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班班通”而精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p1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班通”让我的数学教学得心应手。它为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为平面图形公式的推导理解提供了便利,为情景教学创造了条件,为学生实践和展示提供了方便。是“班班通”让我的数学教学更精彩。
  【关键词】班班通 ; 有效 ; 情景教学 ;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49-01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化教育工作的基本内涵是利用幻灯、投影、电影、广播、录音、电视、录像、语音实验室和电子计算机等视听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现在,电化教育工作的基本内涵是除利用常规电教手段外,主要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网络的运用,极大地延伸了教育教学空间,给平寂的电化教育平添了许多魅力。当然,“班班通”的普及更是为电化教育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手段。
  运用“班班通”这么多年来,我的感触颇深。是“班班通”让我的数学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一、“班班通”为概念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我在备《三角形的特征》这一课时发现,以前只是让孩子们知道三角形是这样的形状,或者说这样的形状就是三角形,而这节课就是要给他们一个完整的概念,而概念中“围成”二字和小括号里的“首尾相连”怎样来理解呢?如果采用直接告诉他们,孩子们的记性好可能记得住,但是他们就不会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于是,我想到了何不利用课件来做文章呢?上课之前,我在下面制作了很多像三角形的图片,但不是三角形的图片。上课时先孩子们看看生活中的三角形的图片,再在练习本上画三角形,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我呢就根据他们不同的回答,出示准备好的不同的图形去推翻他们。这时学生就迷茫了,明明三角形就是这样怎么他们嘴里说出来就不是了呢?于是我又引导他们回想一下刚才画三角形的过程,大家对三条线段是三角形的一部分已经没有意见了。那是不是三条线段随便一放就成了一个三角形? (引导学生质疑)生说:三条线段要碰头的。对!这就是书本里所说的“首尾相连”。于是我就把“首尾相连”用“围成”代替。明确得出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這是我又用动画演示一遍,三条线段围的过程,再次从视觉上感知“首尾相连”。孩子们经过这样不断的推翻他们已有的雏形概念过程,全面的三角形的概念也许就会终生不忘了吧!是“班班通”为我的概念教学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
  二、“班班通”为平面图形公式的推导理解提供了便利。
  每个数学老师都知道平面图形知识教学是孩子的一大难点。他们的形象记忆占优势,而空间想象能力却很低。因此,许多平面图形公式的推导过程光凭口授在他们的头脑里只是瞬间即逝。现在有了“班班通”它就不是问题了。我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先引导他们从回忆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推导公式入手,再分析圆的面积和什么有关?这时孩子们进行了提前的预习,也许他们能说出把圆分成多少等分的话,但是那句“分的等分越多就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学生可能理解不到,在课堂上分他们手中的纸质的圆也不容易成功。这时的“班班通”为我教学开足了马力。通过演示分成8等分、16等分、32等分、64等分的对比图,孩子们的眼里放光,明显的他们看到了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时我问: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宽相当于什么?很多孩子都高高举起了手,急于表达自己的理解。从他们的回答中,我也明显感受到了他们已经理解了这节课的难点了。
  三、“班班通”为情境教学创造了条件。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时间是无所不在的,用来计量时间的单位却比较抽象,计量时间的工具——钟面也很复杂,尤其是对单位时间——1秒钟的感受与体验就更丰富。时间和生活联系紧密,我们的学生时时都在和它打交道。可是小学生时间观念都很淡泊,能感受和体验时间的就更少了。在教学《秒的认识》这一课时,从引课开始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中国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什么?生:春节。那让我们再一次聆听新年的钟声吧!(放映春节晚会倒计时的课件,师生一起倒计时数数。)请问:我们一起倒数的10、9、8、……表示什么意思?生:时间。师问:为什么不用“时”或者“分”作单位呢?直接揭题,告诉他们计量很短的时间,常常要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秒。第二环节:我们认识钟表,对于城市的孩子们他们见得比较多,对于农村的孩子们这就是他们的短板,当我在课件中出示各种式样的钟表的时候,孩子们哇!哇!的惊呼声就告诉了我一切,他们认识并知道了这些钟表的作用了——用来计量秒。第三环节:认识秒针。课件出示一个机械钟面。大家都知道现在由于时尚原因,很多的机械表都少了秒表,现在完整地展示机械表秒针的运动状态,(课件:秒针闪动并出示字幕“秒针”)。再演示分针和时针同时出现在钟面上,孩子们就直观的知道了钟面上有3根针,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如果没有“班班通”,我又如何把孩子們的短板展现在学生面前呢?同时也在滴滴答答的课件里感知了时间的宝贵,是“班班通”为我的情境教学创造了条件。
  四、“班班通”为学生实践和展示提供了方便。
  “班班通”里还有一个我的最爱,那就是实物投影仪。它在我平时的教学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们课堂上的独立演算什么的现在都可以通过实物投影仪来展示了。展示的不单是他们的演算结果。同时他们好的书写,好的思路还有榜样的作用,甚至还可以看出他们的对学科的兴趣程度。
  作为现代辅助教学的主要手段,“班班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水平,更好的为学生创造了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总之,“班班通”为我的数学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让我的数学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当然,它还有许多功能,我都没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充分利用起来。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去探索,去实践,让课堂因“班班通”而更加精彩。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应用题的解答能力需要教师的用心启发“得法”启发,也就是说需要教师针对他们年龄小、知识经验少,思维程度有限的特点,尽量于他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来启发他们,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够由此及彼地联系和共鸣,才会取得与其教学目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 ; 应用题 ; 由此及彼 ; 得法启发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47-01  前段时间一节试教课上,学生在进行小练笔,我发现一位同学在横放的本子上写字,指尖朝向身体左边。我赶紧帮他纠正错误的写字姿势,把他的本子摆正,告诉他正确的写字姿势。过了一会儿,他竟然又变成了老样子。我问他:“你怎么还这样写?”他说:“按你说的那样写,我写不好字。”  这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46-02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训练科学的学习方法,展示创新能力和个性特长的主渠道,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理解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个物理教师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摘要】语文学习进入高中阶段,学生间成绩的差距進一步拉大,有些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状态越来越好,学的高效而轻松,但仍然存在一部分学生,对于学语文很苦恼,一直摸不着门路。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学习水平的提升等话题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课题。笔者根据多年高中语文教学经验,将尝试分析这些语文学习的学困生的特点、成因,以及相应的转化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 ; 学困生 ; 特点成因 ; 转化策略  【
【摘要】作为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中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强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动手能力,能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轻松获取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从而引导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自己动手实际操作,让学生真正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关键词】初中化学 ; 实验教学 ;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