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春节礼貌教育的注意事项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w8229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貌,既可以避免出现尴尬的局面,又有利于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增加孩子的社会经验,锻炼社交能力。父母应考虑孩子的性格特征、客观的条件和特殊的环境,采用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具体说来,在春节礼貌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当
  春节里的礼仪和礼貌往往显得格外重要,所以父母对孩子在春节里的表现也会更严格些。但是这种过高的期望却不利于孩子礼貌的培养,严重的还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性格心理特征,父母对孩子的礼貌表现的期望要适当,如2岁以下的孩子以自我中心,不会轻易理会他人的意愿,过分期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懂得太多礼仪是徒劳的;6岁前的孩子的注意力和自我控制力比较差,要求他完全安分守己地坐在餐桌上也是不可能的。
  
  ◆及时、明确地表扬孩子
  一般来说,孩子都有表现欲,在人多的地方,为了赢得他人的表扬,常会努力表现自己,做到举止恰当、有礼貌,这时候如果父母能够及时、明确地给予表扬,则能很好地强化孩子的礼貌行为。如当孩子很主动、友好地和人问好时,父母要主动表扬孩子:“妈妈很喜欢你今天跟陈叔叔问好的样子,真有礼貌呀!”“大人说话的时候你能自己一个人安静地玩,不插嘴,真是个礼貌的孩子。”
  
  ◆耐心地提醒孩子
  由于孩子的忘性大,自控能力差,往往在刚开始能够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但是很快就会出现“失礼”的行为。这时父母不应该理解为孩子是故意的,而对孩子发火或显得不耐烦,正确的做法是和颜悦色地提醒他。如当孩子吃饭时候敲碗,父母可提醒他:“刚才妈妈告诉你了,吃饭的时候不能敲碗,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哦。”从而提醒孩子要注意礼貌。
  
  ◆教育要礼貌地进行
  是人都好面子,孩子也一样。在人多的地方,如果孩子表现出不礼貌的行为,我们要做一个聪明的家长,注意维护他的“面子”和尊严。不能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地批评、呵斥,可以平静地带孩子到外面或洗手间,以悄悄话的形式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这样可使孩子更容易接受大人的建议,改正错误,从而避免与孩子产生正面冲突。
其他文献
女儿和邻居几个小朋友在我家玩,忽然一个小女生跑来告状,指着一个小男孩生气地说:“阿姨,他说难听的话!”我问小男孩说了什么,他犹犹豫豫、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我说我喜欢她。”我正在头痛如何向孩子们解释这“难听的话”时,突然女儿在一旁高声插嘴:“你喜欢她就得和她结婚的!”    屁屁出来找吃的  ●文/陈丽萍  辰辰刚吃了一碗面条,这会儿又开始吵着说饿了。我对儿子说:“你刚吃了饭,怎么这么快就饿了呢
妈妈和林林玩“捡豆子”游戏,把一些小玻璃珠撒在地上,然后看谁捡得快捡得多。结果,妈妈赢了林林。林林强烈不满,把手中的玻璃球狠狠地往地上一摔,一屁股坐到地上大哭起来。  “哭有什么用,一个人不可能总是赢的。”妈妈劝说林林。  “我就是要赢,我就是要赢。”林林根本不听劝,哭喊着,越来越凶。  妈妈很困惑,林林输了一次就这样不能承受,这么脆弱的性格以后该怎么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
◆养育者要有慈爱而平静的心态,切不可过分宠爱孩子。  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能老是嘻嘻哈哈,浮躁不羁。孩子的神经系统很脆弱,容易兴奋,遇到一点微小的剌激就常常不能自控。所以家庭的人际环境应当使孩子感到温暖而宁静,少一点热闹喧哗、七嘴八舌,更不要让许多人当着孩子的面谈论他、取笑他。宁静使孩子喜欢倾听,使孩子善于观察,使孩子专注自己的玩耍;宁静还使孩子易于感受爱和尊重,敏锐地理解成人的爱、希望和要求。在这种
临放暑假前的几天,我发现一向活泼好动的儿子突然变得闷闷不乐了,回来后不是一声不吭坐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就是坐在客厅的小板凳上望着墙角发呆。我很奇怪,问他怎么了,可他就是不回答,问急了,甩手就跑回自己的小房间里,锁着门不肯出来。  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中。为了弄清楚儿子不开心的原因,我趁着送儿子去幼儿园的机会找老师了解情况。经过与老师的深入交谈才知道,儿子玩得最要好的小朋友鑫勇因为爸爸工作调动要到另外
8岁的史蒂文已经上小学了,他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优异,在学校里的人缘也很好,非常招人喜欢,但就是健忘。由于学校不供应午餐,所以妈妈温蒂总会在早餐时把准备好的午饭放在他的书包旁边,让他带去学校里吃。但是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当妈妈从厨房清理完早餐的碗筷时,发现史蒂文又忘记把午饭带走了。为了不让孩子饿着,温蒂只好在繁忙中开车去学校送饭。   有一次,温蒂在和邻居凯莉喝下午茶的时候,抱怨了孩子的健忘。凯莉给她出
本期上镜人物  妈妈:梁丽   孩子:李冬雪    妈妈留言:  女儿,妈妈曾经花费过很多的心思想要去记录你成长的点滴,事实上我也那样做过。自打你出生后,我就拿出珍藏了许久的笔记本,记录下你的每一个第一次,记录下对你每个成长阶段的期望。时间一晃十九年,你已经长大成人,脑中对你所有的期盼和希望,都变得简单——你健康快乐,就是妈妈最大的幸福。
恐惧是幼儿常见的心理状态,每位家长都曾遇到过孩子向自己诉说害怕的事情,但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却各有不同:有位孩子第一次滑滑梯时两腿发软,怎么都不敢爬上去,结果家长当众训斥他是胆小鬼,臊得他面红耳赤;还有位孩子不敢独自睡觉,妈妈笑她是小傻瓜,导致她的胆子更小了;也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害怕采取不承认态度,说这些都是想像和虚构出来的,孩子却怎么都不信……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以上几种做法都是错误的。不管大人还
儿子经常和邻家的孩子一起玩,最近,他们迷上了“跳马”游戏。用几张小方凳叠在一起充当“马”,孩子们起跑跨跳过“马”。大部分孩子都能跨跳过“马”,儿子却总是跳不过去。我发现,每当他跑到“马”前,总是突然停下来不敢跨跳……我鼓励他勇敢地跨跳过去,并向他保证我会在旁边保护他,决不会让他摔倒,可不管我怎么说,都不见成效。我问他:“你为什么不敢跳过去呢?”儿子说:“‘马’太高了,我怕。”  我能感觉出来,儿子
上期话题  转眼又到金秋九月,各大幼儿园都迎来了孩子们新生入学的日子。孩子迈出家门、踏入社会,从此开始更全面、更广泛地接触外面的世界,这本是成长历程中一件值得纪念的喜事,然而许多家长在满心期望的同时,却又隐隐怀着各种担忧:孩子从小习惯了家庭生活,他能够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么?他会喜欢幼儿园的老师和保育员么?他能够和小朋友们和睦相处么?请教各位家长们,如何提前教育和适应,才能让孩子爱上幼儿园呢?  
孩子所选的,不一定是他感兴趣的。    假期是孩子盼望的,然而,时下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辅导班苦恼着孩子,也矛盾着家长。    典型案例:  晨晨在假期中想参加书法班学习,晨晨妈听后非常高兴,随即给孩子报了名。可是,没上几天课,晨晨妈的苦恼就来了:晨晨在书法班里学习并不用功,回家后从来不做作业。晨晨妈苦恼的是:明明是孩子自己报的书法班,为什么他会不感兴趣呢?    专家解惑:  影响孩子学习兴趣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