊重产业的发展规律。”
  作为中科院研究员和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高级专家会员,宋菲君在硅谷见证了许多资本助推高技术公司发展、上市的成功案例,“许多风险投资公司高管本人就是企业家,他们懂得企业发展规律,尊重企业管理和科技人员,将资本与创新成果结合,给企业发展注入能量,使企业上了台阶。”
  “资本与创新的良性结合、互动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条件”,可发生在大恒上的事让他大跌眼镜,两厢比较之下他认为:“好的资本一定了解实业,和实业公司有共同语言,只投资不干预,公司才能发展。但是用实业做筹码圈取更大的资本,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只能毁掉企业。”
  中科大洋原董事长姚威也持同样观点,他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从消除国家涉密部门和广播电视安全隐患的高度,重视中科大洋乃至大恒科技当前的问题。“可以通过将中科大洋股权交由国家托管或国资介入的方法,由具备保密资质和技术能力的团队重新掌控管理企业,以确保涉密资料和广电核心机构的安全水平回归到可控范围。”
  上海紫越程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总监吴鹏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对于公司的现状,急需要产业资本的有效介入,去提升企业发展的动力,而不仅仅是解决钱的问题。
  “如果还是野蛮人控盘,一旦他们的所谓目标实现,亏本的将是股民,败坏的是股市的信誉,受损的是国家利益。”宋菲君坦言,“大恒不但不可能发展,最后一定是衰败,甚至破产。”
  (应采访对象要求,郑义、陈实均为化名)
其他文献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新的奋斗里书写。  今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次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我们党将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標,将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开好这次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
徐翔涉事,大恒科技融资艰难  事实上,并没有公开信息显示徐翔的案件与大恒科技有关,但大恒科技却因徐翔出事深受波及。  随着徐翔事件继续发酵,泽熙系持有的包括大恒科技、宁波中百、文峰股份(601010.SH)等价值数十亿的上市公司股份随后全部遭到冻结。  在徐翔被警方带走后第8天,2015年11月9日,郑素贞所持有的大恒科技 129960000 股无限售流通股被公安部门冻结,冻结期限为2015年11
25日上午,陆潇潇紧紧抓着手机,时不时点亮屏幕。往常只有当美国大老板偶尔莅临,负责对外事务的她需要张罗发布会时,神经才会如此绷紧。但这一次,她只是在等一个已经“事先张扬”的结果。  “经过这几个月的买房折腾,我承认自己心态也很复杂,就想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对。”24日晚上她17:00踏出陆家嘴金融圈的办公楼;17:20冲进地铁站,沿途在便利店买了一个三明治;18:30跨进位于松江新城的开发商网
中国实际人口比统计数据少9000万的说法不靠谱  中国目前到底有多少人?中国的人口统计数字准确吗?  日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员易富贤在北京大学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说,中国2016年的实际人口可能为12.9亿,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少9000万,相当于西班牙人口的两倍。  9000万,接近一个亿的体量。中国人口的统计数据真有这么大的漏洞?美国学者的统计数据可信吗?  中国人口或比官方数据少
开篇语  近几年,雾霾天气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要治理雾霾,就要找到雾霾形成的机理。大气治理研究界一致认为,大气环境中臭氧及细颗粒物PM2.5是现在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物质,而工业和生活中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下称VOCs)是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重要前体物。要治理大气污染,首先要让VOCs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从本期开始,《中国经济周刊》专门开设“环境与科技”专栏,立足国家政策、
当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IEX集团分公司TradeWind Markets,以及金融科技公司Paxos正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将黄金带入数字时代。每天有价值270亿美元的黄金出现在场外交易,完成交易有时需要几天的时间,有价格风险。而使用区块链技术则可让交易更加透明、安全、快捷。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能源投资主管表示:“數字黄金会分去一部分黄金投资渠道,如黄金期货、实物黄金和黄金交易所交易基金。”
“企业和我个人都遇到了公司成立22年来最大的困难。”在线教育服务商拓维信息(002261)创始人李新宇在其时隔三年后重新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之时,选择公开公司面临的困境。  李新宇自曝称,拓维信息今年将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亏损额为10亿~13亿元;其个人质押的拓维信息股票已占其全部持股的85%以上,且全部跌破平仓线;公司部分高管离职,行业环境也面临下滑趋势。  李新宇如何带领拓维信息回到增长
近日有媒体报道发问,比谁主万科更重要的是,新型险资跨市场监管套利,以超高杠杆展开敌意收购,将带来什么样的风险?文章分析指出,穿透宝能系多层资金迷雾,“能够看到的是大规模发行的高收益保险产品以及银行理财资金池”。  透过满天飞的消息,“万宝事件”中险资的目的和逻辑亦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2015年12月28日,王石亦通过个人微博转发文章《人人都爱加杠杆》,并点评道:投资需谨慎,尤其是投保人的“险资”。
近日,宜家在北美地区召回1730万件抽屉柜,原因是今年5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名2岁男孩,因宜家生产的马尔姆柜子倾倒导致死亡,引发公众对宜家梳妆台及柜子存在安全隐患的关注。據悉,这已是自1989年以来,第八起宜家柜子倾倒致3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案件。根据宜家方面的消息,此次产品召回地区仅限美国和加拿大地区。有业内分析认为,如果产品存在问题,召回应该包括全球范围,家具涉及儿童使用时,相关标准应该更加严格
“目前企业经营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是各种成本偏高。”记者日前对江苏苏州和无锡、湖北武汉和宜昌、四川成都和德阳的100多家企业进行调查时,70%的企业这样认为。    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近年来围绕这一任务,政府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仅今年上半年就已出台五批减税降费措施,发放“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1万亿元”的政策大礼包。企业对这些减负政策深表欢迎,但同时也反映,在市场尚未完全回暖的背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