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将从哪来?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ww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短期来看,发国债等财政手段对通货膨胀形成的压力不太大。但从长期看,通货膨胀仍有抬头的可能
  
  巨额资金如何筹措?“国家将会调整明后年的财政预算资金,铁路、公路等相关部门的政府收费基金也将纳入其中。”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发行国债
  
  在11月14日国新办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副主任穆虹称,到2010年底,中央投资安排将达到1.18万亿元。
  “这1.18万亿元资金,其实是以中央财政为主导,相关部门政府收费基金为补充来解决的。”苏明说。
  比如交通部门的养路费,铁道部的铁路建设基金,水利部的水利建设基金等,虽然名义上不是政府的财政收入,但都要用在10项涉及的基建项目中。
  但是,以目前中央财政的支付能力,支付未来投资能否足够?
  社科院财贸所财贸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志勇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自1998年以来,中央的财政收入一直处于同比快速增长的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3.48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而去年一年的全国财政总收入是5.1万亿元。4万亿支出将达到一年财收的80%。
  但今年中央财政收入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三季度后,财政收入增速下降明显,7、8、9月的增长率分别为16.5%、10.1%、3.1%,10月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降0.3%,其中,中央财政收入2776.38亿元,同比下降8.4%。
  “受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明年的财政收入压力将继续增大,因民生和基建投资的安排力度加大,财政赤字率将上升很快。”苏明说。
  在财政出现紧张状态下,缩减财政既往的支出可能是策略之一。比如,中央最近削减了部门公用经费,如出国经费等,转移用作扩大内需。
  但仅靠缩减是非常不够的。发行国债可能是比较便利的选择。据德意志银行日前发布的报告称,为了保证GDP增长8%的速度,中国明年财政或许会出现4000亿左右的赤字。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1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1.18万亿元资金可以肯定地说这会影响到2009年乃至2010年的预算,但规模在可控范围内。据了解,中国一直实行年度国债余额管理制度,这也意味着今后两年的国债余额将扩大。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2000年起,国债发行总量呈现出逐级上升势头。2005年超过7000亿元,2006年为8883亿元,2007年由于发行了1.5万亿的特别国债,全年国债发行量达到创纪录的23483.28亿元。
  “为将未来几年的对财政的影响降到最小,10年左右的中长期国债将加大发行力度。”苏明说,中国今年的长期国债发行规模为300亿,之前几年也在500亿至800亿之间。10月30日,国家信息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建议2009年中央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扩大到2000亿元人民币。
  但发行国债,货币资金将被回收,市场流通的货币量下降,对私人部门投资会产生“挤出效应”。
  
  货币增发
  
  发行国债之外,增发货币也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个方法,但由此可能会带来的通胀效应,成为增发货币的困扰。
  “增发货币的可能性是有的。但一旦货币当局在银行贷款中把关不严,贷得过多,就会导致货币发行的幅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苏明说。
  中国目前的货币增速过缓,成为增发货币的理由。从去年10月起至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一直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今年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连续第五个月走低,狭义货币量M1余额同比增长8.85%,货币增速已连续六个月走低。
  另外,央行独立性是制约因财政扩张原因而增发货币的最主要理由。“自1994年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以来,我国的财政透支制度已经不存在,即财政部不可以直接向中国人民银行要钱。我国的货币政策是相对独立的。”杨志勇认为。
  因此,从短期来看,发国债等财政手段对通货膨胀形成的压力不太大。但从长期看,通货膨胀仍有抬头的可能。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的增长速度,过量的货币发行必定会引起通货膨胀,并带来恶性后果。
  “过量增发货币,一般只有在所有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不起效用的时候,做最后一搏。这次扩大内需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杨志勇认为,中央银行最首要的任务是以本国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市场经济最主要作用是资源配置,而货币起价格信号作用,一旦币值不稳,会带来无法制定政策的后果。
  
  地方可能增加非税收入
  
  国务院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中,第九条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据国务院十项措施中解释,增值税转型将减轻企业负担共1200亿元左右。
  但在扩张性财政的压力下,减税很难持续。“财政收入面临巨大压力的同时减税要量力而行。就拿增值税改革来说,目前房屋建筑和汽车还不能抵税。”杨志勇说。
  “我国的税收制度改革,向来不是以减税为目的的,而是要发挥税收的作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苏明说。
  据他介绍,未来两年国家将加大税收结构的调整力度,目前摆在税收出台日程的有燃油税、资源税和城建维护税等。
  此前,中国政府多次表示燃油税将择机出台。目前10月份的CPI为4%,物价处于下行通道,国际油价从每桶140多美元的高位一路下跌至每桶60多美元。在这一时机出台燃油税,对消费者支出的影响不大,很容易被民众接受。
  大规模减税不可能,但大规模增税也同样不可能。地方政府的各种非税收入却有可能抬头,增加企业的负担。据杨志勇介绍,越是发达地区这种非税收入越多。比如此前地方政府卖地的收入。
  此次4万亿的扩张性财政投资来源,不仅在中央层面,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也占了重要部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这4万亿元投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金融系统贷款和其他来源资金(包括可用的国外资金)的总和。
  据杨志勇介绍,目前地方欠债严重,且债务情况如何尚不清楚。地方的各种直接显性负债、直接隐性负债、显性负债和隐性负债交错其中。财政部已将一份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提交国务院。
  地方政府本身债务缠身,如何能拿出钱扩大内需?“地方很多债务不是需要立刻偿还的,并不影響其适当投资。”苏明认为,中央投入一部分钱,将带动地方投资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拉动地方的GDP增长,在房地产市场不再起支撑作用的状况下,地方政府很愿意投资。
  而调动社会资本将是未来两年的重头戏。自国家公布扩大内需的10项措施以来。发改委所处的北京三里河地区旅店迅速升温,挤满了全国各地来询问项目的投资者们。
  “今日的财富聚集状况非1998年时所能比,一部分手中有大量资金,一旦政策引导到位,这部分钱将迅速集结。”杨志勇说。
  这些年政府对投资已经建立了一套奖补机制,比如投资补助,一个1000万的项目,政府投资100万至200万,地方政府再出一些,带动效应就起来了;还有贴息的手段。比如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是5%,政府贴息2%。
其他文献
当杜卡特走下巴士的时候,他从一名幼儿园校长成为了菲律宾贫民的英雄    3月28日上午,9点不到。在一辆载有32名儿童的巴士车上,杜卡特校长让司机在马尼拉城市中心广场的革命英雄安达斯波泥斯奥纪念碑附近停车,说是要等两名议员。司机提出下车抽一根烟。  司机一下车,杜卡特就告诉他,车上的人已经被绑架了,“你赶紧离开,孩子不用管了。”  杜卡特不是开玩笑。  巴士上的32名孩子全部来自杜卡特创办的免费幼
“革新事业和现实的需要,要求我们进行真正的改革。”    越南共产党中央宣传教育部,是越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方面具体工作的部门。7月上旬,越共中央宣教部副部长、同时兼任《越共电子报》总编的陶维括博士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书面采访,围绕阮明哲主席致美国人民公开信一事,解释越南党与政府宣传工作的思想与路线。  中国新闻周刊:刊登致美国人民公开信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华盛顿邮报》?  陶维括:我们认
殖民地时期的香港从来就无法把握自己的政治脉搏.中英两国之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角力,确定了香港在1997年之后的前途命运。当“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理念写入《基本法》,香港终于迎来一个港人自己当家的时代  1979年3月24日,香港第25任总督麦理浩取道广东前往北京。这是历史上港督第一次访问中国大陆。关于此访的目的,坊间一时传言四起。  访问结束,麦理浩回到香港,只向公众转达了邓小平至关重
“香港就是那个给中国和英国示范他们该如何做的孩子”  从最初的财政大臣,到后来的外交大臣、副首相,杰夫里·豪是撒切尔内阁中任职最长的大臣。1983年到1989年,在担任外交大臣期间,他是中英香港问题谈判英方主角之一。当他在英国议会大厦的咖啡厅里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时,谈起往事,81岁的豪勋爵(他更喜欢别人这么称呼他)仍然思路敏捷,措辞坦率。  采访结束,豪把记者送出上议院门口,转身消失在旋转
朝核问题出现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隐患。朝核问题目前基本上是按照朝鲜的意愿与设计在发展。此外,有关问题由美朝双边会谈后再由六方会谈确认的趋势,使六方会谈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    7月14日,朝鲜宣布关闭宁边核设施。20日,六方会谈团长会新闻公报宣布:会议就落实《9·19共同声明》和《2·13共同文件》达成四点共识,并确定朝鲜弃核第二阶段行动“三步走”的实施步骤。这一系列行动是标志着朝核问题的解
她和心理访谈节目相互选择了对方,然而参加了一系列节目之后,她认为被伤害了  一个女孩有烦恼,国内的一些心理访谈节目想帮帮她,办法就是上节目。  节目中,心理专家和主持人为女孩把脉,一致怀疑这个女孩和她的家庭有心理问题,并为其不断开具药方。     帮助她还是伤害她    这个女孩叫李瑶,湖南人。  去年10月,她父亲被诊断出肺癌晚期,医生说,活不过春节。  父亲对她说,希望能在活着的时候看到她拍的
在她的字典里,没有“假话”这两个字。    “他又进去了,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当初写那篇文章,也只是学术研究而已。”刘姝威语速飞快,“说实话,我已经不关注蓝田公司了,如果不是你来采访,我都不知道他‘二进宫’”。  刘姝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姝威口中的“他”,是瞿兆玉,他麾下的蓝田公司,一度开创中国股市长盛不衰的绩优神话。7年前,刘姝威无意间一篇600字的短文,揭开了蓝田公
2008年12月19日,被判缓刑的周正龙突然声明“虎照是真的”,尘埃似乎落定的“华南虎照事件”风波又兴。这一起在当事官员看来并不大的事件,让地方政府在互联网时代陷于一轮又一轮的舆论危机之中    半年多了,王万云的血压一直下不来。  2008年五六月,他隔三差五地被叫去谈话,有时是公安厅,有时是监察厅,谈话的核心只有一个:你到底有没有参与作假?  每次谈完话,他都要留下详细的记录,记下他们问了什么
自从吴思先生出版了他的《潜规则》以后,这个做了书名的词语也空前流行了。这个词流行以后,我心下曾将它等同于“非正式规则”这样一个术语,可仔细想一想后又以为不妥。另外注意到很多人把“潜规则”等同于“壞规则”,也觉得不是太对头。在林林总总各种规则中,我们本来可以有多种办法来区别它们、定义它们,但社会舆论似乎更有兴趣用“明规则”“暗规则”(潜规则)之类的术语来区别规则,这是什么原因呢?  的确很难把潜规则
2008年台北故宫博物院83岁,如今它更注重以营销方式推广典藏,将故宫的形象时尚化,使台湾的年轻一代也乐于跑博物馆看古董  br>    现址位于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外双溪的国立故宫博物院,于1965年10月25日兴建完工,并在同年11月12日正式开幕,定名为“中山博物院”,俗称“台北故宫”。  其外观为中国宫殿式的建筑,一、二、三层为展览陈列空间,四楼为休憩茶座“三希堂”。在故宫背靠的山上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